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隐
“走出去”战略不再是简单的“中国制造”走出去,更是“中国资本”和“中国标准”开始走出去。
扎根迪拜的中国人
“从老城出发,往东南开车20分钟,就是了。”
28岁的张东元来自福建漳州的一个普通农家。五年前,当他误打误撞地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中东城市迪拜时,并不清楚有怎样的生活在前面等着他。
那时,张东元大专毕业,经朋友介绍,孤身一人来到迪拜闯生活。他先凭借“半吊子”英语,在富人家做佣人,后又做商业助理,三年后攒下点钱,对当地情况也有了更多了解,便在迪拜的某商城租了一间不到五平方米的店铺,出售国内生产的小家电,逐渐打开了局面。如今,得益于中东地区市场对“中国制造”的巨大需求,他现在平均每月大约有三五万元的收入,已经将妻儿接来,和他一起在迪拜城郊的“中国城”里经营自己的店铺。
这是发生在新一代中国人身上的海外淘金故事。张东元店面所在的这个商城,位于距离迪拜城15公里的沙漠中,由中国企业家策划兴建。商城中密布着中国人开的小店铺,出售来自中国的各种商品,从玩具到洁具,从五金到家电,无所不包,场面宛如中国江浙地区的某个小商品交易市场。在市场附近,有一大型住宅小区,居住着许多在迪拜经商的华人,甚至小区超市的服务员都是中国人。这些闯中东的个人和企业,不仅延续了中国人几百年来勇于到海外闯生活、寻发展的传统,更是为今天越来越热的中国在海外投资画面勾勒出生动的轮廓。
张东元忙于打理生意,并不知道就在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额首次超过所利用的外资,这一年也由此被称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元年”。
如何花钱成为关键
中国个人和企业都瞄准了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中东、非洲和南美国家。当年曾和中国在政治上互相支持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兄弟,如今也越来越密切地成为中国的生意伙伴。
迪拜,便是这盘大棋局中十分抢眼的一个子。
据迪拜土地局的数据,2013年约有1000名中国个人投资者投资了3.53亿美元于迪拜的土地、住宅和办公楼,较2012年的投资规模增长了约两倍。
而中国企业投资开发的基建项目,则远不止这个数字。
来自中国的各种投资,给迪拜这个“沙漠神话”添上了一抹惹眼的“中国红”。
“中国红”的背景,无疑是中国有钱了。这钱该投到哪儿才能保值增值?事实表明,中国政府对这一问题有足够的重视,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加投资多元化,逐渐消化过多的外汇储备。从2014年三季度开始,我国外汇储备出现了两年来的首次下降,这被认为是一个重要标志。
直到今天,“招商引资”四个字对很多人仍然意味着复杂的况味。这是由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的。一面是有大把的钞票需要在海外寻找去处,一面是许多地区仍然对投资感到饥渴。这种局面,将作为中国国情的一部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这就好像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既是世界最大资本输出国,也是最大资本输入国。只不过,中国正在取而代之。
毋庸讳言,这是资本本身的逻辑使然——追逐利润,是资本的本性。正是在资本自身逻辑的驱动下,中国海外投资才热浪滚滚,寻找购买海外优质资产,成为中国个人、企业和政府进行财富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此逻辑的推动下,几年来,中国企业大举收购外国资产的新闻屡屡引起热议。仅举几例:2013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通过合资公司,以148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100%股权,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单笔收购项目。还有三一重工收购德国著名工程机械企业普茨迈斯特,平安保险斥资2.5亿英镑购买伦敦地标性建筑劳合社大楼,安邦保险豪掷19.5亿美元收购美国华尔道夫酒店大楼,刷新险企海外投资新纪录。
民企方面,吉利收购沃尔沃引发北欧“地震”,复星集团于2014年底收购欧洲著名酒店“地中海俱乐部”,更是在法国政界激起轩然大波。
资本“走出去”
作为四大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城镇化战略、人才战略和“走出去”战略)之一,在对外开放的新阶段,“走出去”战略不再是简单的“中国制造”走出去,更是“中国资本”和“中国标准”开始走出去。
今天的中国,面临一个两难局面:一方面是国内仍然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对“调结构”的需求已经火烧眉毛。在GDP结构中,投资比重居高不下,一些行业早已产能过剩,而消费仅占35%,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仍然不强。在想办法把“蛋糕”做大的同时,又要随时调整“奶油、面粉和鸡蛋”的比例,难度超乎想象。
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大浪潮,涌现出无数像张东元这样的敢闯敢干的“草根创业者”。他们不仅出海经商,更像当年那些下南洋的先人一样,也开始尝试在异国他乡扎根,传播中国人的创富传奇。
未来,又会上演怎样的故事?
(摘自《中国青年》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