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被大人们催促着“快一点,快一点”?那怎样才能把他们唠叨的催促变成一篇篇有趣的作文呢?让陈培鑫小朋友教一教我们吧! 通过一连串人物语言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时常把“赶紧”挂在嘴边的唠叨老妈形象。
“赶紧!”“赶紧!”这个词在我耳边出现的频率最高,妈妈只要一张嘴,必有它。听听,那一阵阵的“赶紧”声催得我头皮开始发麻了。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妈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一大清早,她就怒目圆睁,双眉挑起,冲着躺在被窝里的我大声嚷道:“赶紧起来,穿好衣服,吃饭了!”“赶紧洗脸,别像根木头一样杵着!”“赶紧吃饭!别边吃饭边看书!”“知不知道几点了?还不赶紧!”妈妈的“赶紧”声让我绷紧了脑袋里的弦……
中午我放学回到家,吃完饭后才11点多,我心想:今天的作业不多,12点再写也来得及,这会可以看半小时的电视,还可以让紧张的心情在动画中放松一下。我的屁股刚挨到板凳上,老妈就拎着书包立在我面前:“中午有没有作业?有作业,赶紧写啊!还在这边坐着干吗?赶紧去写!”还没等我插上一句嘴,老妈就把书包塞在我的手上……
晚上放学一到家,累得快趴下的我一头栽进沙发里,准备舒展一下自己的筋骨。然而,老妈的“赶紧”声又在耳边响起:
“七点啦!赶紧把作业写好,然后赶紧去洗澡。”
“八点了,赶紧洗澡。还在磨磨蹭蹭,赶紧去洗,洗好了,看会书!”
“八点半了,赶紧看书,然后上床睡觉。”
……
我实在难以忍受老妈催命般的“赶紧符咒”,也曾向老妈反抗过:“你别一直赶紧啊赶紧啊的,好不好?光速都比不上啊!”可老妈一句话:“这是为你好,等‘紧急了,那就是没时间了,到那时就来不及啦!”
唉!看来,在没有上大学之前,待在妈妈身边的这段日子,我都得一直过着如此这般的“赶紧”生活了。不过呢,我知道老妈的“赶紧”生活是为我好,在老妈的“赶紧”生活中,我是痛并快乐着!
指导老师 易小明
通过一连串人物语言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时常把“赶紧”挂在嘴边的唠叨老妈形象。
妈妈没完没了地说和“我”不能插上一句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更显妈妈的唠叨和“我”在妈妈唠叨中的无可奈何。
文章最后,小作者记录下自己从妈妈不停地催促中感受到的良苦用心,习作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阅读赏析]
小作者描写了一天中早上、中午、晚上三个不同时间段中发生的类似情节,主要采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将一位性子急、严厉而唠叨的妈妈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此外,小作者在文末点明了妈妈不停催促自己的原因,并表达了对妈妈的理解。其实,在孩子充满善意的理解中,家长朋友们或许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太过性急了呢?(李 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