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妍 谢珂伟
摘 要:混凝土道路的施工情况直接影响着市政工程的质量,加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对于提高市政建设的工程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实际出发,总结了市政工程的混凝土道路施工中进场出现的一些常见性问题,提出了改进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行性措施,对提高混凝土道路的施工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U416.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7-0156-01
市政工程建设中混凝土道路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施工效果。因此,对于施工过程应注意加强监管力度,采用合理有效的质量监管措施和手段,在尽量节约市政建设施工成本的基础上,保证施工质量达到目标要求。本文从混凝土道路施工中存在问题出发,深入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施工质量,兼顾市政建设的工程效率。
1 市政工程建设中混凝土道路施工常见的问题
1.1 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沟槽回填现象
沟槽回填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对于施工过程要求不够严格。管理者对于施工过程没有实行有限的监督和严格的规范措施,施工人员违规操作或者工作疏忽造成施工质量不达标,带水还土或者将沥青块等杂物填至沟槽内,造成含水量超过正常标准,造成沟槽回填现象的出现。沟槽回填严重影响道路质量,很多新建的道路在短时期内出现沉陷、裂缝和凹槽,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沟槽回填的原因。这种情况不仅为道路安全埋下隐患,还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年限,达不到预期的施工效果。
1.2 道路土基平整度差
目前的市政建设道路施工中,对于土基的建设重视度不够。很多人认为土基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随便平整一下就可以了。很多时候,施工时对于土基只是单纯的用挖掘机或者推土机稍微处理一下之后,就进行接下来的基层铺筑。有的施工团队只顾赶施工的进度,一心想要加快施工速度,尽快完成施工目标,对于施工的质量不够重视。对于土基的平整工作疏忽大意,敷衍了事;对于路基的排水性和盲沟置之不理,造成道路土基高低不平,高的地方承重层强度不够,路面出现龟裂,不但施工质量不达标,还造成了施工材料的浪费,增加了成本。
1.3 疏忽盲沟和碾压
由于土基的横坡出现问题、在整平后没有及时进行碾压、下雨或者一些其他的原因造成土基的水分含量过高,有的甚至出现“弹簧土”、翻浆的情况,土基的平整工作不够完善。有的施工路段由于设计方案的不合理或者施工的布置有误,根本就没有开设盲沟,雨天之后排水不畅,土基被雨水浸泡。缩短道路使用年限,没有达到市政工程建设的预计目标,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大了道路出现安全威胁可能性,违背了市政建设的初衷。
2 市政工程建设中改善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措施
2.1 做好原材料的选择工作
对于市政建设的施工工作来说,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同理,对于混凝土道路的施工来说,做好原材料的选择工作对于道路质量同样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主要包含砂、石料、水泥等,经过一定的比例配置而得。混凝土的生产必须要考虑砂石含泥量、砂子含水率和水泥活性,除了对于原材料必须进行常规的质量检测之外,还要根据施工要求不断优化配置比例,达到规范的施工要求。技术人员应注意保证混凝土面层的特性,在混合料的配置时要注意酸碱度等实际的技术问题,使之可以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压性,满足道路施工的质量要求。
2.2 改进道路的施工工艺
碎石尺寸必须达到规定要求,根据实际的情况确定尺寸标准。颗粒的大小必须控制在科学的范围内,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对于混合石料要进行统一的要求,生产用的模具必须足够先进,保证碎石颗粒的一致性;加强对于碎石颗粒的筛选工作,可以采用破碎循环系统,对碎石进行先破碎后筛选的办法,降低对于颗粒形状的破坏程度;清除覆盖层的杂物之后,对于混合石土进行有效的筛分,可以采用传输皮带分离法或者利用除尘装置控制碎石的泥土含量,改进道路施工的施工工艺。
2.3 优化施工方案
市政建设的施工工作开始实施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做好图纸审查工作。对于图纸的审查必须由专业人员来完成,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施工工作中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必须有明确的规定,使用优质的材料,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配置,使其质量达到施工标准要求。管理者要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一个好的施工方案必须是具有可行性的,既符合施工要求,并且属于技术能力可以达到的范围之内。优秀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节约资源。施工方案的优化,需要综合考量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因素,不断改进,对于施工的制约因素和技术难点要格外重视,保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2.4 加强项目管理和监控力度,把好质量关
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要落到实处,对于施工的具体环节和施工人员都要进行有效的监管措施。决策者要注意对施工过程的领导、协调和控制,明确权责,保证施工工作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对于混凝土道路建设的机械和施工环境加强管理力度,确保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够达到上岗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要执行严格的施工标准,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和信息反馈工作,出现的意外状况要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消除施工的后顾之忧,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工程项目施工时可以设立专门的检查小组,对于施工工作进行全程的检查和监督,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避免互相推卸责任现象的出现。在项目开始施工之前就要首先明确施工的技术标准,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管理,确保建设单位能够掌握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对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做好计划;做好施工质量的检测工作,加强工程质量的检验力度,配备专门人员负责日常的检查和抽查验收工作。工程建设要注意考虑实用功能和审美艺术的统一,做到二者兼顾。
2.5 强化施工人员和管理者的责任意识
要控制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强化施工项目的管理者和操作者的责任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工作的重要性。施工质量涉及到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有技术层层面的原因,还包含行政和经济原因。提高工程质量要求必须要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水平,加强团队的领导和管理,决策者要从管理者的职责出发,注意选择最优施工方案,优化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计划和控制;提高施工者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的行为,避免违规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保证混凝土道路的施工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效率,实现市政工程建设的目标。
3 结 语
提高施工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市政建设施工效率的必要保证。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施工工艺、强化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对道路施工过程实行严密的监管和控制等措施,对于提高市政建设中混凝土道路的施工质量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对于道路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有利于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目前我国的市政建设的工程质量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除了提高施工技术之外,还要注意加强施工监管力度,完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促进道路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成.关于对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0).
[2] 吴海峰,姜丽丽.浅谈混凝土道路路面施工工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
[3] 房汉辉.高温环境下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