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瑚
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知识产权示范市、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从这些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中可以看出,临湘市的科技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卓著。
但或许让人想不到的是,多年前,科技这一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在临湘市还处于“熄火”状态。科技局没钱没条件,农民想致富没门路,企业习惯了小富即安,科技的“难作为”不仅让政府职能部门地位尴尬,也让人民群众的生活长期原地踏步。
究竟是什么让临湘市科技工作重新焕发活力?又是什么让农民转变观念,利用技术创新走上致富之路?企业又是如何运用科技这根杠杆,撬动业绩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6年8月10日,是刘炎林受命担任临湘市科技局局长的第一天。由于多方面原因,此时的科技局面临缺钱缺人才的窘境。刘炎林一上任,就走进村组科技示范户的田间塘边、中小企业的车间搞调研,与班子成员反复交换意见,统一了大家的认识:如果说大地只有经过科技之水的浇灌才能结出硕果,那么科技局就是水的源头。源头之水不活,科技工作也难活。
根据实际情况,《临湘市科学技术局工作规则》迅速出炉。《规则》分为18章76条,按责分解到岗到人,全局干部、职工人手一册,照章行事。通过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讲评,强化内部管理。一位老同志表示,那年局里做的事一下子多了起来,下乡镇的次数也更加频繁。科技局以前的办公条件极差,几台风扇、一台旧空调、一台借来的电脑、一部电话就是局里的全部现代化家当。为了提高干部职工的底气,让每个人都能珍惜现有岗位,刘炎林内紧外争、开源节流,改善了办公条件,现在每间办公室都有空调、人人有电脑。
“软硬”兼施,科技局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职工们还开展了讲学习、比技能的岗位练兵活动,稳扎稳打地提高业务能力。
副局长李明红是临湘市科技局变化的见证者。2004年,刚到科技局的他对科技项目申报的要求、程序等可谓一窍不通。“当时一年争取的项目资金只有几万元,企业条件不够是一方面,但局里人才匮乏、业务不精也是重要原因,这导致许多项目就像水中的月亮,看得见捞不着。”李明红说。
2007年,李明红开始经手第一个科技项目。虽然科技局特意从岳阳市请了中介机构,但其简单的资料拼凑方式让李明红心里没底。于是,在十来天的时间里,科技局的相关人员分头行动,搜集资料、寻找模板、手写了两本厚厚的材料。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项目一次性申报成功。这次经验也让科技局上下认识到平时积累的重要性。熟悉电脑操作、学习五笔打字、掌握资料下载方式、学会制作简易PPT、了解相关政策……一时间,职工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李明红从那时起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外出开会或办事,都会带几本项目资料回来研究。如今的他已是科技局的业务专家,17位在岗的干部职工也成了行家里手。“2013年是我们的丰收年,共争取到28个科技项目,合计1000多万元资金。”
2005年,临湘市作为湖南省首批科技特派员试点单位之一,开启了“临湘模式”的探索之路。与其他地区的专家教授特派员不同,临湘市的科技特派员大多是土生土长的“田秀才”、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他们了解农民的需求,能做到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就推广什么,能因地因时地解决问题。相比那些从外地请来的专家,他们称得上是永远不走的科技特派员。”对这些“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的“田秀才”,刘炎林竖起了大拇指。
临湘市科技特派员胡火生是当地的乡土人才。他带领10多户村民在坦渡乡租赁800亩山地进行楠竹丰产栽培,40多万元的投资他一个人占了大半。“他们赚我也赚,他们亏我也亏,大家的利益完全绑在一起。”如今,山里的楠竹又粗又直,有的直径近20厘米,一根就可卖到20多元。
村民看到了甜头,跃跃欲试却苦于没技术。平地可以植竹吗?移栽时要注意哪些部位?如何提高发笋率?“你们愿意种,我就来教。”在胡火生的动员下,2007年,七星村村民李学波第一个尝试种植楠竹。160亩基地,一个多月时间里,从准备基地、选择种苗、种植到抚育,胡火生都亲自上阵。有了技术靠山,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仅定湖镇新建的百亩以上的楠竹基地就有36个,面积达6000多亩。坦渡乡头龙村的76户村民更是家家种楠竹,总面积达上万亩,平均每亩收益上千元,每户村民年收入最多时可达十几万元。
胡火生还组织100余位种植大户成立了楠竹栽培技术协会,带领会员开展项目试验,为会员和竹农进行了上千次技术培训。他将多年的实践经验归纳、整理,撰写成《楠竹资源开发和栽培技术要点》一书,并亲自拍摄照片、手绘示范图,图文并茂地解答竹农的疑点、难点。6万元的稿费他也分文未取,而是换成了6000册书籍免费送给村民。竹农刘进保拿到书后如获至宝,“这本书写得真好,我栽的十多亩楠竹不愁不赚钱了!”在胡火生的带动下,临湘市掀起了楠竹生产的热潮,楠竹种植面积从近20万亩发展到56万亩,竹业从业人员近6万人,年平纯收入达7388元,占农民人平纯收入的半壁江山。
如今,临湘市的60多名科技特派员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围绕楠竹、西瓜、茶叶、水稻、水产等特色产业,通过开办示范基地、捆绑经营、组建技术协会、加盟龙头企业、成立专家服务团等方式,把知识嫁接到每家每户,带领农民用科技致富。这一做法也被誉为“临湘模式”,并在全省得到推广。
自己养的猪肉好吃,自己种的蔬菜味甜,自己腌制的酱菜正宗……过去,临湘人认为,自给自足的生活似乎并不需要科技来改变。科技局2009年曾对部分企业展开过一次问卷调查,一位企业老板表示:“我习惯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虽说产值较低,但稳当、靠得住。我也不求大发展,干嘛花钱搞科技创新!” 更让刘炎林惊心的是,1999年至2009年,临湘市没有一项科研成果,工业企业没有一项授权的发明专利。
在企业转型升级之路上,科技局不能揠苗助长,只能从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入手。2010年,“规模企业专利扫零工程”在全市启动,聘请省内专家对相关人员进行知识产权培训,刘炎林也亲自进园区给企业相关人员讲课,强调专利的重要性、讲解如何申报专利、哪些产品需要专利保护等。
在科技局工作人员找上门之前,湖南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十三村”)总经理李国武从未想过,传统农产品还能申请专利、千百年的手艺也能有科技亮点。在工作人员三番五次的动员下,李国武渐渐上了心。如今,十三村已获得两项发明专利和12项外观设计专利,一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并在2013年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与此同时,十三村与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从实验室提取纯菌种,改善工艺,控制盐度,提高产量,让传统的腌制食品“傍”上了高科技。“不仅是产品,连工艺、设备都必须与科技结合,不然根本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如今,科技创新意识已深深植根于李国武心中。今年8月,十三村投入1500万元安装的全自动腐乳生产线、酱菜生产线、休闲食品生产线设备即将投入使用。“原来的成本高、科技含量低,经过升级后的机械化生产线不仅可以对腐乳等进行切块、摆放,确保产品品质,还可以将所需员工从100多人降至30人。”李国武预计,到2016年,十三村“无公害食品”酱豆瓣产能将达6000吨/年。
在科技局这位“红娘”的推动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城市学院与临湘市政府也达成了校地合作,全国10多所高校院所与企业结成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临湘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有7家,获得专利授权数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