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拉周
好友李蕴,“妈龄”刚满7年,但对于熊孩子的教育已经颇有心得,用她的原话来说,就是“再狠的孩子,还能狠过他妈?”李蕴和她熊孩子的斗争故事,颇有意思,也能引人思索,特记录下来与诸位妈妈们分享。
早在女儿嘟嘟3岁多的时候,李蕴就发现了这小丫头身上的种种“不良习气”:不爱惜玩具衣服、从不收拾自己的房间、有要求就必须满足、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就喜欢跟大人拧着来……李蕴暗暗警觉,提醒自己:不能再用“孩子还小”的借口来自我麻痹了,现在不管,以后绝对是个熊孩子。那么,该怎么管教拧巴孩子?
和女儿闹得比较彻底的几件事李蕴现在还记得。第一次是在她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周末一家人去郊外玩。六月初的天气,温度并不高,但太阳很毒,李蕴要求嘟嘟戴上帽子,但小家伙死活不肯;让她涂防晒霜也不肯。李蕴想了想,蹲下身子认真地告诉嘟嘟:“好,不戴帽子也不涂防晒霜,你的皮肤肯定会晒伤。妈妈本来打算就让你晒伤一回,但怕你的皮肤落下什么后遗症,所以,唯一的解决方法只有一个:今天你不能跟我们出去玩,妈妈现在就送你到姥姥家去,你呆在室内玩一天。”嘟嘟拼命摇头摆手,大声抗议:“我不要去姥姥家!”李蕴丝毫不为所动,立即打电话拜托姥姥,然后拽着嘟嘟上了车,爸爸非常配合地将车开到姥姥家楼下。嘟嘟这才“哇”地一声竖起白旗:“我戴帽子好了,我不要去姥姥家,我要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玩——”接下来的一天里,要多乖有多乖,前所未有的驯服。
驯服当然只是暂时的,更多的反抗在后头。9月的一天风很大,气温陡然降至18度,李蕴给女儿准备了长袖T恤、牛仔长裤和薄外套,但嘟嘟拒绝穿这些,坚持要穿她最喜欢的短袖连衣裙。李蕴好说歹说解释了半天,小丫头就是不听。李蕴懒得再浪费口舌,利索地给她穿上裙子,打开阳台门让她站出去体验。过了5分钟,李蕴探出脑袋问:“怎样?穿裙子冷不冷?”“不——冷!”嘟嘟硬着头皮嚷回来。“好吧,那你就在外头多呆一会儿。”李蕴这一回干脆更狠一点,把阳台门给关上了。又过了大约七八分钟,门上有轻微的剥啄之声,她打开门,嘟嘟冻得小脸发青,双手抱肩“嗖”一下就蹿进屋来,“我不穿裙子了——”李蕴心里偷笑,脸上若无其事地给她拿出长衣长裤。“你真像白雪公主的后妈!”嘟嘟哆嗦着一边穿衣服一边清晰地评价。
要说嘟嘟可真是个脾气拧巴的犟孩子,平时特有主意。有一次李蕴去幼儿园接嘟嘟回家,把她放在后座靠右的儿童座椅上,要她自己系好安全带。开车开到一半的时候,听见嘟嘟在后头吃吃闷笑。李蕴瞟一眼后视镜,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自己解开了安全带,正得意地乐呢!李蕴生气地提醒她赶紧系上安全带,可嘟嘟就是不动手,嬉皮笑脸地冲妈妈做鬼脸吐舌头,妈妈越着急,她就越开心。
李蕴决定管管这熊孩子。她拐上一条比较僻静的小街,看清前后都没有什么车辆,然后横下心来,踩了一脚刹车——“啊”只听得嘟嘟一声尖叫,脑门撞上了前面的车座后背。李蕴赶紧靠边停了车,下来查看女儿有没有事。突如其来的惊吓可真把嘟嘟吓坏了,紧紧抱住妈妈开始狂哭。李蕴搂住嘟嘟,轻言细语地安慰,然后解释说:“你看看,如果你刚才系着安全带,就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危险嘛。所以一定要记住,今后只要你在车上,车在开着,就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哦!”这一“险招”果然有效,嘟嘟哭声和情绪稍微止息之后,乖乖爬回车座,主动系好安全带。从那以后,每次嘟嘟上车总会第一时间系好安全带。
对付特有主见、脾气拧巴的嘟嘟,李蕴总结了三条应对经验:
第一,让熊孩子自作主张,并自己承担所有后果。大部分熊孩子都属于脾气硬过石头,遇强则更强的主儿,硬要他们服从大人的决定只会适得其反。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做了决定就必须承担可能发生的负面后果,然后,再引导他们权衡利弊,做出最终的选择。
第二,让熊孩子亲身体验认识这个“残酷而真实”的世界。但凡熊孩子,总是对大人的意见经验不屑一顾。那好,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请你亲口尝一尝,要知道河水的深浅就得你自己下去蹚一趟。只有了解了残酷的真相,才能学会主动借鉴长辈累积的宝贵经验,让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遇到孩子拧巴的时候,要首先判断孩子是真“熊”还是假“熊”。教育专家认为,当孩子用哭闹、肢体动作激烈反抗大人的时候,有时是目的明确的对抗行为,而有时则是纯粹的意见表达和情绪发泄。所以,父母要分清你的孩子到底在“反抗”你,还是表达“我不愿意这样”的意见。如果是表达意见和情绪发泄,父母就不能粗暴“镇压”,而应耐心解释,温柔抚慰;但如果确定他是故意对抗,那么就不能客气,该进行适当的惩罚。
“熊妈妈”补充Tips:
记得根据不同年龄段对孩子做不同的期待和要求,不能指望孩子达到超出他年龄的懂事、成熟。
对待孩子不能硬到底,很多时候在对孩子做出某种要求时,妈妈应该讲究“以身作则”,而不是“按着牛头强喝水”。
在对付熊孩子之前最好要和家里其他教育者达成一致,否则事倍功半,反而让熊孩子得意胜出。
在和熊孩子斗智斗勇的整个过程中,你的态度始终要和缓,不能表露生气的情绪。五个字:温柔地坚定。
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多跟同龄孩子的父母交流经验,必要时向教育专家求助。
编辑 刘建淑 3146063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