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忠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出身于黄埔军校的开国将军、沈阳军区原副参谋长张开荆同志诞辰110周年。江西吉水是他的家乡,江西人民深切缅怀着这位为了中国革命胜利出生入死、为新中国国防建设栉风沐雨的共产党人。
张开荆原名张谟高,1905年5月9日出生于江西吉水。他幼年丧母,14岁父亲过世,他的童年生活历经苦难。学生时代,他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学潮。1926年4月5日,震惊江西的“吉水旅吉安同学会”200余名学生为反抗吉水官方克扣学费,捉拿县劝学所头目戴高帽游街示众的事件,就是以他为首的7名同学策划的。因此,他遭通缉追捕,躲藏在南昌教书的堂叔家中,后向叔婶借了40块银元,奔赴广州,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秘密接受中共党组织的教育。于1927年1月份加入党组织。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黄埔军校“清党”,张谟高遭同班一名云南籍的同学出卖被捕,关押在广州陆军监狱3年零4个月。他遭受了严刑拷打,脚烂腿肿,面目全非,但仍不屈不挠。家乡族人得知后决定救援。他们拿出5千斤稻谷换成银元,派人送到广州“江西同乡会”,买通狱警头目,保住了他的性命。出狱后,他几经周折,见到时任广东区军委书记聂荣臻,汇报狱中情况。党组织审查了他坐牢期间的表现,确认他是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派他赴海南岛红军琼崖纵队工作。时逢地下交通站遭袭,短时联系不上,又改派他去福建红12军10团1连任党代表,从此他改名开荆,表示决心披荆斩棘,做革命先锋。在闽西工作期间,他在作战、扩红、群运等方面表现突出,先后被提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福建军区通信部主任。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留下两个独立师掩护,后改编成分散的游击队,张开荆任汀瑞游击纵队司令员。在南方3年游击战时期,他率领这支500余人的队伍,在敌强我弱的极端险恶环境里。与敌军周旋。在一次战斗中,游击纵队政委谢炳松牺牲,部队被打散,他仅带7名战士冲出重围。转入深山老林栖身。后来他又将零散游击队员召集汇合,在陈毅、谭震林等首长领导下,渡过浴血奋战的岁月,迎来国共合作、全面抗日的新局面。
抗日战争期间,张开荆先后担任新四军第2支队司令部作战科长、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指挥部参谋长、新四军第6师18旅51团团长、第16旅旅长等职务,率部在长江两岸、太湖之滨。与日伪军殊死战斗百余次。
1941年秋,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为了扩大江苏南部抗日根据地,派谭震林(化名林俊)率领7个连兵力攻打盘踞在苏南常熟县的顽敌——伪忠义救国军。谭震林为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同时任苏南特委书记。张开荆任参谋长,军事行动南他指挥,被要求一个月内训练好部队赴前线作战。张开荆带4个连开赴该县港湖镇董家浜,做群众工作,扩充部队,抓紧操练。不久,他率部与胡肇汉、赵伯、曹祥等人的反动武装展开激战,在地下党的策应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下,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一鼓作气。全歼顽敌。
解放战争前夕,张开荆作为新四军代表,赴延安出席党的七大,见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当时他还结识了比他年轻10岁的胡耀邦同志,从此两人保持了长达40多年的交往。1989年4月胡耀邦病逝,张开荆不顾耋耋高龄,亲临北京痛哭送别。
解放战争时期,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两场攻城战役——石家庄、太原之战,张开荆都有参与指挥。1947年11月,为了保证党中央驻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的绝对安全。必须扫除四周敌人据点。朱德亲自部署、聂荣臻具体布置攻打石家庄,要求首战必胜。我军调集10个旅5万余人。由杨得志直接指挥,张开荆的第3旅是主攻部队之一。守城的国民党军孙连仲、罗历戎部凭借坚固的城堡壕沟,负隅顽抗,战役初期双方攻防拉锯、伤亡惨重。战役后期,前线指挥部命令第3旅打开突击通道。张开荆亲临一线指挥,组织突击队和爆破组集中火力、相互配合,炸塌城墙,撕开口子,冲入城内。后续部队紧跟进攻,扩大战果,扭转战局,终于在11月12日和兄弟部队一起攻克石家庄全城。在这次战役中,张开荆指挥有方,身先士卒,立下战功,受到朱德、聂荣臻接见和嘉奖,不久就被提职。石家庄解放40周年纪念时,该市特邀张开荆以贵宾身份参加了庆典活动。
太原战役是一场恶仗。我军攻城部队指挥徐向前(后期因病,换上彭德怀)与守城敌酋阎锡山恰同为山西人。阎锡山是山西土皇帝,虽然此时的太原已是一座孤城,但它有着特殊的地理优势和精心构筑的坚固防御体系,还有早就积存下来的大量枪弹和粮油,加上晋军狡诈善变,太原城号称“攻不破,打不烂”。面对太原现状,我军使用了“吞食战术”,抽调第19、20两个兵团各一部轮番出击。消耗敌军,一寸一尺压缩敌阵地,同时号召指战员们献计出策。张开荆任职的66军参加了太原战役后期的大会战,作为军参谋长,他提出的坑道逼进、连续爆破、突破一点、两面展开、穿插分割,同时展开政治攻势、政策攻心等建议被“前指”采纳,战局迅速得以扩展。我军兵临城下,终于迫使阎锡山在1949年3月29日弃城而逃。4月24日,人民解放军攻克太原全城,结束了阎锡山统治山西38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张开荆先后任平原省、察哈尔省军区副司令员。1952年他奉调人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第一班学习两年。毕业分配工作时,领导提出江苏、黑龙江两个省军区司令员职务供其任选。张开荆夫妇都是南方人,抗战时在江苏打过仗,若留在南京工作自然是最理想的。但当他了解到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又处中苏边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中央配备该省党政军主官担子更重一些的情况时,即决定去黑龙江省军区工作。到职后,他经常到各边防团,深入哨所检查指导防务,保卫边疆安宁。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张开荆被授予少将军衔。
1958年,中央决定10万解放军官兵转业开发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农垦部长王震率工作组领导这项大规模的垦荒建场工作。张开荆动员省军区和下属单位大力协助,得到王震的赞扬。三年困难时期。分管科技工作的聂荣臻元帅为了改善两弹一星科技人员的伙食,向老部下张开荆发函求援。张开荆指示省军区几个农场千方百计调运肉鱼禽蛋粮油支援国防科研工程,受到聂帅的表扬。1962年,他调任沈阳军区副参谋长(代参谋长)。当年正值台湾当局叫嚣反攻大陆的紧急战备阶段,中央军委要求沈阳军区做好组织部队南下支援福州军区的准备,张开荆协助陈锡联司令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粉碎“四人帮”后不久,张开荆恢复工作,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虽年逾古稀,却仍深入基层调查访问,了解社情民意,每年出席全国两会期间,他都写出多份有价值的提案,受到大会表扬。1983年离休后。他担任了东北地区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奔走各地。联络黄埔军校故旧及后代,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不辞辛劳。
张开荆对人民群众满怀深厚的感情,他经常用革命斗争经历教育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他说当年能在极端险恶环境里化险为夷,求得生存,坚持敌后斗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拥有老百姓的掩护和支援,所以革命胜利后不能忘本、不能脱离群众、不能做官当老爷。他虽然位高权重,却从不摆官架子,家里时常有基层干部、环卫工人、钟表师傅、街坊邻居拜访串门,夫妇二人总是热情接待,嘘寒问暖,亲如家人。
张开荆对子女言传身教,要求他们继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好学上进的优良传统。他的6个儿女都争先恐后学知识、钻技术,长大后分别担任了各级领导职务。张开荆生活简朴清淡,每餐吃一荤一素两小碟菜,很少喝酒,从不吸烟,但当家乡需要支援时,他毫不吝啬。1988年吉水县城筹建中心保育院,他慷慨解囊寄款捐助:吉安白鹭洲中学是他的母校,每次回乡他必去探望,多次捐款赠书。张开荆第三次回乡探望时,挥毫泼墨写下“春催桃李,枝繁叶茂”八个大字,寄托了他对家乡学子的殷切期望。
对家乡父老遇到的实际困难,只要知道了,他都抽空派秘书联系有关部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力帮助解决。
1991年2月24日,张开荆同志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长春,享年86岁。《人民日报》的讣告高度评价了他一生对革命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贵品德。张开荆老将军离开我们已经24年了,他生前的战功政绩、高尚品德、模范风格早已载人革命史册:他那亲切和蔼的声音仍一直回响在家乡父老的耳际,令人永久怀念和崇敬!
责编/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