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财政局课题组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按照自愿原则开展家庭农场登记。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集群发展,密切与农户、农民合作社的利益联结关系。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逐步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骨干,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纽带,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发展。
一、宿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现状
宿州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业人口537万,是全国农村创新农业经营组织体系改革试验区,主要是进行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三大经营主体试验。目前全市已组建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123家,家庭农场2317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156家,农业企业3200家。农民合作社中,有26家国家级示范社、37家省级示范社、160家市级示范社。农业企业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达到438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62家,市级373家。2014年宿州市现代农业中粮食、畜牧、水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生产产值425亿元,加工产值565亿元,创建名优品牌200多个,生产基地发展到750万亩,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农业联合体通过三次产业联动,三大主体融合,实现联合体产业组织一体化,生产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经营集约化,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生产要素之间“脱节”问题。如安徽省宿州市百亩良园“蔬菜产业联合体”,就由百亩良园农业公司、八张富民等五家瓜菜合作社和10家蔬菜家庭农场组成,实现产销一体,为周边城市提供新鲜蔬菜,菜价比市场低10%~20%。有效地开拓了社社合作、产销合作的新途径。
二、宿州市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宿州市目前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经营方式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转变的具体实践中,传统农区普遍存在诸多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在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分散经营,经营规模狭小;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作用不明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运作不规范,发挥功能有限;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标准推广应用进展不快等,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
1.分户经营效益差和统一经营能力弱的问题。一是全市的农业经营以分户经营为主,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生产,交易费用高,市场风险大,效益较差。二是目前宿州市的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带动效应都还不足,统一经营能力仍较弱。
2.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水平相对较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精品名牌偏少,农户和部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偏弱等问题突出;农产品加工产值较低,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卖原料的阶段,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户对市场变化反应不够敏锐,从事种养业“一哄而上、一哄而下”而遭受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3.农民合作组织实力不强,影响农业综合效益。大多数合作社规模不大,稳定性较差,服务功能作用发挥不佳;合作社自身积累和各级的扶持资金少,资金缺乏,工作经费不足,培训、指导工作跟不上发展的形势;合作社管理者和业务人员素质不高,缺少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导致合作社管理松散,社员的合法利益难以保证;合作社在申报“三品”食品认证以及注册商标时费用太高,影响申报“三品”的积极性。
4.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不足,扶持力度有待加强。随着农业开发大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增加,农民从事农业开发的热情也很高,但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数低,同时,由于经费短缺,农业新技术项目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大多数农业科技人员得不到较好的学习培训机会,技术知识得不到新的补充,综合服务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服务的需求。
5.农业经营管理体系职能弱化,队伍不全的问题。承担农业经营管理日常工作监管、指导的农经管理队伍在不少乡镇存在机构不健全、人员不稳定的问题,削弱了管理职能。
三、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议
1.以集约化生产为目标,加快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
一是变散户经营为规模经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型土地经营格局,已不适应农业机械化等现代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利于农业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的形成。因此,要积极鼓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种植能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通过转让、转包、出租等形式,承包更多的流转土地,实施规模生产和经营。要加大政策宣传和扶持力度,促进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二是要加强劳务输出,促进土地流转。通过与外地及劳动就业部门联系,帮助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积极向外地输出剩余劳动力。
三是要抓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做好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提升工作,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实现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整合、聚集,积极发展集劳动、技术、资金于一体的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创汇农业。
2.以专业化管理为手段,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一是要突出创建农业品牌。强化品牌意识,开展品牌宣传,重视扶持培育,把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来抓,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
二是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要根据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先选择适宜的产业和品种进行发展。要体现差异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将地方特色优势发挥好、保护好、宣传好、包装好。
三是要推进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行标准化种植(养殖)和标准化管理,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要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拉长产业链。通过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积极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参与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
3.以组织化经营为路径,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
一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进一步健全完善扶持政策,加快企业上档升级、兼并整合,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积极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培育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努力增加农产品出口。
二是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组建多种形式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领办、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培训力度,规范内部管理,健全运行机制,落实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三是加快农产品工业园区建设。在环境、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力争使更多的企业入驻园区,积聚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辐射带动力。
4.以社会化服务为保障,构建全方位的农业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建设,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稳定县乡两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网络,深化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与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生物技术、培育良种、农业信息技术、农产品深度加工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二是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指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开发大户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认真开展专项整治,强化监测检验,加强执法监管,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
三是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提高财政支农投入的总量和比重。加大涉农资金项目的整合力度,倾斜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在项目安排上向种养大户多、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做得好的乡镇和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倾斜。
四是加大涉农信贷投入。健全引导信贷资金投向现代农业的激励机制,促进涉农信贷投入。发挥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农主力军作用,拓宽信贷服务领域,提高信贷投放效率,努力满足农民和涉农企业信贷需求。确保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五是鼓励和支持大中型商业银行在县域及乡镇增设服务网点,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优先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布局乡镇网点。
六是要激活外来资金。要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好外来资金;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内部信用合作;采取各种奖补措施,引导、鼓励农民投资现代农业。
5.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人才建设。近几年,我国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以及农业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要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人才建设。一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从国家层面制定中长期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规划,出台明确的扶持政策,拿出专项资金,统筹农业、财政、人事等部门力量,开展多种形式农民技术培训,成立农业专家服务指导机构,着重将一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者培养成为懂技术、有市场头脑、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是引进外部优秀人才。从政府补贴、社会保障、项目扶持、金融服务、土地流转等方面创新制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较强的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扎根农村、投身农业。
三是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以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为抓手,深入实施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工程,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定向委托培养,培养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管理人才和农业高科技人才。
(课题组成员:欧亚东 马秀梅 许磊)
责任编辑: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