道法自然的中华武术

2015-05-30 10:48:04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太极道家武术

武术诞生于人类对自然的膜拜,人们对大自然取其行、意,用最接近自然的方法来增强桔击的力量,对中华武术来说,其哲学基础是道家思想,道与自然是最主要的思想源泉。

武术对自然的传承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已经开始制造工具,用来与野兽搏斗。这些在生存竞争中萌生的技击方法,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逐渐形成内容丰富、底蕴厚重的武艺。

《尚书》中记载:“予击石附石,百兽率舞”,可见在旧石器时代,祖先就会取象百兽之形了。原始社会出现的猿猴舞、雀鸟舞、熊舞等模仿各种动物动作的舞蹈,在《尚书》中被称为“百兽舞”,其中许多动作被后来的武艺吸收,形成五花八门的象形拳。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汉帛画中就有“沐猴灌”的名目和图像,表现的正是古代的猴拳。汉代末年,华佗受“熊经鸟伸”的启发,并吸收了鹿、猿、虎等动物的动作特征,创立了“五禽戏”,此技既可以健身治病,又能使人手足灵活有力,从而自卫击人。

华佗的思路开创了一块全新的天地,直接影响了仿生术式武术的发展。随后出现的螳螂拳、猴拳、虎拳、豹拳、蛇拳等,都是模拟动物的各种姿态,结合攻防需要创立的拳种。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长、变化、消亡,都在绵延发展几千年的中华武术中得到体现。

天人合一的武术

道家思想对中华武术来说,是最重要的思想源泉。中华武术认为,武术最根本的特征是“道”。“道者,万物之奥”,一切的来源莫不是“道”,而“道”又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无”。这种思想对中华武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太极拳的基本拳理就是据此发生的。

道家推崇“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武术思想中也贯穿了此想法,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武术练习不是局部的锻炼,而是对整体力量、内心协调训练。中华武术共有三百六十多种拳术,这些拳术皆是讲究师法自然、顺乎自然的道理。

作为著名道教派别,武当派在练功时精选天时、气候、地形、方向等因素,从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中摄取能量,从而实现天人互感、提升功力的效果。武当派中的高手大都身怀绝技,他们可徒手飞身上墙,也可纵身擒获低空飞行的鸟雀,擒鸟时如探囊取物,毫不费力。

据传太极宗师杨露禅的武功达到“物我如一”、随心所欲的境地。他放鸟雀于掌中时,鸟儿尽管一个劲地扑楞着翅膀,却如被磁铁吸住一般,吱喳乱叫,欲飞不得。原来杨露禅的掌心能够感觉到麻雀两腿的瞬间蹬力,每当麻雀蹬腿欲飞时,他便将掌心一沉,使鸟儿蹬力化为乌有。因此,麻雀无论如何也逃不开杨露禅的掌心。道与自然中衍生的自然门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者,阴阳也。太极图的内涵哲理,被广泛应用到了武术之中。

中华武术中赫赫有名的阴阳掌、八卦掌、五行连环拳等都是根据这些原理创造出来的。

晚清年间创立的自然门也是据此发生的。

始祖徐矮师自幼年起即习练各种软硬功夫,以至内外家、南北派无所不通。成年后他隐居深山大川,潜心研究技艺与道学,通晓经书并独辟蹊径,始创“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的独特武术拳法,是为自然门。他创造的自然门拳法注重的不是拳而是功,以“气穴寻原根”,从招式的锻炼中达到炼气的目的,这与道家的精神是一致的,所谓“道法自然”是也。

据传有门徒拜师后,师父三年之内未传一招,每天要求徒弟所做之事,就是把浮在水缸里的葫芦按下去,如此这般,以达到“法于天地阴阳之理,顺乎自然规律之道”的境界。

而自然门第二代掌门杜心五已能做到意、气、内功、外功浑然一体的境界。他在1928年杭州举行的第一界全国国术考试上应邀表演,先在台中央走圆圈,打自然拳,继而越走越快,忽然不见其人,只见黑影一团,像闪电一样晃动,终则戛然而止,站立不动。在场观众无不瞠目咋舌,叹为观止。

自然门建派百余年,至今已有五代掌门,师传众多。其中,刘杞荣、梅兰芳、程砚秋等人都拜学过自然门武功。

如今自然门的门生已遍布五湖四海乃至大洋彼岸,这些自然门人都遵循着“习武与修身并重,生于自然,归根自然”的武学之道。

猜你喜欢
太极道家武术
太极
宝藏(2022年10期)2022-03-06 07:25:14
游太极洞
中华武术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太极+』,未来可期
金桥(2021年3期)2021-05-21 08:05:32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漫画道家思想
中老年健康(2017年9期)2017-12-13 16:45:11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红土地(2016年6期)2017-01-15 13:46:11
武术
小主人报(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43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