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伟
摘 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电机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发电设备的安全以及正常可靠的运行。对小型水电站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可以提高小型设备的经济效率,完善水电站的相关设备。而对于小型水电站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则可以降低设备的检修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益。为此,文章主要针对这两者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型水电站;设备技改;技术与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V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8-0029-02
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之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加强电力的管理管理是必须的。在电力系统中,小型水电站是不可缺少的。从调查分析中看出,我国水电站建设逐渐增多,为我国在电力资源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尽管如此,大部分水电站由于建设时间过长的原因,使得其安全方面存在问题。以下阐述小型水电站设备技改的技术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1 小型水电站设备技改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落后
大部分水电站的机械设备是以前建成的,当时的生产环境比较恶劣,技术水平明显跟不上。所以其机械设备会存在很多问题,如精准度比较低,兼容性不高等。不过,从调查研究上看,大部分的地区的水电站也正在使用这种质量的设备。并且,偏远地区的小型水电站在资金方面极其不足,所以不能定时定期的给设备进行维修,进而使机械设备损耗严重,最终使设备老化的速度加快。
1.2 设备不齐全
由于建设时间比较遥远,以及资金供应不足,使得小型水电站的设备不齐全。关于小型水电站设备不齐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部分小型水水电站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引水结构,进而使得水电站在汛期临时,其引水系统被石块、杂草、淤泥、污物赌塞,进而使系统运行起来十分吃力,间接也影响了发电量。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设计小型水电站时,没有设计前池排沙和引水渠道,进而引发了种种问题。
1.3 设备配套问题
水电站配套不合理也是出现问题的原因,这种情况的出现,会造成不比偶要资源的浪费,最终花了冤枉钱。比如,水电站的容量超过电气设备容量,进而造成“小题大做”的现象,使得水电站的设计出力受到局限,最后造成弃水现象。相反,如果水电站的容量超过了水轮机的设计出力,那么就会出现实力悬殊的现象。
2 小型水电站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
小型水电站大多数分布在乡村,主要是由几个人出资建成的。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出资人一般会盲目的将产值最大化,将重点放在追求经济效益上,放在发电环节上,最终忽视了设备管理。有的地方一年也不修一次水电站,直到出现大问题影响了生产时,才考试考虑设备管理问题。
2.2 技术水平不够高
小型水电站的规模比较小,所以管理水电站的人数比较少,在对水电站进行检修和运行的人,差不多也是那几个。有的水电站甚至没有检修人员,即使有其技术水平也不达标。所以,只有在水电站出现大问题之时才请专业技术人才类检修。
2.3 资金限制
大部分小型水电站均会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由于小型水电站的归属都是私人,所以,水电站的技术改造设备在升级之后会出现资金短缺问题。且有些检修设备的价格十分昂贵,所以,相关人员会就此放弃,这些均会影响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3 小型水电站设备的技改策略
3.1 更换设备
小型水电站想要实行自动化就需要对水电站进行技术改造,这是一条必要的措施,也是一条发展措施。从当前的形势上看,用新的设备和技术来取代曾经的陈旧设备和技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在控制和自动化程度上采用不同的方式,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根据实际的额定电压和单机容量进行;在购买自动化产品时需要选择产品质量可靠、产品技术含量高的厂家;在安全装置、数据采集、机械调频和监视方面采用自动化,这样可以减少小型水电站的劳动力成本,减少水电站的运作效率,并提高安全程度。
3.2 完善基础设施
随着人们对电力的需要量越来越大,更换旧的设备,摒弃落后的技术是必须的。与此同时,应当运用新设备和新技术来完善水电站的基础设备,这种实践方向也是小型水电站的实践趋势。关于在新设备的选择上,首先需要考虑水电站处在什么位置,怎样才能保证水电站的正常运行,才能提高水电站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水电站在汛期来临之时能很好的应对泥沙和污物,将泥沙对机械的磨损降至最低。为此,相关人员应当尽量选择耐磨性能强的设备。
3.3 合理配套机械设施
为了保证引水系统的正常运行,相关人员需要增加排污清污设备,最好能多加一道拦污栅,进而降低污物对机械设备的损害。在汛期来临之际,会出现大量的淤泥垃圾。所以,相关人员在进行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应当将注意力集中在水工建筑的设计上面,以便能解决水渠渗漏等问题。
3.4 改造方式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构造比较复杂,而小型水电站又大多数处在偏远的山区,所以,相关人员需要考虑水电站附近的地理环境。由于偏远山区的经济水平都不高,所以在进行技术改造之时,要将资金放在重点位置上。这就需要相关人员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将水电站的实际需求变成前提条件。
4 小型水电站设备安全管理策略
4.1 岗位责任制的建立
在管理水电站设备安全方面应当根据生产的需要,合理的分配管理人员,让其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明确他们的责任,以便减少管理上的问题。在实际过程中,管理人员是水电站设备的第一责任人,所以,他必须必学懂得怎样处理和解决设备上出现的问题,并且懂得一些设备的保养方法和管理知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相关人员需要建立一个岗位责任制将每一个环节做好。
4.2 完善设备缺陷管理
确保水电站始终处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中,就是保证水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为了使设备更加完善,相关人员应当在发现设备存在问题时,及时将其消除。相关人员在发现缺陷之时,应当寻找那缺陷的原因,并根据这个原因进行处理。在发现缺陷之时,应当将其记录下来,并写上编号、名称、缺陷和缺陷的类别等等。并定期召开相关会议,讨论设备的缺陷产生的原因、发展规律、以及处理的方法等,以便做到将运行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
4.3 坚持执行巡回检查制度
坚持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可以发现设备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将隐患排除,进而防止事故的发生。为了更及时地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相关人员应当特别的对待厂房内设备的运行情况。值班人员,以及值长可以在任何一段之间内检查设备,频率越高越好。除此之外,还要和听、摸、看、嗅结合在一起,做好相关的记录,以便能保证设备的稳定正常。
5 结 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需要的电量逐渐逐渐增多。不过,从当前的情况上看,大部分小型的水电站由于运行时间过长而出现很多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水电站的经济效率,也为了降低水电站的安全风险系数。相关人员应当对水电站设备技术进行改造,并科学的管理好水电站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电站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向东.小型水电站设备技改的技术与安全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4).
[2] 崔光泽.如何做好小型水电站建设中的安全管理[J].低碳世界,2014,(10X).
[3] 郑秋东.浅论中小型水电站运行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上半月),2013,(11).
[4] 陈焰炯.小型水电站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研究[J].水利天地,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