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缺?前程崩

2015-05-30 16:33严方芹
求知导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渔人桃花源信念

严方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教师节前夕,对如何做好老师提出四点要求,第一就是要有理想信念。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没有信念,对一个人来说,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信念宛如根,根不存,叶安在?我们的语文教育更要时刻警醒,警醒信念的缺失,要培养根的力量,信念缺,前程崩。

一、浸润中华古典以正心

用传统文化滋养当代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传统文化,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教育的“灵魂”和“根本”,传统文化犹如一棵大树,断了树根,其枝叶就难以获取营养,就难以维持其生命力。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在一线的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课本及课外的阅读浸润中华古典确实能让学生心静下来,开阔心胸。浸润中华古典,从国粹中吸收营养,更能增加民族自豪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浸润中华古典,可以以课本为依托,四面辐射,让学生从精到广,有区别地学习,从中领会到祖国精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桃花源记》教学片断为例。

1.欣赏文本之妙

(1)桃花源中的人自己如何看桃花源?在解答这一问题时,同学们由“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推断出桃花源人的幸福、快乐,由“皆出酒食”推出平等,由“咸来问讯” 推导出和谐,由“鸡犬相闻” “往来种作”等可以看出这里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比较好的生活条件。由此,推出“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这么好的地方,有此仙境在,何必惹尘埃?

(2)渔人如何看桃花源?在解答这一问题时,同学们从“咸来问讯” “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推导出在渔人的眼中是祥和的,是淳朴的,是好客的。这个渔人应当是作者的化身了。

(3)太守如何看桃花源?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同学们说,太守听说有此妙境,立即派人前往,迷路而返。在讨论中学生很自然地提出了太守后来如何做的呢?又是如何处理渔人的呢?

(4)刘子骥如何看桃花源?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同学们说南阳人刘子骥计划前往,不久病死,又是一个悬念。

在欣赏文本之妙的过程中,学生在步步追寻中发现了作者一次一次又一次设计悬念的妙处,尤其是最后一个悬念只有让隐士病故,文章才好收场。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中国古人作文的高妙之处。

2.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1)看了《桃花源记》你认为在那个时代能有这样的理想社会吗?

(2)为什么“桃花源”三字成了后来社会经久不衰的热词?

(3) 中国的“桃花源”与外国的“乌托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在“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的环节里,让学生通过纵向的对比,从而看出中国文学在世界历史的不朽地位及其影响。

二、加强情感教育以正行

在初中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关于信念之情感教育的佳作。如《我的老师》(魏巍)告诉学生要爱老师,知道感谢师恩;《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告诉学生要热爱中华民族;《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让他们生在这个伟大国度而自豪,重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等。教学这类课文,不仅要理解编者的良苦用心,更要让学生在行动中贯彻落实。

以《诗人领袖》教学片断为例。

(1)作者是如何举例说明“诗人”和“领袖”的?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学生通过多次的读,从而发现作者虽然没有明说,但读者能分明感受到了作者是截取“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这个点来证明是“诗人”的,毛泽东同志是诗人,更是领袖,他的诗词是浩繁的,他的功绩是伟大的,而作者任先青就截取了两个点,短短的几行诗,题文呼应。

(2)你从毛泽东同志的身上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有的同学说,毛泽东同志“粪土当年万户侯”,敢于挑战强者:毛泽东同志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又很同情弱者。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人看到弱者就去欺负他们,看到强者就回避他们,这是很不道德的。

(3)讨论学习这类课文以后,你打算如何做人,请写出倡议书。

(4)定期开展评比,看看谁的行动更精彩。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信念教育不是喊口号,而是付诸实际的行动。在行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传递正面能量以正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结合学校广播站和校报动员学生经常性地投稿,宣传学生中的正面能量,还可以运用班级的板报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在科技、文化、活动等重点领域开发校本课程。我们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要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健康向上的氛围,从教师开始树立“向我看齐,跟我一起来”成为信念教育的“形象标签”和“行为准则”。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让学生的言语都能围绕正确的信念去努力,去表达,并有机地渗透到作文之中,以高境界占领作文制度点,而出现高出一般的立意。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信念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紧跟国家的大形势,顺势而上,创新实干,全力书写信念教育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北京路中学)

猜你喜欢
渔人桃花源信念
再造“桃花源”
为了信念
渔人罢钓归(绘画作品)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发光的信念
渔人的故事
隐匿的桃花源
信念
在《边城》中寻找“桃花源”
《桃花源记》中“渔人”的身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