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爱武
【摘要】 高职机械加工教学情况对我国机械行业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针对高职开设机械加工教学的重要性,高职机械加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高职机械加工教学改革的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 高职 机械加工 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开设机械加工专业教学以培养实用性高素质专业机械技术人才为目的。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机械加工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机械行业的培养实用型高素质机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对高职机械加工教学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开设机械加工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借助某种设备将工件的性能或外形尺寸进行改变的一个过程[1],目前,机械加工已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工具、仪器等机械设备的制造过程中。由此可以看出,机械加工技术的水平对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国内对超微件、导轨架工、高强度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机械制造行业有了飞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许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已被应用到了机械制造工程领域,这使得机械制造工程的组织管理模式及生产经营过程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网络化、数字化、集成化的趋势。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业对高素质专业机械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急迫。为国家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高素质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承担的一个重要使命,高职院校开展机械加工课程教学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机械加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与社会脱节
近年来,我国机械工程行业有了飞速的发展,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进行机械加工教学之前没有对市场情况进行调研,不能够根据为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及需求情况对教材及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学生们所学到的机械知识及机械技能较为老旧或者已被市场所淘汰。另一方面,机械加工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2]。我国各高职院校虽然对机械加工实训的硬件设备进行了完善,但是随着我国机械专业学生数量的猛增,现有的教学中所用的实训设备已经严重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在机械加工教学中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备操作的时间较短,并且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基础设备的建设不够重视,试验设备不能得以及时的维护,学生们所用的实验设备过于陈旧,学生在毕业后不能掌握和运用市场主流的新技术及新设备,严重制约了现代化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及我国机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教学效果差
从整体而言,各高职院校从事机械加工教学的教师均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但是大部分教师缺乏机械加工技术的实际经验,甚至有一部分刚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担任机械加工教学的工作。由于教师实际经验的欠缺,在进行实训过程中,不能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准确有效的引导,不能及时学生操作中的错误[3]。同时大部分高职院校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考评制度,学生在参加相关操作训练后抄袭实践报告的现象普遍存在,而教师仅仅凭实践报告的情况来评判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机械加工本身理论多而抽象、实践性强,单靠简单的讲解和简单的重复性操作,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机械加工教学的效果差。
2.3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了先进行基础学习,再进行专业课学习,最后进行实训的教学模式[4],并且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的现象,对理论教学较为重视,而忽略了实践对机械加工教学的重要性,学生们面对枯躁乏味而又复杂的理论知识点,失去了学习动力,动手能力差,实训中无所适从。也有部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学以实训为主,学生只知道怎样操作但是无法明白和解释对为什么要这样操作。综其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在机械加工教学方面,欠缺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对学生机械加工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机械技能的培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高职机械加工教学改革的思考
3.1 修订教学计划,培养实用型人才
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应承担的一个重要使命,而社会在不断发展,设备、技术在不断改进,高职院校需要对市场情况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学校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各企业采用的主流的机械技术及设备,或者征求企业对机械交工课程教学体系、知识结构、实践环节等方面设置的意见,对机械工程的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订,才能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企业正在使用的生产图纸,让同学们读懂图纸,并将钳工、机械制造工艺、车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渗透到机械加工教学中,引导学生们了解尺寸公差、尺寸链、形位公差、图型投影等基本知识,并学会刃具、量具等工具的使用,建立起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保证学生们能够顺利上岗。
3.2 教学应以人为本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其自身素质及专业水平直接的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高职院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师资的建设,不断吸收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提供深造机会,丰富机械加工操作技能和经验,高职院校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人身心特点及机械加工教学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考评制度,鼓励和督促学生在健康成长中增长知识。此外,教学方法应不断创新。如:针对基础差学生,以够用为主进行简单实用的教学;针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加强其综合能力的培养等。
3.3 实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应该对现有教学课程进行改革,实行理论与实践相合的新教学模式[5]。理论教学是让学生学习了解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6]。实践教学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及思考从而灵活运用及巩固的基础知识的一个过程,是提升学生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高职机械加工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该相辅相成,均以提高学生的机械技术为目的。高职院校重视理论课程教学,同时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学生校内实训或者校外实习创造和提供机会,通过多机械加工相关工作的现场接触和操作,让学生们对机械加工的操作流程有更生动深刻的了解,进而使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得以提高。学校也可以加强与社会企业间的合作,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设备优势、人才优势,让学生们接触和掌握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结语
机械加工是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机械加工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高职应该积极地对机械交工教学进行改革,为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实用的机械技术专业人才。
参 考 文 献
[1]孙晓霞.高职高专工科专业教学模式探讨--以机械加工专业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6):486-487.
[2]丁官元.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训中心的建设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2):196-197.
[3]李晓芳,闫其顺,张元成等.《机械加工》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5):176,178.
[4]田炳彬.机械加工项目教学研究与实践[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40(5):75-76.
[5]吴立新.高职院校机械加工中心存在的问题[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11):16-16.
[6]万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35):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