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的转换和内聚焦的效果分析

2015-05-30 17:43廖承瑶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7期

廖承瑶

摘 要: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作者通过“我”这个作为故事旁观者的叙述,彻底揭露了这个世界的无足轻重和绝对可笑。文章中的“我”采用第一人陈的叙述视角,与故事中的主要时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使叙述保持客观性的同时,叙述视角也与第三人称叙述视角有所接近;同时文章在整体上运用了第三人称叙述全知视角的特点,将无所不在的自由退缩到固定的焦点上,体现出内聚焦的效果。

关键词:第三人称叙述视角;《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内聚焦效果

一般来讲叙述视角有四种情形,由叙述人称来决定,分别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在米兰·昆德拉的哲理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小说开头是以“我”回忆托马斯这个人来展开对整个故事情节的叙述的:

“我多年来一直想着托马斯,我似乎只能凭借回想的折光,看清他这个人。我看到他站在公寓的窗前木知所措,目光越过庭院,落在了对面的墙上。

他初识特丽莎是在三星期前一个捷克的小镇上,她陪他去了车站,一直等到他上了火车他们才发现两人呆在一起还不到一个钟头。十天后她去看望他,当天两人便做爱。夜里不料她发起烧来,是流感,无奈她在他的公寓里呆了整整一个星期。”

在文章中“我”作为叙述者只是故事中的旁观者,“我”同故事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几乎不发生任何关系,由于叙述者与故事中主要的事件有一定距离,这样的叙述往往要客观一些,这样的第一人称叙述有时同第三人称叙述就很接近了。

接下来小说便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叙述,与传统小说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相比,作者放弃了第三人称可以无所不在的自由,实际上退缩到了几个固定的焦点上,也就是叙述角度偶尔的转换,如:

“新的摄影记者和摄像师围住他们。一位著名的美国摄影记者为了把他们的脸和旗子都塞进镜头,颇费了些周折。由于旗杆太长,他往身后的稻田移了几步,竟踏响了一个地雷。随着一声炸响,他被炸成碎片,在空中飞舞,一片血雨洗浴着欧洲的知识分子们。

歌手和演员吓得一动不动,举目望了望那旗子。旗上溅满的鲜血使他们惊恐万分。他们又提心吊胆地向上看了几眼,才开始隐隐地微笑。他们心中充满一种奇怪而又从未领略的自豪:已经有人为他们的旗子奉献了鲜血。他们再一次加入了队伍。”

在这里,叙述视角转换为考察团成员,与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以作者的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来剥夺接受者的大部分探索、解释作品的权利相比,通过小说叙述视角的变化,让读者通过人物的视角来观察一切,使读者也通过人物所描述的画面感受作者所批判的“媚俗(Kissch)”的作态。这种人物视角的支配作用体现在读者见到谁的视角,就容易被这种视角影响,或者说是与之发生了“视域的融合”。读者以为是用自己的眼睛在看,实际上是借别人的眼睛在看,所以真实的情况是读者借助多个人物的眼睛主观地拼接处了一个自以为是的故事世界,不知不觉便进入了聚焦人物的意识,并对着一事件形成自己的判断,在一定意义上缩短了读者与书中人物的距离,有助于唤起读者对作者创作内容的认同感。

在《叙述话语》中,热奈特对弗里德曼关于视角的分类进行了归纳和简化,提出了自己的三分法。他认为一般采用的“视角”、“视野”是过于专门的视角术语,而选用他看来较为抽象的“聚焦”一词。他的三分法对三种聚焦模式做了划分:(1)零聚焦,它的特点是叙述者说出的比任何一个人物知道的都更多;(2)内聚焦,它的特点是叙述者只说出某个或者某几个人物知道的情况,其中“多重式内聚焦”是指采用几个不同人物的眼光来反复描述一事件,或在叙述中轮流采用几个人物的视角来表现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3)外聚焦,它的特点是叙述者说出的比人物所知的更少。

特丽莎是托马斯的妻子,是他生命中逃不过的必须承担的重负,托马斯爱她,却又爱的无能为力,而对于特丽莎来说,托马斯是她唯一的依靠,她爱他,却又因为这种爱而陷入无法自拔的嫉妒中;萨比娜是托马斯的旧情人,对于萨比娜来说,托马斯只是她眼中“情人”这个词的替身,以及与这个社会维系的纽带,而对于托马斯来说,萨比娜是一个好情人,对他们之间的事保持缄默,对他的唯命是从;特丽莎因为对托马斯的爱而深深嫉妒甚至恨着萨比娜,萨比娜却对着不屑一顾。三者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失衡推动着故事情节的进行。这与上面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的转换而引起的“视域的融合”有着异曲同工之效,在对作者建构的主要人物的认知关系和分析中,读者形成系统的、立体的看法,引发思考,接近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参考文献:

[1]王晓兰,钟鸣.“《宠儿》中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艺术效果”.中国知网期刊.

[2]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韩少功译.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