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
摘 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检验服务的触角已伸向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按照加入WTO的承诺,我国的检验市场将全面开放,允许外资独资检验机构进入中国市场,这对国内的质量检验机构来说不啻为一场冲击。该文主要阐述了政府型质量检验机构应通过增加自身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借鉴学习同行业单位的优势和经验、取长补短,运用合理有序的内部管理提高自身效率,以便充分体现政府型质量检验机构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在新经济形势下立足不败,取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政府型质量检验机构(简称政府型质检机构) 内部管理体系 人员培训 设备管理 内部审查制度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a)-0214-02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引起了意识结构的变化,被服务的意识不断加强。人人都希望所处的环境,所吃的食品,所穿的衣物都安全和健康的。如何证明,这全赖于质量检验机构所出具的检验报告。毫不夸张的说,作为质量检验终端的检验报告在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在企业间相关交易的过程中需要检验报告、产品进出口需要检验报告、食品有QS质量认证市场准入制度、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国家实行统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3C认证)等等,薄薄一纸报告,几行数字,是现代各项社会活动中产品质量的信用凭证。数字变“黄金”早已不是神话。在日益蓬勃发展的检验市场,政府型质检机构应该反思自身在新经济形势下的位置,发扬优势,规避劣势,争取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政府型质量检验机构
检验市场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类质量检验机构:政府型质量检验机构、外资型质量检验机构以及民营质量检验机构。质量检验机构主要是指承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仲裁检验等公证检验工作,以及为社会提供各类委托检验服务的技术机构。除了常规接受市场或个人委托,政府型质检机构所区别的是其有接受政府监督抽查的职能,有为政府机构提供产品质量的技术支持和风险监控预警的责任,其中或有承担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以及国际产品质量各领域文件的起草、修订等工作。一旦市场上有重大的产品质量问题(例如:苏丹红事件、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三聚氰胺事件)[1]、塑化剂事件和最新的上海福喜事件[2]等)或有国家重大活动(奥运会、世博会等)承担起检验任务的往往是政府型质检机构,这点是外资检验机构和民营检验机构所无法比拟的。
2 政府型质量检验机构的内部管理体系分析
2.1 政府型质量检验机构的内部管理体系的概念
合理的质量检验机构的内部管理体系应该是能够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益性,并兼备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
2.2 政府型质量检验机构的内部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提起政府型质检机构,群众往往感觉问题很多,去除其背后有着政府的扶持,大多数的群众认为其整体检验能力是不能和外资和民营机构相比的。近年来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对政府型质检机构从宏观政策层面上也做过一系列整顿,以今年为例:2014.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的通知[3];2014.6《质检总局 法制办 中央编办关于开展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有关政策法规清理工作的通知》[4]等。由宏观反映到微观,政府整顿的举措也折射了政府型质量检验机构的内部管理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2.2.1 政府型质检机构存在公众所普遍诟病的“书山文海”问题
会议太多,文件太多,政策上的评比太多。除了承担常规的产品质量检验任务,政府型质检机构有相当一部分的精力用在了开会评比和学习各种文件精神上,各种事务性的活动制约了政府型质检机构前进的步伐。
2.2.2 政府型质检机构内部人员培训环节薄弱
对内部人员的培训没有跟上。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政府型质检机构的人员构成是十分复杂的,年龄跨度大,受教育层面也参差不齐。内部的人员培训没有到位导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老员工没有途径获得新知识,容易按以往经验办事,倚老卖老,最终导致检验报告的出错,管理的混乱。
2.2.3 政府型质检机构内部各部门行政划分,任务管理不明确
各部门之间行政职能划分的不明确,有模糊地带的产生。这样的潜在隐患就是在各部门之间尚不明确的灰色区域,容易产生责任相互扯皮和推诿的现象,这直接导致政府型质检机构办事能力迟缓,被社会诟病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
2.2.4 政府型质检机构市场敏感度低,仪器设备管理水平落后
对市场的敏感性程度太低,采购的实验室检验器材和设备往往不是当前最新的,而是多年前的老款,对设备的维护过程也不成熟,缺乏专人成熟的管理。
2.2.5 政府型质检机构内部流程冗长,效率低下
政府型质检机构内部流程、审批的周期冗长,往往是流程上个人的缺失会导致整条流程链上的断裂。
2.3 政府型质量检验机构的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政府型质检机构想要更好的发展,光有政府的支持是远远不够。政府型质检机构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内外兼修。外部的有利资源可能会随着政策、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影响,内部有效的管理才是机构核心竞争力,有管理则强、失管理则弱、无管理则乱。政府型质检机构想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潮流中立于不败,必须着力发展内部管理系统,建立严密的内控机制,大部分违法乱纪和管理混乱所造成的浪费等问题都可以在内部管理中找到原因。因此,加强政府型质检机构的内部管理可以说是势在必行。
2.4 政府型质量检验机构健全内部管理体系的方法举措
2.4.1 内部人员的培训管理
(1)要有明确的岗位培训,去除那些教条式、千篇一律、形式化的填鸭式培训,取而代之的是有计划、有针对、更重要的是可以用简单统计的方法来归纳衡量培训成效并形成长效机制,随时考评。
(2)对政府型质检机构最重要的人员培训即消除员工的恐惧心理,打破传统的价值观,鼓励下级向上级领导提出问题或表达意见,这样有助于形成新的核心价值观,让员工看到问题不是消极逃避而是勇于承担责任,打破各部门间的屏障,激励内部发挥团队精神,杜绝一切松散的服务和不规范的实验操作。
2.4.2 内部实验器材/设备的管理
和人员并列,实验器材/设备也是政府型质检机构内部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内部实验器材/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到管理有章程,使用有章法,后期有维护。
检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有效使用包括两个概念。
(1)本身实验器材/设备在实际运行中所应该体现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2)在器材运行过程中设备的消耗产生的维修成本最小化。对于实验设备的采购,应该采取政府型质检机构的市场营销部门和相关实验室联合提出申请,市场营销部门有第一手的市场资料和敏感度,相关实验室则能提供最直接的数据参数并对设备进行技术把关,这样保证了设备和市场挂钩,购入后马上就能产生经济效益,这样降低或者避免政府型检验机构采购老款设备的风险,从一开始就避免浪费现象的产生。对于试验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政府型质检机构有必要建立起一套整体的设备使用信息资料库,在机构范围内的每台设备上都研发一个电子标贴,依据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电子标贴显示不同的颜色,例如:黑色(报废),红色(停止使用/封存),黄色(限制使用/维护),绿色(安全使用)等等;这样的话就能做到将设备的日常使用率做一个动态的分析,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及时的对问题设备进行处理,用科学管理确保整体设备使用的寿命和周期都能最大可能性的延长。
2.4.3 政府型质检机构内审程序的建立
为了防止实验室内部出现检验、校准、检定、检查结果或者试验数据可能出现的偏差,周期性的内审检验是保证实验室有效运行的保障。内审由质检机构质量管理的负责人提出内审计划,组成内审小组。计划应包括审核依据、审核目的、审核时间、审核项目、审核范围等要素,有需要时也可以委托有能力的外部机构进行,聘请技术专家参与内审。内审结束后,由内审小组写出内审报告(包含任何检验出来的不符合项目),内审报告内容应包括:审核时间、审核范围、审核项目、审核结果及不符合项分布情况、不符合项整改期限、相关的整改建议等,后上报质量处/质量管理部门。质量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督促纠正措施的实施。最后,有关内部审核活动的记录交专人负责存档管理。
3 结语
就目前而言,在政府一定程度的扶持下,政府型质量检验机构还能与外资检验机构和民营机构相竞争。但如果形势一旦转变,市场完全放开,政府型质检机构先天的短板就会一一暴露出来。通过上文的综合论述,该文得出政府型质量检验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效有序的内部管理体系,这是单位“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流不掉”的珍宝。内部管理体系的形成是机构持续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是机构集体智慧的结晶。有了高效内部管理体系的帮助,政府型质量检验机构才能真正靠自己和同行业单位一较长短,用精准的报告为社会各项生产服务保驾护航,做到为人民所信任,社会所肯定。
参考文献
[1] 新华视点:“I级响应”发出以后—中国政府全力处置“三鹿奶粉”事件[EB//OL].新华网,2008-09-16.
[2] 上海查处“福喜事件”要准确公开市委书记韩正表示:不管什么企业,违法必受严惩[N].京华时报,2014-07-28.
[3]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的通知[R].国办发〔2014〕8号索引号:000014349/2014-00024,成文日期:(2014年02月21日),发布日期:[2014年03月11日].
[4] 质检总局 法制办 中央编办关于开展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有关政策法规清理工作的通知[Z].(国质检法联[2014]3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