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明玲
孩子口吃怎么办?
江苏徐州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了,因为成绩不好,经常挨我们的批评。最近我发现,儿子开始口吃,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我该怎么办呢?
答:口吃不是简单的语言障碍,它由生理、心理多方面复杂的功能紊乱造成。您的孩子经常遭受批评,突然出现口吃症状,多半是由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家庭教育过分僵化、规则过多、要求过高会让孩子内心焦虑,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遇到人多或者困难问题时,孩子紧张心理加剧,很容易形成“口吃”。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人格的早期养成、自信心的培养以及对自我的认同都至关重要,父母的教育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同样是打翻了牛奶的孩子,懂得教育的父母会引导孩子收拾残局,再来一遍进行练习,鼓励孩子能做好,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不会惧怕,他会冷静地找解决方法,自信是他心中的导航。不懂得教育的父母会辱骂教训孩子,严厉的声调语气让孩子感觉不能出一点错,否则天都好像要塌下来。长期这种教育方式就会形成一个固定的行为模式——孩子遇事无力解决,全部精力都消耗在恐惧和担惊受怕里。
因此,当务之急,您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一为孩子营造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用正面的语言、肢体的拥抱、欣赏的眼神和温和的心态给孩子内心注入欣赏和肯定,当他身心接收到安全的信息时,就会放下紧张。二是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孩子敢于表达时,会增加内心力量体会到自己的存在,而不是长久以来的屈服权威。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唱歌、讲故事或复述其个人愉快的事。指导孩子说话时放慢速度,从容不迫地讲,既可减少口吃,又可使人听得清楚,当孩子不再有口吃时,再慢慢提高说话速度。三是当孩子有口吃时,不去模仿、嘲笑孩子,要耐心倾听孩子说话,而不是粗暴地打断。弱化孩子缺点只当没那回事,这种方法在心理学叫“消退法”,这样会使孩子的注意力转移,紧张感减少,同时感受到家长接纳自己,口吃自然渐渐消退。
接纳自己,接纳孩子
江苏南通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我很注意为他树立榜样,教育他向好孩子看齐。比如让他语文向李同学看齐,数学要赶上邻居小哥哥,本想激励孩子上进,结果孩子却对我越来越烦。我该怎么办?
答:家长不断拿孩子的短处比人家孩子的长处,以为可以激发孩子的斗志,殊不知,这样最容易挫败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每个生命都是带着特质来到这个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奇特的生命密码需要家长用好奇和接纳逐渐破译,跟着孩子成长的脚步,牵起孩子的小手,心怀敬畏之心观察、揣摩、学习、思考,慢慢与孩子一起长大。哪怕这个过程孩子做得并不好,并不能令我们满意,我们也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正确引导,不去破坏、不去干扰孩子本身的成长节奏。俗话说:优点一说不得了,缺点少说慢慢小。家长放大孩子的优点,潜移默化地消减缺点,以信任和鼓励陪伴孩子成长,孩子会越来越好。
孩子的状态是成年人内心状态的镜像,成年人内心是什么样子,孩子就会忠实地表现出那个样子。我们内心装满了对自己的不满,不满意自己的现状,我们手指就会指向孩子,潜意识让孩子完成和弥补自己的缺憾,就会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必须”“应该”“一定”等绝对化要求逼迫孩子达到,如果没有达到,感觉孩子没有满足我们的内心,抱怨不满随之而来。
其实,无论孩子的行为在我们看来多么荒谬,都是他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正常反应。只有成人改变了,孩子才会改变。一个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的孩子,会花费很多精力去获取成年人的关注,不管这关注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种额外的精力掠夺了孩子发展自我的空间。
因此家长学会欣赏、接纳自己,用发现美的眼睛发现自己的长处,欣赏自己在育儿路上付出的努力,欣赏自己在工作中突出的表现,欣赏自己孝顺老人,欣赏自己经过努力取得成绩,欣赏自己为家人烧了可口的饭菜……
接纳自己,就接纳了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就是给予他们最好的礼物,就是孩子自爱和自信的源泉,尊重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浸润滋养,静待花开。
(作者系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 刘建淑 3146063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