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艺之道

2015-05-30 10:48:04许铁民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巧思致力石雕

许铁民

中国现代石雕之发展方针,一向以着重宣传品种的珍贵性为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市场开放后,业界依然以相同策略致力对外推广,以致大部份世人所认知只限于田黄石和鸡血石,对其认同亦局限于“名石”而非“艺术”。无疑专注于全面推介石之品种及名气,未来价值可能更进一步,但其地位始终只会停留在高级工艺品档次。当务之急是如何将长期被视为工艺品之石雕提升至艺术品层次。

笔者所致力推广之石艺源自素为前人称道之巧雕,可见“巧”实属至要,只因近代业内人士主要专注于“石”而忽略了“巧”。巧雕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创作,也是“石艺”处于萌芽的阶段。可以想像,面对一块奇形怪状、面目模糊、不同颜色的天然原石,如何下刀,如何着手,往往无迹可寻,无法可依,令人不知所措,非一般人或工匠可胜任,绝对是高难度挑战,需要非凡的思考能力,也就是如今所谓的设计才华。其整个过程是一种创作(艺术),而非工作(工艺);所衍生的原创性、可观性、难得处、深奥处,比之任何艺术品,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巧雕(石艺)的成功关键在于“巧”。“巧”的箇中玄机,笔者穷二十多载钻研,直到最近才整理出“六巧”之说。具备“六巧”者(巧色、巧思、巧工、巧形、巧妙、巧合)就是一件完美的石艺作品。

“六巧”可以作为对石刻艺术家的要求,也是收藏者的重要指引。一般而言,能达到“巧色”:不少于两种颜色;“巧思”:设计上用足心思;“巧工”:以画入石、以刀代笔;“巧形”:自然匀称、可爱別致,已是成功作品;加上“巧妙”,指的是“百看不厌、令人陶醉”或“意境内涵、发人深省”,更是难得之作;如具有疑是“上色接拼、不可思议”的“巧合”效果,更加是难能可贵,万中无一。

“六巧”的主要枢纽是“巧思”。如何发挥“巧思”的极限,则完全视乎石艺家的才华和努力。“巧色”与“巧工”都是作者可以操控的,而“巧形”和“巧妙”的主要成因也是相当程度受到作者主导,只有“巧合”是可遇不可求。由此可见,作为一个雕刻家,一位石艺家,应该将全部心思放在“巧”上,因为“巧”拥有必然的“举世无双”,“巧”可以产生“感觉”,甚至“震撼”,更重要是“创意”,是“意境内涵”的种种艺术品必备条件。

目前市场气氛,以追逐“名石”为时尚,注重珍贵及稀有,演变下去,不难想象,少量可能成为国宝级的工艺典藏,其余可以盛行圈内于一时,加上因宝贵资源有限,而导致发展空间不大的缘故,最终难免步入象牙塔。

反观另一方面的“石艺”正处于开拓的起步阶段,由于所需材料不必过分讲究,也并不难求,只要依循“六巧”之论,加以发挥宣扬,势必扶摇直上;而根据笔者近年在海外办展经验及实践所得,要踏上国际艺术舞台,理应为期不远。

猜你喜欢
巧思致力石雕
巧思妙想 一题多解
巧思明辨学透镜
致力“矫世变俗”,厉行“穷而后工”
致力增强“十感” 推动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更“走心”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54
陕煤致力“去杂归核”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2:10
为一只石雕小鸟而歌
巧思妙解选择题
巧思妙算
读写算(中)(2015年11期)2015-11-07 07:24:35
致力医改“理论攻坚”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1:58
曲阳石雕作品选
雕塑(1998年4期)1998-06-25 06: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