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静
【摘要】在声乐演唱和学习中,视唱练耳是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核心内容,熟练掌握与运用视唱练耳,能够促进演唱者声乐演唱的表现力的提高,当然,也要重视声乐技术的作用,并将视唱练耳与声乐技术结合起来,这二者是相辅相承的。本文主要分析视唱练耳和声乐演唱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声乐演唱中的视唱练耳的几点要素,探讨了声乐技术对视唱练耳的重要作用,以期能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视唱练耳 声乐演唱 关系
音乐是语言之外,人类进行交流的特殊方式。在音乐中,声乐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声乐演唱将思想情感直接表达出来,而视唱练耳是音乐基础理论课程,重在培养演唱者的音乐素质和综合技能。因此在声乐演唱中,需要加强视唱练耳训练,进而有效提升声乐演唱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同时,也不能忽视声乐技术对视唱练耳的辅助作用。
一、声乐演唱中的视唱练耳的作用
(一)准确识谱的作用
进行声乐演唱,准确识谱是前提。在学习一个新的声乐作品的初始阶段,首先应该识谱,只有把这一环节做好,才能为视唱练耳奠定必要的基础,而做到快速准确识谱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大量反复的训练。
具体来说,学习新的视唱作品的开始,重点应该是对作品进行整篇视唱,看谱的速度可适当的比嘴唱的速度快一些,也可以提前一小节,这样演唱者能够预读下一节,从而使整个作品达到连贯的演唱效果。对于一个播音员来说,也需要连贯顺畅的技巧“眼睛比嘴快”的。
(二)准确控制节奏和音准的作用
是否能控制好音准关系着歌唱的效果与水平。通常在演唱时会出现一些音准方面的问题,对于声乐作品本身而言,每个声部的旋律都是固定的,而演唱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空间。以专业合唱团的训练为例,其旋律是有规律的,因此要将声乐作品完整顺畅地演唱出来需要把握好音准。
在声乐演唱中,节奏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演唱者没有控制好节奏,那么也难以驾驭整个声乐作品。以《你想要跳舞我的小伯爵》这个咏叹调为例,可以将演唱结构划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A+B+A的结构。其中,A部分的节奏相对比较简单,到B部分,由于其旋律是多变的,在演唱时需要适当加快节奏,最后部分的节奏又与A部分相同。因此,演唱者应该通过大量训练提高自身的节奏感,避免使节奏出现稍快或稍慢的微小偏差,影响声乐作品的演唱效果。
不同人的节奏感是不一样的,具有先天性的差异,一些人在节奏感方面有天赋,那么只需要多听几次,多看几遍乐谱,就能快速演唱好声乐作品,而一些人天生节奏感不强的话,演唱效果就难以达不到要求。因此,演唱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加强声乐训练,积极克服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的环节,这样才能提高节奏感。同时,也不能忽视作品的旋律的强弱对比。有的演唱者习惯用大音量表现作品,这样的做法往往没有重视强弱的对比,体现不出作品中的内涵和感情变化。例如,在《杨白老》这一歌剧的结尾,有一段独白,如果用激动的情感和洪亮的声音表现的话,并不能准确表现作品的思想,笔者认为这并不合理。因为主人翁杨老白是一个受压迫的老农民形象,考虑到这样的角色定位,演唱者念独白时,语气不能特别强硬,气息要稳定,但是音量不能过大甚至洪亮,由此看来,演唱者了解剧情,掌握好强弱对比,对表现声乐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进行合唱训练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合唱团中有些人的声音显得很突兀,那么就会对演唱的整体合作带来不良的影响。只有将合唱团作为一个整体,每一位成员都注重控制好声音的强弱,这样才能提高演唱水平。
(三)培养听觉的作用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的培养关系着声音的塑造,对演唱者来说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加强听觉训练,进而准确把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听觉训练,目的在于辨别发音位置的高低和节奏快慢等因素,除此之外,还要对音色、音质以及音响效果等进行辨别。
通過多听能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有利于提高演唱水平,以及对声音的鉴别能力。除了有一副好嗓子,还需要有一双灵敏的“好耳朵”,没有良好的听觉,在学习中就容易走弯路,不能对声音的好坏、气息的深浅进行鉴别,也无法达到高水准的演唱的。对于视唱练耳,演唱者应该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门的练习,多听中外著名歌唱家的演唱,可以反复模唱,这是培养听觉的有效途径。
二、声乐技术对于视唱练耳中的重要性
(一)加强声乐气息训练
声乐的发声训练,需要控制好气息。如果能够灵活运用歌唱时的气息,那么视唱时也会更流畅,达到良好的视唱效果。而控制好气息,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即吸气、呼气以及换气。
一是吸气。进行吸气训练时,要保证鼻子和口腔将气能够同时吸进去,并且将气沿着喉咙、气管以及肺等器官,向后腰部推进,需要注意的是,胸部的动作应该尽量自然,胳膊、肩也不能过于紧张和僵硬,否则其他的身体部位也会受到影响,变得不自然,那么发声也达不到理想的状态。
二是呼气。控制好呼气节奏的关键在于保持呼吸的平稳流畅,还要加强与其他器官的互相配合,从而形成自然的配合,这样的呼气的方法才是正确的。如果吸气和呼气处于自然对抗的状态中,那么吸入的气就会显得不连贯,难以进行正常的呼气,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演唱者在呼气时将气漏掉了,那么在其发音的过程中气就会断断续续,导致气息的不稳定。
三是换气。换气是把握好气息的另一步骤,能够起到尤为重要的补气作用,换气的好坏会对歌唱的效果和质量产生影响,正确的换气有利于使呼气和吸气更流畅,然而不是所有的视唱作品中都标有换气的记号,因此演唱者需要自己控制好换气。例如,在气息的训练中遇到长音和高音时,如果没有合理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那么将无法将高音唱上去,只有把握好吸气、呼气、换气这三个步骤,才能确保视唱气息的顺畅和连贯。
(二)调节好声乐演唱的共鸣
在声乐演唱中,歌唱的共鸣感觉应该是整体的,主要包括头腔、鼻腔、口腔以及胸腔共鸣等几个部分,运用好共鸣能够使声音悦耳向量,表现力得到加强。
一是头腔共鸣和鼻腔共鸣。在音乐厅的舞台进行演唱时,要在不用话筒的情况下使观众听得清楚顺耳,演唱者应该利用非常高的泛音和位置做为基础。而发出高音就是要引起头腔共鸣,例如,男高音进行演唱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头腔共鸣,戏曲演唱者训练时,其发声位置通常集中在头腔上。另外,对于鼻腔共鸣来说,其主要的作用在于提高歌唱效果,如果鼻子不舒服或者鼻音严重,将会对声乐演唱形成不良影响,因此,演唱者在训练时一定要保持鼻子的通畅和健康,只有这样声波才能在鼻腔里发生震动,进而引发共鸣。
二是口腔共鸣。作为吸气传送上来经过的第一个共鸣区域,口腔共鸣是否通畅,对整个腔体的共鸣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旦将气传送上来,演唱者需要自然打开口腔,上颚不仅要上提,下颚也要保持放松,这样气息才能与声音一起顺畅地流出,并且与正确的发声位置发生碰撞,使声音更加洪亮,咽喉部分也会比较舒适放松,负担相对较轻。
三是胸腔共鸣。在演唱声乐作品时,胸腔共鸣这个腔体运用得比较多,演唱者相对来说也比较熟悉,例如演唱低音区时通常需要用到胸腔共鸣。在训练胸腔共鸣时,演唱者需要尽量放松要放松发声部位,唱低音时不要故意将喉头过度挤压,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发声方法。如果能够通过视唱练耳训练,加强对这些共鸣腔体的运用,那么不仅有利于演唱者提高發声位置,其音域也会大大拓宽,进而增强演唱效果。
(三)重视声乐的情感表达
加强情感表达和歌唱性训练是声乐训练的更深一层次的要求。由于歌唱艺术不仅要做好声乐演唱,也需要表达音乐情感,揭示作品的深层内涵,声乐作品与视唱作品是有紧密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的。因此,需要强调的是,视唱也要重视情感的点缀,使声乐作品因其而增色。
三、结束语
总之,优秀的声乐素质有利于更加顺畅和完整地进行视唱练习,而在视唱练耳中加强声乐演唱的气息和共鸣训练,重视声乐的情感表达能够让音乐表达更准确和丰富。因此在声乐的演唱和练习当中,应当加强视唱练耳的基础训练活动,并结合声乐演唱的技术以及表达方式,这对提高识谱能力、音高准确性、伴奏配合能力等方面有着很好的促进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婷婷.浅谈视唱练耳对声乐演唱者的重要性[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7):121-121.
[2]王新.论视唱练耳与声乐演唱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4,(15):159.
[3]宋晓洁.论视唱练耳在声乐学习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4,(12):117-117.
[4]徐宁.试论视唱练耳对声乐演唱的支撑作用[J].文教资料,2014,(2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