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爱霞
摘 要: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建设是个过程,要随着国家财经法规,上级政策的出台和企业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会计内控制度本身有其科学性和规范性,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涉及企业管理诸多领域的一项系统工程。但是无论如何复杂和变化,实施有效控制是会计内控制度建设的最终目的。该文通过对企业会计内控制度概念以及建立内控制度的目的、意义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分析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建设的难点。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企业如何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思路。
关键词:内控制度 建设 难点 问题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a)-0180-02
1 会计内控制度的概念及会计内控制度建设的目的
1.1 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概念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为了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而制订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措施和方法。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对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会计内控制度体现了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间接涉及其他管理领域。囊括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2)注重工作效率和经营效果。(3)实现财务会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4)保证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经济活动正常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5)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1.2 企业制定会计内控制度的目的
企业制定会计内控制度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基本目的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有效控制,保证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经济活动高效有序进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运营,提高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推动内部细化核算与考核,推动经营决策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生存和发展。
2 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建设难点分析
2.1 对会计内控制度认识不足,制度本身缺乏可操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认为会计内控制度只是控制成本费用,保证资产安全性,把执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等同于执行了会计内控制度,因而未建立内控制度或内控制度不完整、不系统,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虽然与上级行业规定或国家法规无抵触,但是不符合企业具体情况和业务处理要求,各项内控制度制约性、协调性不强,失去应有的作用。
2.2 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会计内控制度留于形式
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以灵活性为由不按照规定的业务处理程序办理,使会计内控制度失去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甚至为了个人或单位利益而弄虚=作假,使会计内控制度留于形式,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
2.3 会计内控制度本身存在问题
由于在制定会计内控制度时,没有考虑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缺乏前詹性,只是狭义控制,一旦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发生变化缺乏相应的对策,导致管理落后,降低工作效率和错过企业有利商机。有的没有随着经济业务往来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制定及完善内部会计制度,造成一段时间内无章可循,会计内控制度失去连贯性。有的将会计内控制度建设视为“一劳永逸”的工作,因此因循守旧,直至出现问题时才进行“亡羊补牢”。
2.4 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的主体含糊
人们通常认为执行会计内部控制主体就是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的事。其实建立和执行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参加,不能认为只是单位领导和财会部门的事。
(1)仅有单位领导作为会计内部控制主体是不够的,因为领导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企业经营决策。其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深入到每个管理环节去了解问题,发现漏洞。再者单位领导本身在执行会计内控制度工作中,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是处于矛盾状态,既要执行内控制度,又要妥善处理实际问题。
(2)仅把财会人员作为执行会计内部控制主体也是不可行的。一是财务人员直接接触现金、银行存款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容易发生利用职务之便舞弊行为。二是最终财会人员没有处置权,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规定出凭证、记账,对财务控制仅有建议权,不能独立进行有效控制。三是财会人员执行会计内部控制的效果受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无法控制账前环节的违规行为。四是在现行企业管理体制下,财会人员基本上都隶属于所在单位管理,工资、福利待遇都由所在单位发放,俗话说“吃谁向着谁”,大大削弱了财会人员依法独立履行会计监督和控制职责的权利。
2.5 财务责任划分不明确,控制力度和监督检查力度还有待于提高
(1)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之间以及岗位之间职责缺乏相互制约。
(2)会计人员不足,造成有的会计人员身兼数职。或会计人员过多造成岗位设置重叠,岗位职责不清,责任划分不明确。会计人员岗位调动频繁,业务交接手续不细,接任会计熟悉岗位操作技能、熟练程度提高的过程较慢。一些重要岗位,如出纳员长期不实行轮换,出现问题不容易发现。会计电算化操作授权不合理,业务流程处理程序不科学。预算体制不健全,年度预算和月份分解预算未能真正落实到实处。财务“统一领导”力度不够,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低、责任心不强等。
(3)监督体系不健全,没有独立的审计机构,会计监督和审计责任不清,不能深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审计和检查流于形式。同时缺乏必要的奖惩制度,削弱了执行、检查会计内部控制的力度。有的企业没有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出现账证、账账、账实不符,有的甚至无视财经纪律,出现私自对外担保、投资、挪用资金等现象。
上述问题都直接影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效果。
3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内控制度的措施
3.1 进一步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形成科学的会计内控制度体系
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通盘考虑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各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作为重中之重来设计,借鉴以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同时可以学习同行业先进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优点来改进本企业内控制度,控制关键点,消灭控制盲区,各项内控制度相互衔接,形成科学的会计内控制度体系。
3.2 明确会计内控制度的责任主体
公司制企业由董事会负责对会计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有效执行、以及检查监督。保证内控制度相关信息披露内容、真实、正确、完整。经理层及其所属部门按照董事会对其授予职责权限在内控制度制定和执行方面对董事会负责。只有责任明确才能更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否则就会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导致内控制度无人管理,无人负责情况。
3.3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和注册会计师社会审计监督
由于内部审计具有业务内容综合性、独立性强,审计人员熟悉本单位情况的特点,可以进行日常性、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督,能够发现会计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纰漏和不合理的环节,以便及时纠正。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内部审计监督组织机构,直接对企业高层负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同时也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受企业高层的制约,还应聘请注册会计师定期对会计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借助外部中介力量更容易发现问题,查缺补漏,使内控制度更加完善。
3.4 加强对会计内控制度执行人员的培训
培训是保证会计内控制度有效执行的措施之一,在诸多影响执行效果当中,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对包括财会人员在内的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系统的培训,建立上岗考核制度。培训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培养高尚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执业道德,提高执行内控制度的自觉性。二是讲解有关业务基础知识,弄懂内部制度本身内在管理科学的含义。不仅懂得要我怎样做,还要懂得为什么这样做,提高辨别违反内控制度行为的能力。还要注重对内控制度执行人员的在岗培训。因为每次新的政策、法规出台都要伴随内控制度的调整和完善,要执行好新的内控制度必须对内控制度执行人员培训,提高控制人员的熟练程度。
3.5 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威慑违纪、违法行为
政府主管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整治市场秩序,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保护企业合法利益,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威慑违纪、违法行为。优化企业外部会计环境,使我们的企业在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经营,也使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相对稳定。
参考文献
[1] 孙俊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4):200.
[2] 刘云霞.浅析如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3).
[3] 周永亮.中国企业内部问题管理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