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庸原是庸俗得不能再庸俗的一个普通小县,但自从号准自己的特色,适时改名‘张家界后,让其在很短的时间内声名鹊起,名扬海内外。……如果‘林州市改为‘红旗渠市是否也能像大庸改成张家界一样给百万林州人民带来不争的红利?”这是因“人工天河”红旗渠而闻名海内外的河南省林州市政府网上征求意见的文章。
2014年12月18日,林州欲改名红旗渠市的消息被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有观点称,一个地方名称的更改,是包括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城市管理者需谨慎对待。对此,林州市副市长王献青表示,此事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欢迎网友讨论,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林州市都表示理解和尊重。政府的决策,会建立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之上。
多维解读
城市更名其实是门“风险活”
因“人工天河”红旗渠而闻名海内外的河南林州,似乎有意改名。在林州市的“改名宣言”中,毫不掩饰其对张家界等地的艳羡,认为这可以给民众带来滚滚红利。但改名也有不成功的例子。如湖北襄阳,先后换了好几个名字,最后又改回去了,被认为是瞎折腾。何况,地名不是说改就改得了的,地图、标牌、各种证件都要重制,民众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这都是需要成本的。
与历史上因政治或文化因素更名不同,当下一些地方的改名潮,主要受经济利益推动。那么,改名就能带动地方发展吗?还真不好说。红旗渠确实很有名,值得宣传推广,但是不是一定要把这个景点上升为地名,一次把这个资源用尽?与此同时,与只有几十年历史的红旗渠相比,林州有几百年历史,何以被弃之如敝屣?真正有自信的城市,无须靠改地名博眼球。深圳在改革开放之初,只是一个小渔村,现在成了举世闻名的大都市,也没听说要改名为“特区市”。当然,地名也并非完全改不得。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等法规,只要符合程序、经过批准,地名是可以改的。只是,地名并非随意想改就能改,改地名至少要敬畏历史传统、充分听取民意,而不能仅靠官员和专家拍脑袋决定。当然,地方有调查论证和提出申请的权利,但地名主管部门应该依法办事,严格把关,不能助长急功近利、割断历史的改名风潮。
别把城市更名看作洪水猛兽
在中国,地方名称的更改,并非那么容易。之前,也只有1988年灌县更名为都江堰市、1994年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2001年中旬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10年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等几个少有的事例。改名之后,有的确实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比如都江堰市、张家界市、香格里拉县;有的则让人云里雾里,例如于黄山市舍弃了有着悠久历史的徽州而取名黄山,着实让人费解。
此次,林州市更名为红旗渠市,虽然只是一场讨论,但这说明了官方开始注重民间的意见。对于城市更名,不能将其视作洪水猛兽,认为只要是城市更名就一定不行,毕竟有因为更名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在前。对于不熟悉城市历史的人来说,提到“林州市”这个名字,想到的或许首先是一片森林;而如果改名为“红旗渠市”,大家都会知道这个地方就是红旗渠所在的地方。该人工渠道以“红旗”命名,带着一个时代艰苦奋斗的印记。若是能更名成功,则更加有利于发扬红旗渠精神。林州市处于欠发达地区,要真正发展起来,就需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精神。面对“林州改名红旗渠市”,我们应该探讨为什么改名、改名的优势和劣势何在。如果说,优势大于劣势,可以实现趋利避害,那么改名也未尝不可。但若优势小于劣势,改名太过劳民伤财,那么改名就需要慎重考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