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欣红
摘 要: 高职校企合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目前的发展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多方面的不足。通过对目前校企深度融合出现困境的分析,提出了破解困境的四点具体对策。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深度融合; 困境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5)06-0028-03
高职校企合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性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校企合作的初级阶段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家对高职高专政策的不断出台,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亟待向校企深度融合的高级阶段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一、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
(一)国内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高职教育历经十几年的蓬勃发展,就数量而言已位居世界前列,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从质量上看,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高职院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化”的问题,校企深度融合的力度严重欠缺,许多问题都还停留在表面、纸面,形式化的东西居多。教育部下发的多部文件明确指出 “鼓励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国家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倡和鼓励校企合作。面对这项社会化的工程,在发挥高职院校的职能作用的同时,也要多方倾听社会的声音,校企合作在经历了初级阶段的发展之后,必须进一步向高级阶段发展,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二)国外的发展现状
世界上办学水平先进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非常重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发展,他们既重视科技创新的发展,同时也注重应用型和技术性人才的培养。美国的硅谷就是依托斯坦福大学的科研力量而建的,通用电气也是校企密切合作的成功典范。英国也有著名的“剑桥现象”;日本著名的“丰田模式”为汽车行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和技术性人才。日本成功企业背后都有大学技术上的支持,校企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日本快速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近些年,国内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也是收获频丰,如北京交通大学与青藏铁路公司的科技研发合作,上海交大与华普汽车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自主品牌汽车等。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较而言,我们在观念上、发展规模上、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
二、校企深度融合过程中的困境解析
校企深度融合是为了实现企业与学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本着校企互惠互利的原则,真正实现 “教学一科研一开发”的三位一体。不断拉长校企合作链,扩大校企合作面,逐步实现深度融合。但在合作过程中还面临着政策法规不健全、学校对校企深度融合认识不够、定位不准、需求不清、力量不够、缺乏系统性、专业不平衡等诸多因素,阻碍着校企深度融合。
(一)政策法规不够健全
政策法规一直是困扰校企深度融的障碍之一,在校企合作的发展过程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问题始终存在。虽然国家对高职校企合作高度重视,但还没有建立权威的、完整的校企合作的操作细则和指导手册。推进校企合作的内容,只在我国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中有所提及,不够系统性,更缺乏可操作性。 再如“厂中校”、“校中厂”可能会涉及到工商、税务、土地、国有资产管理、教育行政等多个部门,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统筹、协调;再如学生上岗风险管理与责任担当等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等等。
(二)对校企深度融合的认识不够准确
高职院校限于自身能力,究竟能为企业做什么,拿什么吸引企业与之合作,许多学校根本没有清楚的认识。学校自身总认为是在为企业培养人才,为企业服务,企业就应该为学校承担义务,这种陈旧观念始终困扰着校企深度融合的发展。殊不知,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企业是需要盈利的。更何况学校不止一家,市场上人才多得是。在目前高职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如果学校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不能以市场为导向与企业深度融合办学,高职院校将无法生存。因此,学校必须拿出精力去研究校企深度融合。一些高职院校与大企业攀不上,小企业又看不上,挂个牌了事的形式主义思想必须根除。
(三)学校对校企深度融合投入力量不够
首先,学校没有深入企业认真了解企业的需求,没有按照企业类型分门别类的研究深度融合的方案细节。而只是铺摊子、讲数量,合作后不能及时深入跟进。比如:在工学交替过程中,不能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和特点安排顶岗实习,学校总是“以我为中心”,按照学校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殊不知,去季节性很强的企业实习,在企业生产经营任务不饱和的淡季的情况下,显然会不受欢迎。反之,则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学校没有投入足够的力量推进校企深度融合。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技水平不高,对企业支持不够,保障机制不健全;教师投入力量不够,大部分时间在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课题、论文、个人业务进修等问题。“蜻蜓点水”式的合作严重困扰着校企深度融合的发展。
(四)校企深度融合的合作专业不平衡
高职的校企合作带有阶段性的特点,缺乏系统和平衡性。一般都停留在订单培养、共建基地、顶岗实习等范畴。没有上升到有共同的愿景,实现项目实战、平台共享层面,更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另外,受专业自身特色的限制,有些专业校企合作相对要好一些。如机械、道桥、护理等,而有些专业企合作难度较大。如文科类的一些专业,如金融、财会等,都很难做到批量安排顶岗实习、工学交替。
三、破解校企深度融合困境的有效对策
政府的政策法规是校企深度融合宏观层面的保障,破解校企深度融合困境的关键还在于学校和企业,笔者认为,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校企深度融合的保障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管理体系改革,完善高职办学体制,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力量,创新管理模式,明确高职院校、劳动部门和企业三者之间责、权、利关系。政府授权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 代替政府部门行使相应的职责。同时,政府通过专项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方式,对校企合作给予经济支持, 减轻院校和企业的经济负担, 激发主观能动性。二是健全“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设置委员会”,采取共同出资办学、共同研发、定向培养、共建学院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开发人力资源和职工培训,承担企业技术服务项目等,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三是学校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校企深度融合的开发、运行和管理,建立健全校企深度融合的保障制度和详细操作细则,并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足够保障。
(二)更新校企深度融合的思想观念
首先,要深刻理解深度融合的内涵,高职教育的根本就要实现产学结合, 通过行业对接、产业对接,实现深度融合发展。校企合作的初级阶段还徘徊在低层次、低水平,校企融合只建立在单纯的资源互补基础上, 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就是要由简单的人财物的相互支持, 发展到制度层面的相互影响,最终双方制度层面发生变化,实现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相互提升。
其次,要牢记服务为宗旨原则,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质就是要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始终以企业需求为落脚点,提供高质量的行业培训、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吸引企业,使企业愿意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进而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三)明确需求、投入力量,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首先,企业要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管理创新、改进产品和服务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要始终坚持以企业发展需要为导向,深入研究企业在不同时期需要什么,把准企业脉搏,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了解企业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新要求,调整校企深度融合的切入点。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校企合作的落脚点始终都要放企业增效上,学校应真正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这样才能保持合作的持续性。其次,企业的创新发展一方面靠自身实力,另一方面也会依赖学校支持,有与学校合作的主观愿望,这就要看学校的能力和投入了。学校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加大力量的投入,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无聊课题和论文中解放出来,积极投入到校企专项服务上来。
(四)创新合作方式、合理设置专业,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首先,要突破“一对一”的合作思维定势,开辟第三方或多方合作模式,根据专业不同选择不同的合作模式。比如:理工、农、医类院校或专业,可采用校企“一对一”的合作模式,实现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而经管类专业更适于与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劳务输出公司、会计公司等组织进行合作。其次,要合理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建设与企业需求匹配度高的专业群。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进而实现校企真正意义上的长久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刘剑. 校企深度融合模式创新的探索[J]. 现代教育管理,2013(5):41-44.
[2] 吴国平. 校企深度融合视角下高职合作育人模式创新研究[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8): 37-39.
[3] 朱厚望. 解析高职教育校企深度融合[J]. 教育与职业,2013(35):24-26.
Abstract: After more than ten years of develop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But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 is a large gap and many deficiencies in many aspect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dilemma of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four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to break through the dilemma.
Key words: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Deep integration; Analysis of the Dilemma
(责任编辑: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