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东 谢洪文 胡清根
摘 要:为保障高职机械类专业毕业生与工作岗位实现零对接,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必须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从而构建相对科学的育人体系,以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高职机械类 应用能力培养 教学改革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a)-0129-02
2014年6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快职业教育发展,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是我们的工作宗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工作重点,如何对接职业岗位,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构筑职业岗位“立交桥”,作为培养机械类高技能人才主要基地的高职院校,改革势在必行。要不断更新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队伍建设等,以适应时代潮流与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1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当今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生产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自然对机械制造业的大方向产生较大影响,提起制造业,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的制造中心,同时是世界劳动力供需大国,按照我们的发展规划,这还不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如何造就并利用大批技术型人才,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才是我们在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机械制造业又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高职教育有别于纯学术性教育的关键就是学生培养的终极目标不同,后者是以学术研究为主要突破口,而前者则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这也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随着众多企业产业升级、设备更新换代等进程不断推进,各公司对机械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发生转移,由传统的一线制造工人向具有相当实践水平、信息技术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转变。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位于赣中腹地,周边的制造业相关企业较为密集,地理优势较为明显,容易更快接收前沿发展的讯号,从教书育人的角度,也应该规模化培养迎合珠三角与长三角企业发展的需求。学院始终秉承“传承、拓展、提升”的理念,以传统加工与先进的控制技术有机结合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在继承原有的培养学生具有机械制造、加工工艺知识传统的同时,转变思想观念,拓宽培养思路,着力培养能在机械工程相关领域生产一线从事产品制造、质量检测、设备研发及管理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对多家企业的走访调研发现,拥有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也是职业教育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迎合企业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以学校为中心的单向思维形式,也为学生更快融入到企业中去打下坚实基础。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一体化课程教学、进校即进厂、订单式培养”等形式实现。
(1)“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到一起的新型教学模式,从制定符合企业需要的课程大纲,到编写校企合作教材,从课时结构的调整,到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经过当初的“富士康模具班、华通定向班”等进行试点,到现在一体化课改覆盖到学院数十个班级,截止至2014年12月的统计,通过一体化教学培养出的学生,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操作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明显较高,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高达98%以上。
(2)“进校即进厂”是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标志,通过在学校实训中心建立企业的生产基地,实现实践性教学等同于企业工作岗位,理论性教学等同于生产指导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使企业文化与学校环境、企业设备与学校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多数学生体会深刻,并形象地称之为“上课即工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工作岗位的零对接。另外,学院还采取主动与企业“联姻”的方式,将优化学科建设与利用社会力量结合起来,把学生的课堂搬到社会中去,在实践中“接地气”,真正地实现有用武之地。
(3)“订单式”培养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以企业提出的人才数量、标准等要求,并依托学校进行规模化培养,经过专业考核确定“订单数量”,待学生毕业时实现整体性“迁移”的模式。在此过程中,通过专门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计划中融入企业文化,达到培养过程真正实现“教、学、用”一体化的目标。
从2014—2020年国家对高等职业的建设目标上看,高等职业教育人数呈逐渐增加的势头,同时对实践能力和实训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可以看出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保障量化目标实现的根本。
3 搭建全新课程体系
机械类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如何设置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在秉承“必需够用”的原则上,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打破传统的课程框架的束缚,搭建一个通用能力与职业能力的有机结合的全新课程体系。下面就部分课程(模块)谈谈具体做法。
(1)《机械制图》《AUTOCAD》《ProE》等课程知识群体系的构建。对于机械类或近机类专业学生来说,机械制图及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是贯穿于学习始终的,也是循序渐进的。没有良好的读图本领和空间想象能力,是无法驾驭二维和三维制图软件的。改革的要点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来展开,教学过程中,把传统的投影作图训练的方式向基于空间立体的相关位置思维能力的培养,该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与专业教师教学的效率。
(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由主要由工程力学、常见机构、机械原理几大块内容构成。在工作过程中,对于齿轮计算、轴承寿命分析等章节应用甚少,故可进行适当删减;而对于生产应用较为频繁的零件实效分析、四杆机构设计、凸轮机构创新等,适当增加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课时,做到有的放矢,关键环节还可以融入flash动画等,把复杂的传动感性化。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机械零部件及机构的感性认识,为后续各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操作打下基础。
(3)《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等课程的融合教学,使机械中常用的电、液、气控制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掌握各课程优势的前提下,大胆尝试。比如,在液压传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工作状态分析时,在观察位置变换时,让学生们分析什么方法最适合,然后融入与电子技术相关知识的讲解,达到课程知识相互贯通的效果。为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保障。
4 借鉴国外教学理念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借鉴并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让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质的提升。比如说: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德国的“双元制”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
拿“培训包”为例,它就是基于行业标准的体现。如果能够把其中的精髓提炼并“嫁接”在我们的教学中,效果是明显的。传统的教学理念,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是天经地义的,而最大的弊端在于即使学生对于每门课程掌握的都非常好了,在实际应用中,他们是很难、甚至无法把各门课程有机地融合并运用起来,出现了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的尴尬局面,同时学生学习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无形中把他们的主动性扼杀了。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则不然,该方法颠覆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通过多种方法把脱节的部分结合起来。通过任务驱动,使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能力融会贯通,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案例式教学的实施是其中的核心,它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参与进来,师生互动性更强。比如说,在课堂教学中,布置一个机械零件设计的任务,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来完成。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机械设计》《金属工程材料》等课程综合运用进去了,效果比考核独立的课程好得多。这就要求在课程开始前,整个教研组教师对培养目标进行整体的规划,保证各平行班级知识掌握的一致。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可能有高低,怎样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教师需要揣摩的。
除此之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也应该融入到教育发展中来。当今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依托网络教学、远程教学、微课教学、精品课程共享等灵活的方式越来越符合各类受教育群体的亲睐。他们更愿意在闲暇时间,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享受教育的快乐。这样的方式不仅是对传统教学的有力补充,更是实现学生应用能力的有力保障。
5 提升双师队伍水平
教师对机械类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实践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教师的知识要实时更新、与企业接轨,必然就要求在较深的理论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如何保证培养的学生企业最亲睐,企业就是最好的熔炉,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每年至少用两个月的实践“驻扎”在企业中,适时地与行业、企业沟通,这样才能把较新的技术与市场需求传递到学生中去。因此,不断汲取营养,提升双师队伍水平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基础。
6 结语
教学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在面对生产时,没有节点,没有脱节,更顺畅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实施过程中,着力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施等方面,以强化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开展兴趣学习等方面着手,以校园处处是课堂为理念,提出了高职机械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新思路,犹如建立了直通工作岗位的立交桥,有利于推进职业能力的养成,有利于提升高职毕业生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实现人人成才、人人都能出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勇.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4(22):225-226.
[2] 陈铭,张淑会.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8):105-106.
[3] 谭香玲,张洪.浅谈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J].科技资讯,2012(8):185.
[4] 刘楠楠.浅谈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J].农业与技术,2011(6):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