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玲
2015年5月20日晚,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晚会在广州落幕,河北省剧——河北梆子在比赛中大放异彩: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许荷英、邱瑞德双双摘取梅花奖。其中,许荷英荣获“二度梅”,成为继裴艳玲、刘秀荣之后,河北省第三个摘取“二度梅”的杰出艺术家。
2015年5月20日晚,广州,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晚会。应该载入河北省戏剧历史的时间和地点。
由河北省戏剧家协会选送,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许荷英、邱瑞德双双摘取梅花奖。更为可喜的是,许荷英荣获“二度梅”,成为继裴艳玲、刘秀荣之后,河北省第三个喜摘“二度梅”的杰出艺术家。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两个演员同时夺梅,让我们的省剧——河北梆子在此次大赛中大放异彩。
许荷英,梅花为伊二度开
许荷英,曾于1998年荣获第1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天生一副好嗓子,音质甜美圆润,细腻清新,再加上对表演的极高领悟力,表演声情并茂,感染力极强。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剧种和歌曲的演唱优势,形成一种既有剧种特色又具时代美感的河北梆子新型演唱风格。
第一次问鼎梅花奖之后,许荷英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在艺术的道路上刻苦求索。经过不断打磨,她主演的河北梆子现代戏《日头日头照着我》日臻完美,在竞演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时,以精湛的演出征服了观众和评委,大获成功。
《日头日头照着我》根据河北作家唐慧琴小说《日头日头照山乡》改编,由孙德民为编剧、熊源伟执导。该剧讲述了乡文化站站长任文秀驻村为群众排忧解难、调解干群矛盾的故事,热情讴歌了党的基层干部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饰演任文秀的许荷英自小生活在农村,而多年在农村基层演出的经历中,与百姓同吃同住,使她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她塑造的这个农村基层干部形象,有血有肉有性格,生动而自然。艺术来源于生活,正是多年的基层演出经验,造就了许荷英对人物的把握,成就了她艺术的新高峰。
在本届大赛中荣获梅花奖的邱瑞德也在剧中倾情演出,强强联手,为该剧又添一分风采。
邱瑞德,梅花香自苦寒来
熟悉邱瑞德的人都说他是一个非常勤勉的河北梆子演员。他不张扬,不做作,多年的勤恳努力,终于迎来了梅花绽放。他此次参评梅花奖的竞演剧目是河北梆子历史剧《六世班禅》。该剧讲述了六世班禅为了维护民族统一,带领近三千僧侣不畏艰险万里东行,前往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的历史故事,是一部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民族大团结的颂歌。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由孙德民任编剧的话剧《班禅东行》就曾在戏剧圈引起过不小的轰动。1997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工、修改,承德话剧团又重新创排了话剧《圣旅》,亦大获成功,《六世班禅》便是脱胎于这部话剧。精致的二度创作丰富了作品的思想意蕴,也使班禅的形象更具鲜明的艺术光彩。慷慨激越的河北梆子唱腔彰显出班禅思想和行为的正大,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力量。同时,舞台引入高科技的LED屏,勾勒出了恢宏的故事背景,佛教音乐的和谐交融,营造出神圣而宏伟的气势,令人敬畏。当然,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核心人物的出场做铺垫。
看过演出的人都说,邱瑞德将“活佛”演活了,这大概是对他表演的最高认可和褒奖。为了成功塑造班禅这一人物,他也曾“遁入空门”,跑到承德的班禅行宫和庙中僧人同食同宿,在寺庙中亲身体会,在佛法的浸润和活佛精神的感召下,邱瑞德的身心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他沉入到角色中,表演不再是演,而是由内而外自然地溢出,锲而不舍的努力,千百次地揣摩,终于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六世班禅的形象。
省剧协,为着文艺冀军新崛起
在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现场,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贾吉庆激动地祝贺两位获奖演员。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每一位梅花奖演员的成功背后,都有着众人的努力和帮助,每一位助演演员,每一位幕后工作者,每一句台词的推敲,每一句唱腔的拿捏,所有看不见的努力一同成就了这辉煌的一瞬。他们的成功亦是现场所有演职人员、幕后制作人员的成功。
贾吉庆介绍,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作为选送单位,在“夺梅”过程中积极搭建平台,做好服务工作。多次为参评剧目组织专家研讨会,使得剧目一次次精进,一次次完善。“联络、协调、服务、指导”这八个字,概括了河北省戏剧家协会的工作职能,我们也一直这么做,为演员,为戏,我们竭尽全力。他表示,接下来,河北省剧协将继续响应河北省文联“出精品出人才”的号召,积极地推荐作品、推举人才,为繁荣戏剧事业,为文艺冀军新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郭文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