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珍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的知识并不太难,可是学习的效果千差万别,导致此结果的大部分缘由就是数学学习习惯的差异。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既能促进思维的循序发展,也是养成自学能力的法宝。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教师到底应该培养哪些数学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教学中,既有以自学为主的预习,也有教师引导的课堂教学,在每一节新授课之前,笔者都会布置学生们预习。首先,明白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它与哪部分已学过的知识有关,旧知识如果有遗忘,或出现模糊概念,那就去复习有关旧知。其次,预习新知识,要做记录。自己弄清楚哪部分知识通过自学已经懂了,哪一块没理解透,需要在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希望得到教师的指点,还有预习中认为哪部分对自己来说是难点,各个层次做上不同的记号,预习后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此外,教师每节课前,都要对学生前一天的预习进行适当的检查,人都是有惰性的,学生更甚,只有有这样的监督机制,才能更促进他们坚持预习。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上课认真、主动探究,漂亮书写的习惯
上课认真,首先是认真倾听的习惯。
认真倾听是学习的必备习惯。倾听教师对重点知识的讲解,倾听教师对疑难题型的点拨,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及见解,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认真倾听后,才能对自己的理解程度成竹在胸。
一个学生没有倾听的习惯,往往注意力是不集中的。笔者见过这样一位学生:教师讲课时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做小动作,要么找同学说悄悄话,因为没有倾听的习惯,久而久之,不懂听讲了,自己在一个集体活动中,仿佛成了局外人,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坏习惯呀!为此,笔者经常会叫他看着发言的孩子,看着讲课的教师,还经常表扬他---认真倾听时最可爱,相信他只要坚持倾听,一定有喜人的进步。之后,他在学业上,也确实有了较为理想的进步,逐步养成了要认真倾听的习惯。
其次,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当学生们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后,会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自己的见解是忍不住要补充的,不让他说,他比什么都难受,就有一吐为快,秀一秀自己的愿望。再次,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和板书,作好练习。俗话说的好,“字如其人”。一个思维严谨,处事一丝不苟,力求完美的人,其作业风格会在进行答题的书写中体现出来。因此,每次做作业,笔者要求学生:态度不够端正,内心没有平静,不如不要动笔,但凡动笔;必要静心读题,重要字句略作标记,提醒自己注意题中隐藏的陷阱。若下笔,则书写整洁,纹理清楚,字形大方合理。每每批改作业,都要表彰漂亮作业,为他们的书写加分。引导学生们都书写自己最美答卷。而今已涌现一份份美丽作业……
三、培养勤思好问的习惯
勤思好问是指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敢质疑问难,是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的充分表现。勤思好问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端正求知态度。
这也适用于学生的课后延伸知识,知识有其层次性,学生接收知识的深度也有层次性,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挖掘自身潜力,勤思好问,向知识领域的深度与广度进发,落后生如若勤思好问也必然增色不少……
教育要以人为本。有的学生由于胆怯心理作祟,有了疑难问题不愿问、不敢问;也有的学生由于智力还没得到较好的开发,使得思维能力水平低下,不能意识到疑难问题。因此,教师首先要善于察颜观色,揣测学生心理,然后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最后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以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思维沸腾起来,使课堂上没有弄懂的地方得到圆满的解决,从而达到完全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勤思好问的习惯,而且也为教学增添了活力。
四、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做数学阅读笔记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乃至今后,如果学生养成了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具备了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就获得了终身受用的自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意从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另外,布置学生看数学课外书,做到看课外书必动笔,做做笔记,写写收获,不失为一条学生们沉淀数学底蕴的康庄大道。
小学数学学习习慣的培养,是一项必要的坚定的培养路线,作为习惯,它具有支配行为的力量。但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坚持在严格要求下反复训练,循循善诱,联系教学实际,逐步培养,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笸(作者单位:江西省铅山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