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思莼 徐青青
千阳县是“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千阳刺绣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千阳刺绣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具有古老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千阳刺绣的传承形式已不再单一,而是由个人、家庭作坊、合作社以及有限公司这四种形式共同传承与发展。
个人
由第一代——二级工艺美术大师李爱姐(已于2014年四月去世)、第二代——吕让果、李惠莲、尚玉拴、杨林转等以及第三代——初、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的女青年组成的传承谱系构成了千阳刺绣的艺人群体。
1.第一代
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第一代老艺人全都是家传手艺,没有上过学,作品风格纯正,做工精细。
出生于1938年的李爱姐是千阳刺绣第一代传承人的代表人物。20世纪八十年代初,李爱姐制作的蛙枕被宝鸡市政府选送为民间工艺品到北京参加展览并获得奖励。自此,李爱姐
开始带动村里的妇女从事手工布艺刺绣的工作。
2.第二代
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这一代艺人比起以李爱姐为代表的第一代艺人,文化程度稍高,基本有小学、初中文化水平。在县、乡文化馆、站的组织指导之下,参加过一些短期的培训。由第一代老艺人指导授艺、传授经验。在文化馆的组织下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可以进行小批量的制作。
3.第三代
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年青艺人,文化水平高于第二代艺人,她们大多是初、高中毕业,之后选择回乡务农。与第二代艺人一样她们也接受短期培训,虽然第三代艺人是现在千阳刺绣的主要力量,但她们却存在着基本功差的问题。在商品社会的现在,第三代艺人的营销能力强这一特点对于千阳刺绣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刺绣的精致水平。
家庭作坊
由于合作社的成立、艺人老龄化以及外出打工的妇女人数逐年增加,家庭作坊的数量也逐渐减少。由于工作的地点是自己家里,时间的灵活性相对较强,村里的妇女可以在忙完家务或务农结束后进行刺绣工作。她们往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聊天边进行手工劳作,既促进了家人的感情又完成了刺绣作品,一举两得。还有一些妇女会聚集在一起共同进行刺绣,这种方式也更贴合她们的生活习惯,即闲暇时走门串户、交流生活。这种妇女聚会的形式在合作社成立之后逐渐变成家庭与合作社两个地点同时进行。
合作社
鑫兴工艺品协会是由会长杨林转、副会长李爱姐、李银会、张玉肖于2002年在千阳县南寨镇阎家村自发组织的民间布艺品协会。协会成立初期成员有65人,运转方式是由协会负责人按县文化馆的要货数量确定每个成员的任务量,负责人仅需要告知成员要完成的刺绣品的数量以及交货日期,材料由成员自己提供并在自家完成任务,然后负责人到期去各家收货。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刺绣品的销售情况,在协会成立之前,村里妇女由于缺少经济概念,在销售时对于自己的作品定价十分随意,各家各户的价钱也参差不齐。协会成立之后,村里从事刺绣的妇女大多加入协会,虽然与家庭作坊式的工作形式相差不大,内容却有了限制,协会的成立让千阳刺绣的发展更加具有商业性。
2007年由于政府的扶持,鑫兴工艺品协会转移到千阳县南寨镇,地点是镇上养老院原址。在这里,协会规模更加规范,工作室分为制版室、裁剪室、缝纫室和制作室,同时有了自己的展览室和库房。全职从事刺绣工作的妇女有6—7人,年龄从43—55岁不等,也有了固定的上班时间(8:00—18:00)。另外,协会原来的运作模式依然存在,村里的妇女在自家完成刺绣后交货到合作社。
有限公司
2003年在千阳县成立的美苑民间艺术有限公司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公司进行刺绣工作的妇女年龄在42—51岁之间,多为千阳县柿沟乡人。柿沟乡在乡政府的支持下于1989年建成刺绣厂并从河北保定聘请刺绣师傅开办培训班对当地17、18岁的女性进行刺绣教学培训。3年后刺绣厂倒闭,绣工们也就各自去别处工作,直到公司成立,文化馆相关人员寻找到一部分当年的绣女们来到美苑民间艺术有限公司工作。
美苑民间艺术有限公司的售品与南寨镇鑫兴工艺品协会有所不同,他们的刺绣作品在西秦刺绣的基础上融合了苏绣的特点,针法较为细腻。除了传统的花鸟、动物、风景等刺绣图案外,美苑民间艺术有限公司在2013年研究了一种新绣品——青铜器刺绣,陕西省宝鸡市被称作青铜器之乡,青铜器刺绣的研发既宣传了青铜器,又完善了千阳刺绣的品种。青铜器绣品的图案有鼎、铜壶等,充分结合青铜器特点进行表现,锈迹、阴影等刻画十分逼真,作为新型绣品,青铜器刺绣目前市场还有待开发。
结论
千阳刺绣的传承和发展形式多种多样,品种也越来越多,县文化馆和政府对于千阳刺绣的发展十分支持,不仅举办工艺品展览还帮助当地合作社以及有限公司的发展。商业社会让绣品的销售更上一层楼,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自由性和精致度,使得千阳刺绣目前的状况喜忧参半,不过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相信千阳刺绣的未来发展会更加顺利。
(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