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漫谈

2015-05-30 10:48王中焰
书画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

王中焰

“从传统中讨生活”“从平正到险绝再复归平正”是我在《艺术中国》杂志所发表的《学书随感》一文中特别强调的两个艺术观点。其实,这两个观点不仅仅适用于书法,应该说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如此。另外,对于“从平正到险绝再复归平正”这点,需要补充的是,对其理解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法的结字上,还应体现于一切艺术实践的审美观念螺旋式上升这一规律中。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理论与实践并行”这艺术规律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现在有一个现象,就是原本本科从事历史、地理、中文甚至外语专业学习的很多人转入书法研究的行列。对此,所谓专家学者的说法无外乎:拓宽口径、学科知识交叉、门类综合尔尔。无疑,从学科的发展、书法理论研究的深入方面来看,这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问题在于,往往很多人从事书法方面的研究后,并没有继续深入于理论研究,也没有看出原有的知识结构在书法研究上发挥多少优势和体现多少特色,却死死抱着“我学习了理论仿佛就懂得了实践”这一自欺欺人的真理,甚至拿着野狐禅式的作品招摇过市,其作品技法尚且不论,气息更庸俗不堪,扮演的纯粹是一个在短期内“华丽转身”的角色。还有各路明星大腕,也经常喜欢出来挥毫泼墨,甚至错字连篇都不在乎。当然,我们不能否定很多人转入书法领域后取得成功。这类人大致有两大类型:一类坚持理论研究为主,并辅以书法的基础实践。一类是有着潜在的艺术才情,遂让自己的理论研究逐渐边缘化,进而彻底长期从事实践,最后结出硕果。书法,尽管起初是一门实用艺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今天已经发展成为门纯粹的艺术,书法的精神性、审美性和抽象性都体现了这种发展上的变化。可以说,没有艺术才情,是很难在书法领域留下让人感动的作品的。

那么,对于这个现象,我们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探讨呢?既然书法提倡拓宽口径、学科知识交叉、门类综合,为什么这一口号没有在油画、国画、戏剧等邻域普遍存在呢?也许我孤陋寡司,但就我所知,从其他学科转型到这些艺术门类的人有,但极少,成功者更少,众所周知的刘欢、罗大佑就是此中的成功者,但是,不要忽视,这两人辈子都在从事音乐的实践。而在书法界,这是一个普遍得不能再普遍的一个现象,请问何故?真是“拓宽口径、学科知识交叉、门类综合”这般简单?很多时候,一些人认识的出发点其核心是“书法的门槛低!见效快!”而并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综合、交叉和拓宽。而众多的书法实践者都认为,书法渐渐脱离实用,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艺术门类以后,学科上转换选择上的这种认识仍旧没有改变,所以很多人进入到这个领域也很难在艺术创作上有所作为,这就是培养之初,忽略了书法作为艺术的这一特质,禀赋和才情是无法通过转换专业换来的。书法的艺术高度其实并不比任何一门艺术低,反而在某些方面是高于其他艺术的,如:它的抽象性、会意性、时空性、文化性,等等。

那么,具有艺术的禀赋和才情,且坚持书法实践的人就一定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书家吗?也不尽然,但凡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必须是对相关领域有高屋建瓴的认识的人。很多人书读得不多,理论素养不高,写字也写了数十年,但就是没有方向,作品的气韵就是不高。这表明,一个有艺术才情,能勤于实践的人,没有理论上的研究和知识累积,也是行不通的,往往会陷入盲人摸象、一叶障目的境地,身边这样的人并不少见。

一个人的专业、学术上的成长要靠长期的积累,虽然“华丽转身”能获得一定成功,但成功并不都是靠这一“转身”达成的。书法专业的发展,如果是靠其他专业人才的转身才得以完成的话,那么,就一定是书法专业建设本身及其既有人才在质量上出了问题,这也恰恰反映了书法学科研究生招生、建制之初,本科培养计划和体制建设的严重不足这一现象。现在这种“转身”现象似乎要少一些,这些延续仅存在一些小范围群体间。支持者认为书法是学问,学问做好了,字就写好了。字也许是写好了,但却与书法艺术压根没沾上边。目前中国人的读书,基础知识的积累,到高中阶段都相差无几,大学分专业学习,大学这几年至于能在文学、历史、英语等学科学得怎么样,无从知晓,如果本科以后考研换了方向,则足可表明其要么认为在原本领域没有了发展的空间,或者自己没有了兴趣。即便学得不错,仅靠这点学习,就能做到学科如何交叉,又谈何容易?我直认为,一个真正能在艺术上成功的人,其真要读书就不会太差,而个只会读书的人,其艺术上则不定会成功,就看你偏执哪一端了。现在有了一些好的发展趋势,书法本科专业逐渐成熟,专业课程日益完善,选修课也逐渐丰富起来。只要肯于学习、又有着与生俱来的禀赋和爱好,这批学生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我个人走上从事艺术的道路,并非偶然,这也是我产生上述认识的基础。

从小我特别热爱书画,母亲是十里八乡的刺绣能手,孩提时,母亲刺绣的纹样底稿都是我亲手缶摹或绘制的,父亲是一个家里家外干活的行家里手,无论什么活在父亲的手上都能做得尽善尽美,从小就是这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启发了我的爱好。直到现在,我都坚持认为,我虽然不像很多人描绘自己是什么书香世家、艺术世家,但我从小就拥有父母给我的艺术基因,尽管他们不是艺术家,但在我的心目中他们比现在的很多艺术家要伟大很多,这伟大并不因养育之恩。直到后来上初中才知道,我所绘的就是美术专业上所说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纹样、白描,父亲干的活都是技师、工程师干的活。这种对美的“基因”的开发,是我一生中最为珍贵的一个起点。它让我小从穿衣、大到做人、做事,都有意识地和周边的同龄人拉开一定审美距离,这个距离是现在才认识到的,当时并未察觉。六岁时,曾经教私塾的老先生是我的书法启蒙老师,小学五年级,新进语文老师的粉笔字更是吸引了我的注意,就这样,我不知不觉中迷上了书法。当年那个时代,走画画(当时还没有达到艺术这一认识的高度)的道路,在普通的中国式家庭里,注定是很坎坷曲折的,幸好有位开明的父亲,让我能坚持走上自己想走的道路。到今天,书画和我相伴三十余载,曾经,班级板报、学校墙报、街坊对联都是我实践的舞台。人生几十年,积累了什么,再选择走什么路,显然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常反对一些家长和学生,为了升学改考艺术,为了拿更高学历换专业这种走捷径的做法,更为不耻的是很多人拿了学历后,实际工作上又换了行当,而压根再也不接触艺术了。这是社会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有些人说,谁不想找一个与自己专业、爱好对口的职业?而我认为,只要真是爱好,是自己的追求,即便职业不同,爱好仍可继续,现实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否则,就是虚伪的借口。

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我认为自己并不是仅仅从实践中获得的,即便到获得学士学位,我认为我对艺术的认识还仅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并以此津津乐道,苦心经营,但时时又没有方向。我个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或艺术研究是工作数年之后开始的,特别是在南艺读研的几年里,我的艺术观念发生了彻底改变和提高,但外人无法洞悉我内心的这一影响深远的变化,只有自己清楚,这显然是理论研究给自己铺开的道路,高校从事书法篆刻教学和研究,以及攻读博士的这些年里,更能让我系统审视自己的艺术道路和学术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并行,是自己在艺术追求上自信、自觉的基石。而在行进的过程中的成功,同样是坚定自己人生追求和艺术追求的动力因素。我的硕士阶段的导师徐利明先生在我的《“山谷笔法”论》序中是这样评价的:“中焰弟多少年来耽于中国传统艺术,于书画篆刻皆努力攻研,其书尤佳。又钻研史论,孜孜不倦,毅力、恒心可感。余一向以为,治传统书学者,须先具备较全面之书法基础与创作能力,感受愈深愈有助于书学研究。反之,易陷入隔靴搔痒、自以为是,实则不能中的,走入误区,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梅墨生先生是这样评价我的这部硕士阶段成果的:“大著拜读,有小处见大之慨,甚佳!今人论书多不能入,所谓见微知著也。”方传鑫先生是这样评价我的创作的:“此书用笔精致,作者确实在书写上花了一番功夫,结体宽博而不松散,流露出既潇洒豪放有彬彬有礼的气度;既有大丈夫之气,又具有女性的细腻之处。”

我相信机缘,很多时候长辈、老师、同道等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或一段人生,这就要看用什么样的头脑去准备了。这些评价就更坚定了我的艺术主张和追求,我并不追逐所谓人云亦云成“家”的名与利,我只体会我存在的价值、意义和乐趣。人活得要自我,同时还应保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至于书法作品,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能立于世的,都有其自身的面目,也就是所谓的风格。无疑,风格的确立,对于艺术家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为了风格而风格。甚至有些人把别人的风格当自己的风格、把古人的风格当自己的风格、把展览评委的风格当成自己的风格。真正的艺术风格,应该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审美和秉性慢慢滋养出来的,而不是简单的嫁接、转借。今天的展览行草书多少是从《书谱》出?看看国展作品集就一清二楚,居然有人将这看成自己的风格,如果这种风格成立,那么这个时代风格也太一致了,不知是时代的悲哀还是个人的悲哀。我认为能从书中看出其学养、品格、性情、态度与技法运用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因为人的学养、品格、性情、态度与技法运用是不可能一样的。风格其实就这么简单,但做到又何其之难!无疑,这同样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开发。

为了提高自身的学养,我在从事书法篆刻的教学、学习、创作之余,一直未停止绘画、音乐的学习和实践,近些年来,还开始写了一些诗词,至于这些诗词水平高低我并不看重,这是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只是想丰富个人的创作内容。这次所选的几幅作品都是我的旧诗稿,运用小行书尺牍的形式展现,仅作为阶段的成果,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所论亦皆为一家、一时之言,若有谬误之处,亦祈方家不吝赐教。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纸的艺术
书法欣赏
书法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