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北京已经疯了,似乎网龄超过五年,年龄低于三十,认字三千左右,英语四六级上下,知道KK(被誉为网络发言人的凯文凯利),出入过媒体互联网和广告公司的朋友们都创业了,弄潮了,跟天使投资人喝咖啡了。”
走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此前的北京海淀图书城),如果你不是创业者或者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好像都不好意思抬起头来走路。每天下午的4点到6点,这条街上的每家咖啡馆都很难找到位子,大批的年轻人在这里谈理想、谈跳槽、谈创业、找投资人……“总理同款咖啡”让原本已经是中关村创业大街明星的3W咖啡红得发紫,一层的咖啡厅,两三个人聚集一起,聊着各自的创业项目,甚至有些喧闹,有些创业者在大桌上开会,讨论着公司筹办的事项。这种自发的交流方式,让创业信息和资金的流动显得顺畅。与之相邻的车库咖啡的黑板墙上,贴着各类招聘广告,“设计狮”“寻合伙人”等漫画形式的招聘广告生动活泼。
当创业、梦想等词汇被融入其中后,一杯小小的咖啡已经彻底沸腾起来。
投入的不仅仅是金钱
很多人在创业之初都会为钱所困,资金在很多想要创业的人眼里是最大的拦路虎,但真当你步入创业后,你会发现自己投入的远远不止是金钱。
时间是创业者投入的最大隐形成本,加班、熬夜成为初创公司共同的标签,在美好的未来和钱景吸引下,没完没了的加班成为了应该和必然,无论是初创公司领导层还是员工,都在默默的为创业输出着时间。而在时间的背后,则是对情感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压制,当你将时间都投入创业项目时,何谈亲情爱情?很多创业者在真正开始创业时都会发现,自己很难再抽出时间陪女友或老婆逛街,很难再回家陪爸妈吃顿饭了,这样的投入对于很多正在步入中年的80后而言是很难抉择和付出的。
金钱之外的时间和情感投入,让创业成为90后及70后的游戏,一头一尾的年纪让他们能更好的付出,而身处中间段的80后,一旦理智思考创业需要付出的时候,恐怕更多会选择放弃。
团队之殇
结婚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创业同样不可能是一个人的事儿,尤其是当创业门槛越来越高的时候,人们希望自己的创业项目独一无二或者说能够树立进入壁垒,但同样,你在实施创业想法的过程中,伙伴和团队的地位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可很不幸的是绝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交到很多朋友,却很难遇到适合创业的伙伴。
一个好的创业团队需要的并非创意而是执行力,在好的领导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能够恰到好处的找到自己位置并发挥自己所长。朋友和创业伙伴本身是两个南辕北辙的定义,经历了时间沉淀或者说考验的朋友往往能陪伴我们走过很长的岁月,但很多人在创业时的团队很多成员都是因为创业项目而招募的,这样的合作及磨合,有着过重的利益成分,很难真正实现朋友间的交心,这样的隐患往往在创业顺风顺水时候很难体现,但一旦遇到困难、挫折,源自团队内部的崩盘往往会让整个创业项目倒掉。
商品化的创业项目
宽松的大环境让创业变得容易,一个有想法的创业者很容易地创办一个公司,但也很容易地被包装成一个“产品”推介给天使投资方,不论成败,创业项目在投资者或资本方眼里更像是一件商品,演化到严重时会忽略这一商品的好坏,更多去关注如何将这样的商品包装并打包卖给下一家。
资本能够帮助创业者和初创企业迅速成长,但新东方俞敏洪至今都认为“上市不是新东方最好的选择”,资本对利益的追逐往往会对企业发展方向产生印象,短期利益和长期夯实基础本身就是对立的,一个好的创业项目或有希望的初创公司,当遇到一个追逐短期利益的资本时,往往是在短期的辉煌后变会面临夭折的境地。创业项目的商品化,能够在短期内借助资本让创业领域显得繁华,但长期而言,短线资本的进入,将成为制约初创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尤其是在资本的不断炒作和包装下,连续创业恐将让创业成为不少人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