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创造者

2015-05-30 17:43刘静娜冯运娇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7期

刘静娜 冯运娇

摘 要:以《昴星》杂志的创办为起点而发展起来的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为日本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可日本唯美派存在于日本文坛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六年的时间。但作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典型作家,谷崎润一郎的文学创作却没有同其所属的文学流派一样消亡,反而在日本文坛上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他的文学创造生涯经历了三个时代,几乎贯穿了半个世纪之久,这在日本文学史上是实属罕见。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谷崎文学如此“源远流长”,并未随唯美派的销声匿迹而结束呢?本文试图从日本唯美派、谷崎文学的发生以及文学风格的转变为切入点,主要分析谷崎在唯美世界中文学创作的特色及风格,以便更加深入剖析谷崎文学的特征,提高对谷崎的正确认识,以及对日本唯美派文学的正确把握。

关键词:唯美意识;恶魔主义;女性美

一、“恶魔主义”:大谷崎

谷崎润一郎,日本著名的唯美主义小说家。他小时候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但是后来由于他父亲生意失败,致使家道中落。在亲朋好友的援助下,1905年进入第一高等学校就读,1908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成为国文系的一名学生,这时开始接触希腊和德国的唯心主义思想和悲观主义哲学,由此形成空乏、享乐的人生观。在王尔德和波德莱尔、爱伦·坡的影响下,文学和创作上受到很大的启示,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1910年辍学,与圈中挚友一起创办了《新思潮》杂志,并发表了短篇小说《麒麟》和《刺青》等作品[1]。他的创作方向倾向于空乏的、浓烈的、官能的愉悦,追求狂烈的刺激、施虐的快感,呈现出新异之感,自称为“恶魔主义”。谷崎作为唯美派文学的主要人物,他贯穿明治、大正、昭和时代的文学创作,为人们留下一篇篇独具日本特色的唯美主义旷世之作。如他的代表作品《春琴抄》的主人公“佐助”,为了展示对春琴的爱与执着,为了永远留住“美”,竟用针刺瞎双眼[2]。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谷崎把家搬到了京都,住了下来。因此,在晚年时期,以关西的风土人情为创作背景,写了长篇著作《细雪》,《细雪》主要讲述了一家四个姐妹的婚姻生活,其中穿插了一些赏花、赏月、生活琐事和风流韵事,人物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别具匠心。

谷崎发表过很多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中有短篇小说《春琴抄》、《痴人之爱》以及评论集《阴翳礼赞》等等。他用了为期8年的时间,对《源氏物语》进行了翻译。他的译本文笔优美,好评如潮。他于1949年获得了文化勋章。谷崎无论是在哪一个文学阶段,在刻画、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挖掘人物的深层欲望和心理上有着独特、强烈的渲染力和艺术表现力。他以一个纯粹的、彻底的唯美主义者的姿态,独特地呈现出“美”的各种形态,在世人眼中,谷崎展示出了一个朦胧、如梦似幻的艺术殿堂。谷崎润一郎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的声誉,被称为“文豪”、“大谷崎”。他以玄幻、奇特、丰富的艺术作品在日本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

二、美的探寻:官能美、永恒之美

自谷崎文学形成开始起,就受到了西方唯美主义的影响,吸取了西方唯美主义作家的狂烈、怪异、空乏、大胆的文风以及他们为追求“美”而乐于献身和尝试的精神。在谷崎早期文学作品中,对赤裸裸的官能欲望的描写与宣泄、对“美”的膜拜,是其作品独特之所在。艺术风格表现上,荒诞、浓腻、大胆、激烈,丰富了文学艺术的表现力,赋予艺术新的美的境界,改变了日本传统的文学审美标准,给当时的日本文坛带来了一股新风。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谷崎润一郎堪称日本文坛奇葩。小说《纹身》的男主人公清吉,他有个嗜好,喜欢在美女的肌肤上纹画。目睹纹身痛苦扭曲的过程,他能感到施虐的快感。长年以来他的愿望就是将自己的灵魂刺印在美女的肌肤上。某一天,清吉看见从轿子中伸出一双美丽的纤纤细足。他终于得偿所愿了,觅得了理想中的对象。最后他在美女背上纹刺了一只大蜘蛛[3]。他追求的正是这种变异的官能之“美”—美是赤裸裸,美是强烈的感官。此后,谷崎在《恶魔》《少年》等一系列作品中,都表现出相似的狂烈、偏执、官能的文学世界。体现了官能美至上的审美主张。他描绘出一个虚幻、怪异的文学世界,从近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世俗界限中挣脱出来,在他的文学世界里,他对纯粹美的热烈追求、对官能美、偏执之美的执着,可以说是谷崎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

关东大震灾成为谷崎文学风格转变的契机。谷崎迁居关西之后,被弥漫着日本传统文化气息的关西风土人情所感染,在这时,他发现了超越自己文学局限的另一种“美”:永恒之美。这种美才是美的延伸、美的极致。这种美学主张,鲜明地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细雪》中。《细雪》是谷崎润一郎的呕心之作。《细雪》把人物的刻画和内心活动的描写,与日本传统的文化非常巧妙地融和起来,文笔精炼含蓄、细腻,被评为是现代版的《源氏物语》。《细雪》是谷崎润一郎文学生涯上的巅峰之作[4]。在战火纷争的恶劣残酷的环境下,他以一种超然的心态,描写了莳冈家族的生活状态和理念,结合自己在关西生活的细节,赋予小说生命与情感,突出其文学的主题思想。为了表达自己对日本传统美意识的理解,借樱花意象使之更加形象化,主张按照传统的生活理念、方式来生活,将有限的人生与无限的自然,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永久之美,这是美的极致。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审美愉悦,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在后期文学创作上,谷崎更加注重精神上的美感体验和情趣感染力,写出了众多的富有日本传统文化气息和美学意识的文学作品,此时谷崎文学创作进入鼎盛时期。他的作品根植于日本传统文化之中,让人们充分地了解、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他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日本式的唯美主义文学作品,这也是谷崎文学源远流长并获得极大成功的根本因素。从谷崎润一郎的文学创作历程可以充分证实,文学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这一文学创作的真谛。

三、“痴人”的爱:为艺术而生活

出现在激烈嬗变的明治末期的日本唯美主义,这个时期日本社会日益压抑、焦躁,时代嬗变,特别是人们的思想和言论的不自由,还有其他种种的局限性,抑制着人们寻求新的生活的热情和目标[5]。作家作品表现出对工业社会功利主义,庸俗作风的反抗,企图在对明治文明的批评中寻找艺术在近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位置,以及寻找艺术在与道德,功利和快乐的矛盾对立中的出路。

因此,从谷崎的作品中,能感受到他们对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叛逆,尤其是以自由思想对封建思想的叛逆也罢,对女性所作的官能性描写也罢,都是从企图冲破封建道德遗习这一出发的。企图改造日本的封建固陋的文学。他是揭露了明治社会和风习的虚伪性,大胆张扬地抒发自己的思想。

但是他全面否定了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只醉心与形式美的追求,从而走向纯粹的形式主义和反理性主义、个人主义的道路,最后势必走向文学的死胡同。可以说他创造了美,同时也毁坏了美。

谷崎润一郎在压抑的社会和思想压迫下,寻求新的人生热情受到严重压抑之后,将目光转向偏执的“美感”,追求刺激、官能美、他以反世俗所喜爱的美而推崇世人所厌恶的美,颠倒传统的审美意识,以求改变美的价值观念。表现了他与封建思想相抗的意识,但也反映了他的软弱、无为、消极的精神。完全没有批评性,但在艺术上,他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荒诞、颓废中提取美,拓展艺术的表现范围,在美学上维护了艺术的独立与真实,培养人的美感和美的享受,有其一定的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小谷野敦.谷崎润一郎传[M].日本,2006.

[2]伊藤整.谷崎润一郎集[M].日本:新潮社,1961.

[3]季慕林.东方文学简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4]齐珮.日本唯美派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高田瑞穗.日本近代作家的美意识[M].日本:明治书院,昭和62.

作者简介:刘静娜(1986-),女,河南洛阳人,硕士,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助教,从事日本语言文学研究;冯运娇(1985-),女,河南新乡人,硕士,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助教,从事日本语言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