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课程改革新探讨

2015-05-30 06:56叶晖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7期
关键词:美术课美的美术

叶晖

当下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改革教材、教育方法、教育途径、评价方式等方方面面。但是对于像艺术类专业院校在没有规定的专业课教材及针对艺术专业的课程改革标准的情况下,艺术专业课的教学应该如何开展及如何改革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以下是针对艺术类专业院校,艺术专业的课程改革的一些新探讨。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吩咐学生照做。这种教学模式是中国式的传统教学传承下来的,这种传统模式既有它的优势又存在着弊端。既然是经过上百年的传承就必然有它的优越之处,其优势在于肯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肯定了知识传授过程的关系,有利于教师将自己理解过的精髓传授给学生,相对缩短了学生在学习一门新课程的时间,并且提高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其弊端在于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是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商轻情商,重接受轻探索,重划一轻个性,重结果轻过程。这样传统的方式,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尤其在艺术教学中这种老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太利于学生发挥其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的。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究竟怎样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合美术教学?这要结合美术课作为一门艺术门类的特点以及美术教学模式中所反映的一些特点来谈。

如今的艺术学校的美术课教学正逐渐形成一套系统,一种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它一定的优势,因为系统化、程式化的教学就如数学的公式简单易理解易掌握。然而这种程式化、公式化的教学与艺术学习、艺术感悟、艺术创作是相背离的。学校教育在文化科学知识教学的同时,容易模糊文化艺术教学的特征。科学强调知识传授,艺术重视情感过程;科学强调的是规范,艺术讲究的是自律,艺术寻求美学理解,科学寻求知识答案;艺术强调情感与直觉,科学强调理由与证明艺术强调个性,科学强调共性;艺术强调视觉与听觉交流,科学强调逻辑语言文本交流;艺术强调打破传统价值和标准,科学强调传统价值和标准的建立。如果把理性的科学的程式化的教育模式用于美术课教学必然会缺失另一方面的,也就是对美对艺术的感受感知,这样教育出来的只能是科学家而非艺术家。反过来,只对学生采取感悟式启发式教学也不能完全达到教学目的,这样就会形成只有感悟没有认知,只有过程没有有结果,最后学生没有学到知识性的内容。因为,美术课学习的不仅仅只是对美的感受还有一些技术性的操作以及理论课程的学习,更有审美鉴赏课程的学习。因为美的感受是需要表达的,通过美术工具、艺术语言把这种感悟塑造成直观的艺术作品。这个过程是要学习理性的,概括的、程式化的知识,还要通过艺术理论的学习提高艺术理论水平和审美修养,并通过长期的技法训练才能达到的。所以,感性直观的教学和理性程式化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术是最具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美术课程以实施美育为核心,结合美术技能学习的一项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精神。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思想把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并重,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就是把抽象的教育观念──包括学生观、教材观等融入具体的教学操作,即进行以学生的学为主线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学习的内容、活动、步骤和方式,并为学生的学习留下发展的空间。

美术课的教学主要围绕感性与理性这两方面,即感受与认知来进行。一堂好课可以与一个有观众积极参与的精品电视节目相媲美,电视节目的彩排是其精彩的保障。教学的彩排主角则是教师自己,它是设想的教学情境中的预演,是课堂再造的基础。每一堂好的美术课都要具备几个特点:一、精心选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 二、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创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大力扶植,促其开花,促其结果。如同一命题的作业,几十张作业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这其中有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出佳作的好苗头。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三、建立科学正确的评价机制鼓励、扶持、促进创新。建立促进课程不段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实施发展。强调全面发展,质性评价,考试与其他评价相结合,考试内容重视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式灵活多样,结合分析指导,科学上考虑综合素质。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间有差异,消除“差生”定位,进行个性化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必须考虑学生的所获是什么,怎样得来的,是否充分调动学习热情,积极性等,是否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耳朵,时间,空间,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各学科的联系,研究综合性学习等。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怎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怎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这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独特的艺术性质,发挥出它特有的作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来进行,把素质教育贯彻始终。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美术课美的美术
美术课
创意美术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趣味美术课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