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
东深供水工程北起东莞、南到深圳,引东江水以济香港。作为新华社对外部的编辑对此早有耳闻,但从未实地踏访。今年3月恰逢东深供水50周年,新华社对外部与广东分社合作,联合香港分社、江西分社共同策划实施“东深供水50周年”全媒体融合报道,作者有幸参与了采写编发的全过程,从中获益良多。
通过与分社记者的并肩作战,手中的稿件再也不是干巴巴的材料堆砌,每一个地名、每一个故事都变得有血有肉、生动丰满,处理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蔡名照社长到新华社后曾反复强调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一路的采访,让我重新体味社长的这句话的深意。
一江清水 来之不易
东深供水工程路线在地图上是一段不起眼的距离,但当我们从广东河源县出发沿着东江水一路行进到深圳水库,才深深地感受到,这一江清水真的来之不易。
采访的第一站是广东省河源县的新丰江水库。虽然是枯水期,湖水依然绿得令人惊讶,随着太阳光线强弱、角度的变化,一会儿墨绿,一会儿翠绿,一会儿亮绿,千姿百态,难怪当地人给它取名为“万绿湖”。“和珠三角、香港相比,我们的经济并不发达,发展工业的愿望强烈,但近年来,我们先后拒绝了500多个可能产生污染的工业项目,累计投资额超过600亿元人民币,最终守住我们境内的‘一盆清水。”面对新丰江水库,河源市水务局副局长赖寿雄自豪地说。
顺着东江水一路来到东莞桥头镇,从这里开始,专门的封闭管道替代了天然河道,这使得东深供水实现清污分流,水质从根本上得到保障。这个60多公里长的管道,翻山越岭,通过一个个泵站,人为地把水位提高46米,然后流入深圳水库。沿着这个管道,我们逐渐分清了什么是渡槽,什么是隧洞,什么是明槽,倒虹吸、箱涵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其中还包括了一段建设时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双埋管。
太园抽水泵站、莲湖泵站、旗岭泵站、金湖泵站……供水工程沿线的供水管理站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大多坐落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单调枯燥却又责任重大。除了监测供水情况,就是检查设备,守卫供水站安全。工作人员戏称这里是“好山好水好寂寞”。
终于来到了深圳水库,这里是东江水供港的最后一站。在进入深圳水库之前,东江水还要在生物硝化站进行最后一关的生物硝化处理。在硝化处理厂,当厂长把一条毛茸茸的填料从水中拎出来时,他笑着说:“像不像狐狸的尾巴?”每个硝化处理池里大约有三万条这样的“狐狸尾巴”,通过在这些填料上培养和富集微生物群体,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50年不间断 对港输出1.5个洞庭湖
采访还未开始,就有人问我:50年来,东深供水工程到底向香港供了多少水?官方的统计数字是:累计对港供水223.48亿立方米,占香港用水总量75%以上。这是官方第一次公布内地对港供水的确切数字,那223.48亿立方米有多大,根据换算,大约相当于1.5个洞庭湖。于是本次报道的开篇之作就定名为《50年不间断:东深供水工程对港输出一个半洞庭湖》。稿件播发后,不仅被海内外媒体广泛采用,而且这一数字在海外其他媒体的报道中也被反复引用,凸显报道的权威性。
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个个生动的题目也逐渐浮现出来:有感于新豐江水库和深圳水库的环保见闻,我们采写了《“两盆清水”惠香江——深圳水库和新丰江水库环保见闻》;在东深供水公司,我们采访到父子两代同为供水事业奉献青春,于是就有了《“东深二代”忆东深》;还有《解密东深工程封闭输水管道》《珠三角“黑龙江”石马河的前世今生》《关于东深供水工程的水质水量安全报告》,都是记者们亲身经历,有感而发,写出来的稿子也真实生动、可读可信。
在广东深入采访的同时,新华社还派出江西分社另一组记者,赶赴江西寻乌,探寻东江源头。寻乌县被称为中国脐橙之乡,脐橙和蜜橘让这里的老表逐渐过上了好日子。然而,为保护生态,这个县如今却在严格控制果业开发,寻乌河两岸、坡度超过25度以上的山地被设为禁开区。原本吃紧的县财政每年挤出2600万元用于生态敏感区域的“退果还林”补偿,引导果农改种阔叶林和小山竹。《江西寻乌:封山退果守护东江源一溪清水》,让海外读者了解到,为了供港的一溪清水,江西的农民进行了如此的付出和努力。
东深供水50年系列稿件播发后,被香港《文汇报》《澳门日报》等海外媒体采用,凤凰网、人民网、网易、搜狐等百余家网络媒体采用,穿越中国网站“东深供水50年”专题点击超过40万次,轻应用“一滴清水,从东江到香江”在微信圈中被广泛转发,取得较好的外宣效果。
香港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东江水
采访过程中,恰逢部分香港人与内地游客矛盾激化,有关内地对港供应生活物资的各种不实传言时有出现。记者对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采访和回应,及时纠正这些不实传言,积极引导舆论。
针对香港少数人抱怨“每年支付数十亿的水费,太贵了”,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叶琴对此回应说:最早中央政府是承诺免费供水的,但当时的港英政府一定要坚持付费,而且要按市场价格付费。现在我们与香港的水价谈判并非按照每立方米多少钱来计算,他们购买的是水权。换句话说,现在香港每年支付的费用购买的是大约8.2亿立方米的供水上限,同时他们拥有最高11亿立方米的水权,这个供水量足以抵御香港百年一遇的旱情。“香港是一个比我们更成熟的经济体,他们引进的这个水权交易的概念,值得我们学习。过去在我们眼中,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认识到,水资源不是无限量的,目前东江的水资源开发率已达到35%,接近饱和。”
我们还及时组织香港分社的记者对香港的用水情况进行采访,通过实地采访香港普通市民、大型水库、水务工作人员,用数字和事实说明,可靠而稳定的东江水供应对香港至关重要。其中,对香港现任及前任水务署署长的专访《香港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东江供水——特区政府水务署两任署长谈内地对港供水》、《东方明珠的“清水记忆”:香港市民眼中的内地对港供水》,都被海内外媒体广为采用。
回顾东深供水50年的整个采编过程,我再次深切体会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在对外报道中也尤为重要。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海外媒体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更为多元,只有我们通过实地采访、调查研究才能取得独家的新闻信息,才能形成不可替代的消息来源。调查研究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成功的新闻作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接地气,文章才能有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