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艳晴
整个假期都在这个熟悉至深的小镇奔走,路过刚刚兴建的居民楼,总会有一股席卷身心的寒意。本是阳光熙暖的初春,却因冰冷砖瓦的隔挡,不见日光。每天路上遇到的他们,也给人不可触碰的距离感,来回十分钟的路程,却弥漫着冷清的气息。
于彼此而言,我们并非偶遇,在小区的垃圾点看见他,也不足为奇。他每天都很准时地清理那堆废品,毫不嫌弃地用铁钩从杂乱中挑出一家人的“生活费”,尽管来往的行人经过都会掩口遮鼻,但从他的眼神里,我看见的却只是一抹淡然。他每天都是一边翻垃圾一边和其他人一样等儿子放学一起回家。
一阵紧张的忙碌过后,清脆的放学铃声响起。他赶紧站在校园大门前的路上,和其他接孩子的家长一样,伸长脖子向校园里探望,可惜的是,眼前紧闭的铁门迟迟不开。等待孩子的家长们在闲聊着,他孤独地站在一边,紧皱着眉毛。
几分钟后,孩子们蜂拥而出,拽着就要飞起来的书包带子奔向迎面展开的双臂。 他接过儿子的书包,温柔地抚摸了下儿子瘦弱的肩膀和枯草丛生的脑袋,然后一起转移到了另一个垃圾集中点。男孩极为娴熟地捡起几个易拉罐、汽水瓶。
我不由得多看了男孩几眼,男孩似乎也注意到了我。男孩低头的瞬间,眼睛里盛满了惶恐,紧接着,便受了惊似的躲在父亲的背后。我不禁有些愧疚,便不再与他对视。
我转身走开,选择忽略这些场景,剪切这样心酸的镜头。我的脚步却显得格外迟缓,仿佛担负了太多的酸楚与不堪。转念间,他们已经离开,黄昏的残阳把父子俩单薄的身影拖曳得很长很长。
然而,走过几个路口之后,我再一次偶遇父子俩。父亲一只手提着孩子破旧的书包,另一只手里已经多了许多“战利品”。我不得不在心里暗暗地佩服他们的脚力,也不知道这一会儿他们父子俩又涉足过了多少个“摊点”。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有着各自的不幸。”我却想说,贫穷的家庭也有着一样的酸楚。因为际遇,因为孤弱,也因为价值。
【简评】这样的文字出自一个中学生的笔下,每每读起令我唏嘘不已:见他人所不见,叹他人所不叹,想他人所不想。如此娓娓道来的故事与行云流水的语言风格,会引起每个有悲悯情怀的人真心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从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抚慰自己的良知亦温暖那些冰冷的心。
指导教师:付贵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