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嫦月 李瑚 朱永春
郁郁葱葱的壶瓶山脉,漫山遍野的柑橘、茶叶和高山蔬菜,清澈的澧水穿城而过……初夏时节,石门迷人的山乡画卷令人神往。
提起石门,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柑橘”。在2014年APEC峰会上,“石门柑橘”被指定为专供水果,在参加峰会的21国嘉宾面前一展“国果”风采。事实上,在这之前,石门柑橘早已美名在外:1968年10月首度出口苏联和加拿大,1984年10月成为中南海礼宾用果,1987年10月成为钓鱼台国宾馆国宴用果,1989年9月成为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水果……2008年石门柑橘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并顺利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
而在石门县欣欣向荣的农业产业中,并非只有柑橘一枝独秀。去年底,农业部抽检石门茶叶、蔬菜等农产品3个批次20多个产品,检测合格率达100%。由此,石门县20多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湖南省放心菜基地”通过验收,筑牢了“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地位。
近年来,石门县农业生产环境持续优化,全县农业增收近10亿元,其中,柑橘、蔬菜等产业增长更是有目共睹。无论是历久弥坚的柑橘产业,还是新鲜勃发的蔬菜产业,都是石门县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坚持科技兴农所结出的丰硕成果,也是富民强县战略的完美诠释。
2008年,四川广元蛆橘事件敲响了全国柑橘产业的警钟。彼时的石门柑橘产业虽然发展较早,但存在果树品种单一、树龄老化、果品提质难等问题。为转危机为契机,提升柑橘品质,石门县委、县政府在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的推动下,启动了特色有机柑橘产业链构建示范项目(下称“示范项目”),自此打通了柑橘产业提质升级的快车道。
石门县科技局副局长罗昭告诉本刊记者,示范项目由石门县科技局牵头,先后与国家柑橘改良中心长沙分中心、华中农大、湖南农大等2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技术合作关系,聘请湖南农大教授邓子牛等30多名专家为产业发展技术顾问,全方位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推广、技术咨询和配套服务活动。
据石门县柑橘办工作人员介绍,全县大面积种植柑橘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到2008年前后,橘园里大部分都是树龄超过40年的老树、病树,因而示范项目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柑橘良种覆盖率、改善树龄结构。为此,2009年3月,石门县农业局、柑橘办筹资400万元,为易家渡、楚江、新铺3个乡镇免费供应5500亩无病毒橘苗。2012年,又引进大分、南柑20等柑橘良种,并配套产前产中产后相关设施设备,建成全国最大的无病毒柑橘出口基地。这一系列举措效果显著:截至2013年,全县新津、宫本、宫川、南柑20等优良柑橘品种栽植面积达41万亩,柑橘良种覆盖率超过90%。
柑橘植株改良工作完成后,为避免“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石门县农业部门相继制定了《柑橘规范化培管技术》、《柑橘高品质化管理技术》、《无公害食品·石门柑橘》等一系列标准。“标准要落地,技术要支撑。”罗昭介绍,2008年,由石门县科技局、湖南省园艺研究所、县农业局和县柑橘产业特技特派员工作站联合创新的柑橘“免药治虫”生态栽培模式,在二都柑橘专业合作社试点。
试点结果让人欣喜。那时正是柑橘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然而在石门县的柑橘园中,却难见果农喷洒农药的身影。走进二都柑橘专业合作社无核椪柑生产基地,只见2000块黄色粘虫板掩映在浓浓的绿色之中,上面粘满了密密麻麻的飞虫;7300袋胡瓜钝绥螨,正在枝叶和幼果上往来“巡逻”;2盏太阳能杀虫灯矗立园中,集虫袋鼓鼓囊囊。合作社理事长易先庆介绍道,他们采取“太阳能杀虫,黄板粘虫,捕食螨吃虫”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害虫布下了“天罗地网”,治虫不用打农药,柑橘生产真正做到了生态环保。
目前,这套“免药治虫”生态栽培模式已在石门县的柑橘园中生根开花结果,正逐步在61.2万亩橘、茶、菜特色生态农业基地上推广。通过这种模式,减少了有害化学合成农药的使用,石门县柑橘平均优质果率先提高11个百分点,使石门柑橘的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果子不打农药,无污染,无公害,加上培管措施跟上,产量高,质量好,特别受消费者欢迎。”谈起柑橘“免药治虫”生态栽培的好处,石门县亚辉柑桔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国亚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与此同时,为推进柑橘精深加工,示范项目还引进了湖南省节节高食品有限公司、广东杨氏鲜果有限公司、福建福惠达等国内大型果品贸易龙头企业来石门县投资办厂。截至2014年底,全县柑橘出口加工厂已有20余家,共有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90条,处理能力达每小时610吨以上,全县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率已达65%以上,加工生产的柑橘鲜果和片片橘、粒粒爽、橘子果冻等高附加值的柑橘产品,畅销加拿大、俄罗斯、欧盟、东盟、中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柑橘加工出口量的增加,不仅延长了石门柑橘的产业化链条,增加了柑橘产品的附加值,每年还能为当地橘农消化小果、次果5万多吨,解决周边地区剩余劳动力常年就业1000多人,季节性用工50000多人,直接增加农民收入2.5亿多元。
如今,柑橘已是石门县农业最大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稳定在44.05万亩,年产量达39万吨,实现鲜果产值4亿元,综合产值突破5亿元。示范项目实施7年来,石门柑橘也逐渐实现了从“产品”到“名品”的“变脸”,不仅畅销全国,还占全国柑橘鲜果出口的20%、湖南全省的90%,产品远销俄罗斯、加拿大、东南亚、香港等19个国家和地区。
石门县与湘西、鄂西相邻,地处“湖南屋脊”壶瓶山为主的高海拔山区,该区为南北气流交换处,7、8、9月雨量充沛均衡,昼夜温差大,被称为“天然冷库”。夏秋时节,低海拔地区缺少生产耐寒、半耐寒蔬菜的气候条件,但在石门县的高山中很容易找到适合生产且能优质高产的气候环境。
1994年,石门县开始引导壶瓶山镇、南北镇一带的高山农民利用山地资源和冷凉气候优势,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
“1994年我们上山时,那里的农民过的简直就是原始社会的生活。”刘宏营是石门县蔬菜办的科技特派员,也是全县高山蔬菜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他回忆,当时的壶瓶山镇、南北镇一带的农民思想封闭,世世代代以刀耕火种的方式种植玉米、红薯等作物,担心种植蔬菜卖不出去、运不出去,结果无人栽种。为此,蔬菜办的几名技术人员一个月内进山开了大大小小48次“屋场会”,并承诺包菜种、包技术、包回收、包收入,终于说服了鼓锣坪村近千名群众,落实了500亩种植面积,当年亩产达到1500公斤。为了将75万公斤蔬菜卖出去,刘宏营和同事们分头到常德、长沙、益阳了解市场行情,当起了“菜贩子”,终于把所有蔬菜卖了出去。最后算下来,菜农亩平均收入达到2000多元。有兴奋的菜农还作了几句打油诗:“鼓锣种蔬菜,亩平两千块,感谢蔬菜办,合同兑了现。”第二年,鼓锣坪村高山蔬菜种植面积一下子发展到2000多亩,成为“全省高山蔬菜第一村。”
21年前,当刘宏营第一次走进鼓锣坪村时,这个村住的普遍是用树皮、木板搭建的小屋子,没有一台电话。如今,全村电视入户率达100%,90%的农户新修了房子,用上了电脑、手机,人均种植蔬菜纯收入达到2800多元。
实际上,石门县高山蔬菜产业从起步到发展,始终体现了为农民增收的明显特征:高山蔬菜示范基地生产加工大户刘建军种植的240亩萝卜,亩平产量4500公斤,亩平产值3200多元;农民技术员彭心忠种植萝卜60亩,亩平产量达到5000公斤,亩平产值3500元;菜农冉景玉种植的辣椒亩产高达4000多公斤,亩平产值3500元。刘建军与人合伙建起两座冷藏量为50吨的冷库后,产品远销沿海城市、香港、澳门,出口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拉动产区菜农一年增收120多万元,自己与合伙人人均获利20多万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石门县已形成了从南北镇至壶瓶山镇长达50公里的高山蔬菜绿色走廊,使全县蔬菜面积迅速扩大到10万亩,蔬菜总产值增至1.3亿元,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的8.4%。
刘宏营感慨,以前农民总认为种菜是靠经验,没什么技术含量。现在,观念转变,县里每个村、每个蔬菜基地都有相关的农技人员。
如今,石门县已是湖南最大的高山蔬菜基地县,成千上万的山区群众依靠种植高山蔬菜,走出了贫困落后。实际上,他们是依靠一个个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依靠科技走向了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