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珅
合适的养老院太少了
目前我国的养老院主要有两种模式。由政府投入的公立养老院多数设施完善、服务齐全,地址多设在市区,价格也相对便宜,老人们大多将其作为养老首选。但登记后往往需要漫长的等待,“一床难求”、住不进去是最大问题。而民营养老院虽有空床,但普遍存在两极分化。有的环境设施确实好,但每月上万元的开价把工薪收入的老人拦在门外;收费相对较低的则规模较小、条件较差,医护人员水平也难以保障,且为节约成本一般都建在远郊,周边配套服务设施缺乏。正是看到了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现状,现在不少房地产商把“养老”当作了一大卖点,开始打造新型的养老机构。可房子建起来了,硬件布置妥善,但配套的软件服务却远远跟不上。这一系列尴尬难题为养老设置了不少障碍。
合格的养老院有标准
养老地产是块大蛋糕,但养老院怎么建,往哪建,却是个大学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郭平说,合格的养老院需要一系列的标准。
选址:最好在社区。郭平说,建养老院要从老年人的切实需求出发,最好建在社区,老人既不用离开原先熟悉的生活环境,也方便子女探视和联系老友。此外,设在居住区能够与社区医疗急救、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组成健全的生活保障网络系统,让老人的生活更方便。养老院的周边环境应交通方便,安静、卫生,并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视野开阔。
高度:最好三层以下。郭平表示,养老院内部的结构设计等均应以适老化为出发点。比如《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指出,养老院应设缓坡楼梯,建筑层数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以上应设电梯;出入口宜采取阳面开门,并应留有轮椅回旋面积;出入口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出入经由的过厅、走道、房间不得设门槛,地面不宜有高差;出入和通行的厅室、走道地面,应选用平整、防滑材料等。
设施:方便、安全、适老。郭平介绍,老人床头应设呼叫对讲系统、床头照明灯和安全电源插座;每个房间都应设电话,居室及卫生间厕位旁应设紧急呼救按钮;卫生间宜设平开门,门扇向外开启,留有观察窗口,并贴墙设安全扶手。需要提醒的是,空间狭小,物品摆放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对老年人造成伤害,因此内部的布置要最大限度地按照老人生理特点及需求设计。
周边:医院、超市不能少。郭平认为,医养结合是今后养老院兴建的方向,应和医院建立合作,为老人提供医疗和康复服务,还可以定期安排体检,并设有急救中心。此外,养老院周边应配有超市等生活服务区,一般设在10-15分钟的步行距离,腿脚不便的老人最好安排电动车接送。而且养老院应设有方便老人就餐的食堂。除了为老人准备必需的生活设施外,还应配备一些文化娱乐设施,如老年大学、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书画室、电脑室、球类室、棋牌室及健身室等。
服务:活动要丰富。北京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乌丹星表示,养老院硬件条件再好,服务理念没跟上,老人也不会快乐。国外的养老服务人员会为老人设计各种活动,每天有干不完的事,把快乐当作服务理念,这就给国内养老院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应多组织老人旅游、唱歌、朗诵、做手工等有趣味的活动,满足他们寻求快乐、融入社会的心理需求。
人才:配置专业护理员。一所好的养老院,需要解决专业护理人员紧缺的问题。应保证专业护理人员的比例,他们具备疾病护理、心理抚慰等方面的知识,而护工主要负责老人清洁、饮食、排泄等基础护理工作,上岗前要先经过专门的培训。
别让养老楼盘成空城
目前的很多养老服务机构仍将盈利作为出发点,质量有高有低;也有些养老院建起来了,硬件看上去不错,但医疗护理能否跟上、能否让老人住着快乐却是个问号,导致一些打着养老概念的楼盘成了空城。乌丹星认为,养老是一项政府的民生工程,最关键的是尽早出台可落地实施的有效法律法规;企业也需要对中国的养老模式进行更多的研究,不能抱着“拿来主义”的心态。
郭平则表示,我国的养老服务业还处于早期阶段,一方面,政府应积极指引,使市场更加规范;另一方面,应打破养老院属于非营利机构的限制,吸引民营资本进入,通过市场竞争,提升我国整体的养老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