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国》

2015-05-30 10:48谢文轩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5年6期
关键词:玉玺董卓卧龙

谢文轩

国臣之才,难支一国。主上无谋,国必覆;天子才盛,国必兴。

近日吾拜读《三国》,甚有所感,作此三篇,看古防今,免己再犯古之旧错。

道蜀汉

人云:“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于三国之乱世,英豪辈出,卧龙之才,凤雏之智,无人能及。此说有理。刘备玄德,二人俱得,皆为其效力。如此说来,天归刘氏,无悬念也。然何以三国归晋,蜀汉消亡?乃臣不忠乎?非也。巴蜀文武各自尽忠,少有叛者。乃民不随乎?非也。备弃丁野而逃,万民皆无一离者。乃地不利乎?非也。蜀地乃福地哉,粮满谷仓,无甚不利之处。如此这般,因由为何?乃刘备之过哉?然也。卧龙、凤雏如随曹魏、孙吴,必建万世功德也。刘玄德何过之有?且听吾慢慢讲来。

刘备之过有三!一乃因小失大也。关云长卒于麦城,皆自傲之故。刘因个人私情,置国家大义于不顾,置大好基业于脑后,兴兵攻吴,仅为报个人私仇,致蜀受创,此乃一过也。二乃不听臣之劝也。卧龙献妙计,不用;他人苦奉劝,不听。于吴地擅布八百里连营,因而得败,此乃二过也。三乃无能少谋也。自得荆州,数战之胜均非刘备之功。此乃三过也。主无术,臣计何多,将武何勇,回天无术也!

结此之种种,得一论:国臣之才,难支一国。主上无谋,国必覆;天子才盛,国必兴。

评吕布

吕布,在《三国演义》中并不是一个正面人物,作者罗贯中很瞧不起他,因此,给吕布冠上一个难听的雅号“三姓家奴”。他不忠不义,见钱眼开,似乎除了他的一身绝世无双的武功值得人们称赞以外别无优点,丝毫没有可取之处。但也有人说,吕布诛董卓,助司徒,除国贼,护忠臣,辕门射戟,保得刘备,对三国局势发展不无贡献,为三国百姓除了祸害,功不可没。

吕布做过最大的坏事便是弑父。他残忍地杀害了忠心朝廷,一心为主的丁原,投奔了贪图享乐、昏庸无道的董卓,却只是为了金银宝马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为这些杀死义父值得吗?为这些背上个千古骂名又值得吗?

吕布做过最大的好事也是弑父。他杀死了可恶的乱臣贼子董卓。可说来说去了还是为了美女才为民除害的。没了王允的美人计和连环计,没了貂禅,他还会去杀董卓吗?不会的。也就是说,吕布诛灭董卓只是禁不住王允给他布下的饵料对他的诱惑。如此说来,他还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

“空余赤兔奔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吕布虽然武艺超人,但终因无谋轻敌被曹操抓获,而他那坏极了的人品,最终也使得仁德的刘备不肯为他求情而导致他的死亡。

论袁术

袁术,袁绍之兄弟也。乃东汉末年一霸,势力强大,可与曹操抗衡,兴盛一时。然盛极而衰,终兵败走于江亭,吐血三升而死。此人自封帝王,大逆不道;抢夺玉玺,其心可诛;奢华无道,神鬼共怒;暴殄天物,奢侈无度。结合此类,此人死不足惜也。

总结失败之教训,不外两点。哪两点?一为猖狂立帝,不得人心也。术生于官宦之家,家中祖上世代为官。术本应效忠汉庭,忠心不二,却终因不知韬光养晦,以国玺之名妄称上应天祥,心怀兴汉大志者皆背术而去,天下英雄对其言攻兵讨,势力日微,遂而孤立,使术之功名、之大志尽化尘土矣。二为舍贤为宝,失了孙坚,得了玉玺。有孙坚,术可建大业矣,得玉玺,术反却失国也。如术得孙坚,三国之书须重写,历史将改矣。坚德、文、武、名具高于术,术得之如鱼得水,好比烈火遇桐油矣。术不得,手下无能人也。

术如无此二错,终不至落得“只有血水,安得蜜水”之下场哉!

猜你喜欢
玉玺董卓卧龙
曹玉玺作品
卧龙记忆
玉玺
张玉玺 “小菜篮”里装着“大民生”
卧龙湾的夏天
王玉玺
卧龙电气拟收购南阳防爆
恢复卧龙湖生态系统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