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果等
【摘 要】 火针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温壮阳气、散寒除湿、散结消肿等功效,治疗痹证疗效较佳。文章就火针疗法治疗痹证的渊源、机制、方法及体会进行探讨。
【关键词】 火针;痹证;体会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06.015
火针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针体后,灼刺人体一定腧穴或部位,借助火力和温热刺激,发挥温阳祛寒、疏通气血等作用的一种疗法,古称“燔针”“焠针”“烧针”“煨针”“白针”“武针”,又称“温针法”,广泛运用于痹证,即现代医学的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1]。笔者结合临床学习观察及实践,发现火针速刺运用于痹证的治疗效果较佳,现探讨如下。
1 火针治疗痹证的渊源
火针疗法源远流长,最早提出火针治疗痹证的医籍首推《黄帝内经》,《灵枢·官针》云:“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讲述了火针治疗痹证所致的关节不通和关节积液。明·吴鹤皋释:“焠刺者,用火先赤其针而后刺,此治寒痹之在骨也。”《灵枢·经筋》曰:“足太阳之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名曰季冬痹也。”其中“劫刺”即速刺疾出之意,论述了火针治疗经筋痹病,主要是寒急痹病的适应症。《针灸甲乙经》曰:“焠刺者,燔针取痹气也。”《本草纲目·火针纲目》曰:“风寒筋急挛引痹痛,……针下疾出,疾按孔穴则痛止……。”亦有《金针梅花诗钞》言:“燔针即是火烧针,除痹祛寒效独尊。”另有讲述火针治疗患者因病情及体质特点而异,“黄帝曰:刺寒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大人以药熨之,刺布衣者以火焠之。”(《灵枢·寿夭刚柔》)
2 火针治疗痹证机制
2.1 借火助阳 火针疗法具有针的物理作用和灸的温热刺激,经腧穴、经脉将火热之性导入人体,激发经气,鼓舞气血运行,既开泄腠理,使外感寒湿之邪从表而出,又直接温助人体内在阳气,驱散内寒,使“阴霾四散”,属阴的痰湿之邪,得火热之行,不除而自化。气血行,脉络通,寒湿散,痹证除。高武首次提出火针治病的机制,认为:“火针亦行气,火针惟借火力,无补虚泻实之害。”痹证多为风寒湿三气杂至,正如《针灸聚英·火针》中曰:“若风湿寒三者,在于经络不出者,宜用火针,以外发其邪,针假火力,故功效胜气针也……其针大于气针,故曰大针者,其功能治风邪入舍于筋骨间不出者宜用之”。
2.2 开门祛邪 火针通过借助火力,灼烙腧穴腠理而开启经脉脉络之外门,出针后针孔不会很快闭合,加之较粗的针具加大针孔,给瘀血、痰浊、水湿等有形之邪,以及风寒暑湿燥火等以出路[2]。如高武《针灸聚英·火针》言:“盖火针大开其针孔,不塞其门,风邪从此而出”。
3 火针操作方法
火针操作关键步骤是烧针,需烧至白亮,否则不易刺入,亦不易拔出,且剧痛。《针灸大成·火针》中载:“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祛病,反损于人。”《千金要方·用针略例》亦云:“以油火烧之,务在猛热,不热,则与人有损也。”进针时要求术者集中精、气、神,动作迅速熟练敏捷。如《内经》言:“手如握虎,神无营于重物。”《针灸大成》曰:“之针甚难,须有临阵之将心,方可行针。”《针灸聚英·火针》中载:“火针甚难,须有屠儿心、刽子手,方可行针。”火针速度极快,从接触到离开皮肤的时间控制在0.3 s左右,这么短的时间,不会产生强烈疼痛。高武在出针方面认为:“凡行火针,一针之后,疾速便去,不可久留,寻即以左手速按针孔上,则痛止,不按则痛甚。”对于针刺深度,要灵活掌握,“……切忌过深,深则反伤经络;不可太浅,浅则治病无功,但消息取中也”。对于选穴,应“以病定腧”“以经定腧”“以痛为腧”,三者参合用之,辨证取穴。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55岁。经确诊为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近15年,多方治疗,时好时坏。就诊时因天气变化左膝关节出现肿胀、疼痛,须持杖行走,触之局部温度高,左膝关节有波动感,浮髌试验(+),肿胀程度约为右膝关节(正常关节)的2倍。怕冷畏寒,面色黧黑,舌暗淡,苔厚略腻,脉沉细。治疗时取左膝关节肿胀及波动感最明显处,常规消毒,距离病变处约5 cm,火针烧至白亮,速刺疾出,刺入约2寸,4刺之后,即用3号玻璃火罐拔于积液流出之处,见积液如小喷泉一般喷出,火罐容约2/3积液时拔除,立即置另一3号罐继续负压引流,嘱患者适当活动关节以助液体排出。共引流积液约30 mL,并以火针点刺水分、关元、血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治疗完毕患者即能弃杖行走,疼痛约缓解1/3。嘱患者3 d内针刺处避水,忌生冷、辛辣鱼腥等发物。5 d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患者左膝关节肿胀疼痛已无,局部温度如常,行走正常,自诉怕冷已明显好转。随访
1年未复发。
5 小 结
中医学认为,痹证多由卫气不固,腠理空疏;或劳累后汗出当风,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关节产生痛证[3]。《类证治裁》曰:“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邪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宜行,因而留滞,久而成痹。”《医学入门》亦云:“痹属风寒湿三气侵入而成,然外邪非气血虚则不入。”《素问直解》中言:“痹,闭也,血气凝涩不行也。有风寒湿之痹;有皮、肌脉、筋骨、五脏外合之痹……故有五脏六腑之痹,荣卫流行,则不为痹。”关节积液属中医学“着痹”范畴。湿盛则肿,湿邪为病,重着黏腻,湿类水属阴有趋下之势,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而积液的形成多见于下肢,首见于膝关节,以关节局部肿胀、疼痛、活动不利、屈伸困难为特征,湿性黏滞,病程缠绵,疼痛不移,属寒湿者居多,治当温化寒湿、通络止痛、舒筋消肿,当取排液之法,直接祛除湿邪[4]。《灵枢·九针论》曰:“……以取大气不能于关节者也,……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以泻机关之水也。”《灵枢·官针》曰:“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说明火针可治疗因水肿而阻碍大气不能通过关节的痹证。《灵枢·四时气第十九》曰:“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卒即是“火针”之意。《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曰:“大针主刺周身病,淫邪溢于肌体中,为风为水关节痹,关节一利大气通。”用火针治疗膝关节积液,能直接排除,排液比抽液更加彻底,且火针800 ℃的针体,使局部病变组织炭化、灼伤,可起到较持久的刺激作用,激活自身免疫系统,使局部血液、淋巴循环加快,加速炎性组织的清除吸收;拔罐通过负压抽吸作用,使剩余液体从针孔抽吸而出,可彻底排液,还可进一步改善局部微循环,丰富的血液循环对病损组织的修复及病理代谢产物的迅速吸收十分有利。火针与拔罐配合运用,以排液积液,增进血运,消炎祛肿,改善局部循环,通利关节,从而降低疾病的复发机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5-6]。
相关报道指出,以火针直接刺激病灶及反射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循环,促进代谢。火针点刺具有消坚散肿、促进慢性炎症吸收作用,可将病变组织破坏,激发自身对坏死组织的吸收,促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再生及修复[7-8]。另有研究指出,火针能明显抑制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1活性,使其上升的IL-6明显下降至正常水平,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可抑制淋巴细胞致炎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减缓其发生、发展[9-10]。也有实验发现,火针治疗后血清皮质醇较治疗前升高,IL-1β水平显著下降,火针可以显著减低关节肿胀度[11]。
针灸专家贺普仁言:“火针运用于临床,无论寒热虚实,病灶轻重远近,无所不宜。盖寒病得火而散者,犹如烈日消冰,有寒随温解之义。”[12]火针火力威猛,足以取代灸法之七壮之热,又无需七壮之久,省时方便;既减少了针刺时间和频率,其温热效应也颇佳,又消除了艾灸对空气的污染,有不留针、疗程短、见效快、费用省等优势,疗效明显,对人体起双向良性调节作用,不良反应少,值得大力推广。
6 参考文献
[1]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2] 李璐瑒.火针——传统针灸的奇葩[J].首都医药,2010(17):34-35.
[3] 张颖,曹玉璋,房定亚.房定亚教授对风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特色(续3)[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44-46.
[4] 陈一峰,林丽芳,陈凤仙,等.正清风痛宁透药疗法对老年寒湿阻滞型膝骨关节炎疼痛的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8):18-20.
[5] 李萍,王黎明,王延玉,等.火针治疗膝关节积液20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3):160.
[6] 陶善平,何天峰,罗永宝.火针配合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9):
742-746.
[7] 林凌.火针治疗颈椎病28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3,9(4):34.
[8] 赵明华.火针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痛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4,29(7):1451-1453.
[9] 罗海欧,唐勇,王洪志,等.火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IL-1、IL-6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2):35-36.
[10] 罗海欧,唐勇,蒲艺,等.火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TNF-α的影响[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2):167.
[11] 李晖,邓春雷.火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皮质醇和IL-1β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2):37-39.
[12] 贺普仁.针具针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26.
收稿日期:2015-01-03;修回日期:201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