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心出发,打造阳光学校

2015-05-30 10:48:04黄津海
广东教育·高中 2015年6期
关键词:阳光心理健康心理

黄津海

人以心为本,心生万物,学校做的是人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其实就是做心的教育,育心的成功就是育人的成功。

我校前身为惠州市中等师范学校,2000年改制为普通高中,现有学生4500余人,教职工380人。办学14年来,学校规范管理,改革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在探索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高考成绩的大幅度攀升,自2003年首届高考一炮打响后,连续12年稳居惠州市直学校第二位,2014年高考更是实现了重点本科两年翻两番的目标,而且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实力、品牌声誉大幅提升。

回顾学校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与我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2000年惠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在我校,目前我任主任;我校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发展研究》2009年通过了教育部立项,2014年12月顺利结题;2006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播出了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各类各级媒体也纷纷给予了报道。现将我们的经验分享如下。

一、以心治校,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打造阳光校园

(一)办学理念。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与特色立校”的办学思想,“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先导,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的育人理念,一切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突出师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的成长发展,强化学校的规范、民主、高效,致力于培养“品德高尚、知识丰富、身心健康、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学子,建成一所“理念新、质量高、特色明、现代化”的幸福阳光校园。

(二)规范管理。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我校坚持规范管理,实行“三部六中心”的扁平化管理模式,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流程梳理优化,从制度管理到了流程管理、柔性管理,以及今后的优性管理。在学生管理方面从原来的严抓严管到管导结合,再到现在的以导为主。目前学校管理基本做到了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人性化、长效化。

(三)人文关怀。

我校在完善制度,强化职责的同时,实行人文关怀。以亲情文化凝心聚力,想方设法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充分尊重和信任广大师生,让教师的生命因主动参与而闪光,因当家作主而幸福。一是推进民主管理。把民主管理作为学校工作重点,不断完善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校务公开,重大决策、评优、职称晋升、财务状况向教师公示,想方设法让广大教师以不同形式参与学校管理,千方百计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二是开展暖心行动。教师生日给以美好的祝福,喜庆送上一份贺礼,生病派人上门探望,节假日给老同志以慰问,为教师成家安家、子女入托上学、赡养老人、家属就业等问题出力献策,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每年一次教师体检,成立太极拳、羽毛球、篮球等协会,定期组织教工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体活动,组织联谊活动,愉悦身心,构建和谐的教师群体。

(四)文化建设。

在实施阳光校园建设的基础上,强化“三心”培育。

1.校长的“校心”。所谓“校心”就是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和卓绝的领导力,通过自己的人格力、思想力、专业力和执行力来以心治校,带领全校师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促进学校的健康、和谐、快速发展。

2.老师的“师心”。所谓“师心”,即要有一颗爱生如子的慈心,善教严管的教心,以及一颗潜心教育、爱岗敬业的奉献之心,敢于吃苦、迎难而上的拼搏之心,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创新之心。从而达到阳光教师的塑造目标:大爱、大智、大德、大气。

3.学生的“学心”。所谓“学心”是指要有一颗积极向上、好学上进、勤勉谦和之心。

二、以心导师,升华教师教育思想,打造阳光教师

(一)重视教师发展。

重视对教师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创设了“双导师制”和“导师职级制”,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和学校共同发展,帮助教师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参与高效课堂建设、教学比武、论文比赛等教学教研活动,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知识内涵,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促进专业化发展。我校还以成为教育家的理念来引领教师发展。惠州市品牌项目“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我校有5名教师入选,占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1/10。

(二)塑造阳光教师。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只有个性才能养成个性。简单而言就是只有阳光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阳光的学生。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实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双师性教师:专业职称;社工师;心理师),目前全部教师通过心理B证考试,同时组织“向幸福出发”的系列活动,丰富教师文化生活。

(三)建立高效课堂。

我校的“三环节”问题导学模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问题导学,自主预习; 课中——合作探究,议、展、评、练、释;课后——课后练习,拓展延伸),更多地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还学生以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构建阳光课堂,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快速成长。阳光课堂应体现四个特征:1.具有阳光温暖的关爱性,主要体现为微笑赏识、和谐愉悦;2.具有阳光气息的自然性,主要体现为返璞归真、尊重规律;3.具有阳光缤纷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因材施教、张扬个性;4.具有阳光普照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为民主平等、整体提升。

三、以心育人,打造学生健康人格,打造阳光学生

我校时刻坚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实行三年阳光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加强心理引导,坚韧学生品质,塑造学生良好性格,打造阳光学生,并形成了我校独有的五段分阶模式。

(一)分类导教模式。

1.心理分类:我校从学生刚进校始便进行心理素质摸底研究,建立个人心理档案,进行分类归档,共分为A、B、C、D四类,A类没有问题的;B类班主任能处理的;C类需要心理老师介入处理的;D类需要家长共同处理的。并在每班设定一名心理信息员,及时汇报和跟踪班里情况。

2.学业分类:1+6(每名专业课教师和6位学生形成1+6辅导模式)。

3.性格分类:1+10(中层干部下班级与10位学生结成1+10辅导团队)。

(二)社工导入模式。

我校是惠州市第一家引进社工驻校的学校。如今学生面对的问题已不仅是个人问题,常涉及到家庭、学校、社区等问题,单一的心理辅导人员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而社工则可以发挥其专长,整合各个领域的专家与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我校通过建立社会服务工作示范学校,引入社工服务,将社会工作理念、方法、技巧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协助学校、辅助心理教师工作,预防和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与未来生活。

(三)家校互动模式。

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视家长的参与,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主题报告、感恩教育、亲子教育等方式不断科研,逐渐建立起成熟的家校配合制度,实现家校联系信息化、现代化。具体做法有:

1.成立家长委员会。

(1)定期汇报学校工作;(2)参与学校决策。

2.引入家长管理。

(1)家长下班参加班会;(2)家长下晚修参与管理;(3)家长参与作业评判。

3.参加课题研究。

我校参与了广东现代家庭文明与亲子教育学会和市教育局合作的课题项目——《惠州市家庭教育现代化建设暨家校合作机制创新》的课题研究。对当今家庭教育和家长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探索和解决家庭教育疑难,不断改进家校合作工作思路、编创制度文件、撰写论文报告,推进了我校家校合作工作的改进、提升和创新。

(四)素养提升模式。

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锻炼自己的交际活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信心,形成积极心理品质。通过“一生一技艺”、“ 一生一社团”、“一天一小时”、“一月一服务”等形式和途径坚韧学生品质,健全学生人格,塑造优良性格,提升学生素养,促进全面发展,打造阳光学生。让高一学生明理自律、行端表正、青春启航;高二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自信阳光;高三学生学有所长,成果丰硕,圆梦理想。

(五)自我修复模式。(心理困惑—心理咨询—自我修复—完善人格)

我们心理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在于,让我们的学生能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在这里我们称之为“弹性能力”,所谓的弹性能力是指在面对困难时能有迅速恢复的能力,且是自主调控的,而不是被动改变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坦然面对,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自主愈合。

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我们在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断地渗入心理教育思想,为此,我们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集》《高中生成长读本生涯规划》《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高考心理辅导》等校本教材,规范我们的教学。

责任编校 李平安

猜你喜欢
阳光心理健康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走在阳光路上
凉山文学(2016年6期)2016-12-05 11: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