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显淦
1 我国果园的立地条件及肥力现状
20世纪50—60年代初期,是我国主要栽培果树苹果、梨、葡萄、柑橘等开始大规模发展时期。当时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思想和口号是:“果树上山下滩,不与粮棉油争地”。在这种国家政策指导下,绝大多数新建的国营果园,建立在山坡、丘陵、沙荒、河滩、海涂,乃至戈壁滩上。因此,果园土壤的共同特点是:土质瘠薄、结构不良、肥力低下。具体讲,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或极低。土壤质地或过黏或过沙、无结构、土层浅薄、pH值偏高或偏低。北方一些地区果园土壤还含盐分或盐碱量过高(盐碱土)。树体的生长表现,大多数生长弱、生长慢、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有时甚至成为“小老树”。这一方面是由于果园土壤条件基础差,发展过快,另一方面是相关技术措施没有及时配套跟上。后来人们加强了对土壤的改良和各项栽培管理措施,才开始有所好转,逐步发展至今天的现状。在此过程中,人们通过研究、生产实践,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其中包括重要的改良培肥经验。
就当前我国果树的生产现状而言,各种果树的品种确实不断的更新换代,但良种没有与良法很好的配套。人们为了获取高产或追求增加经济收入,多采取偏重氮素无机化肥和果园中进行不合理的间作套种,轻视了果园以增施有机肥为主要措施的改土培肥的基础工作和合理科学施肥的重要性,致使长期以来,果园土壤肥力得不到提高,甚至下降。仅就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而言,据调查,我国北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绝大多数在1%以下,南方果园平均也只在1%左右,据报道,美国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多在2%~3%,日本柑橘园有机质多在3%~5%,可见差距之大。果树为多年生乔本植物,一般周期多在数十年。如果其立地条件差,每年生长开花结果的营养条件得不到满足,要想达到早结果、结好果、丰产优质,只能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人们常讲:品种是根本,病虫防治是保证,栽培管理是调节,土肥水是基础。基础工作不做好,其他所有措施,均发挥不出良好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适于果树生长的立地条件是什么?其主要条件是:土壤质地为沙壤至轻壤土,pH值在6.5~7.5,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根系土壤的熟化层应在40~60厘米,且土壤呈水稳性或非水稳性团粒结构,无盐碱危害,不含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如铅、汞等)。
综观我国当前的各地果园,具备上述条件的园土实在太少了。因此,无论是现有果园,还是待建或新建的果园,均应达到或部分达到果树最适生长的土壤条件要求。从而为果树的生长发育、丰产优质,创造一个良好的立地环境。
2 果园土壤改良的方法和措施
2.1 土壤改良的方法
土壤改良的方法(又称为途径)主要有3种:水利改良,物理改良和生物改良。
所谓水利改良,一般是指地下水位过高或含有盐碱的果园土壤,采取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在返盐期,引水灌淤,冲盐洗盐,减轻盐碱对果树的生长危害。
所谓的物理改良,是对土壤结构不良、过沙过黏、板结透气性差的果园,结合深翻或深施肥料,逐年逐步的改变果树根际土壤的物理机械组成。具体讲对沙地果园,掺入黏泥或河泥。例如,黄河故道地区的沙地果园,采取引黄落淤。反之,对于园土过黏重的,采取掺沙的方法。此法虽较费工,但效果好,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壤的质地结构,使土壤的透气性、适耕性、保水保肥性、吸附性、非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等,均有良好的作用。人们将其好处总结为“沙土加泥,好的出奇”,“黏土加沙,好的没法”。
所谓生物改良,就是利用增施有机肥和种植深根绿肥作物,逐步达到熟化土壤。为什么增施有机肥会有改良土壤的作用?以沙土为例,所谓沙土,是以细小沙粒(包括粉沙、细沙和粗沙3种)为主组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低,一般在0.2%~0.5%,表现出易旱易涝、漏水漏肥,表现为“一盘散沙”。对此,在每年较大量施入有机肥,有机肥腐烂、分解后,便会生成有机质和腐殖质。其所具有的粘结作用,会使散沙紧紧粘接在一起,成为“土壤团聚体”,最终形成具有“非水稳性”团粒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沙土对土壤中无机营养和水分的吸附和吸收性,明显增强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而对于黏重板结的黏质土壤而言,有机质则是一种“分散剂”,使土壤变得“松软”,最终形成水稳或非水稳性团粒结构。无论是非水稳性或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土壤,都是人们长期的追求,并最适于果树生长的土壤。因为这种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其三相(水相、气相、土相)组成最为理想,通俗讲,是指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土粒三者的组成最为合理,从而使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四种肥力因子,得到最好的协调和表现。
2.2 几种果园土壤改良的方法
2.2.1 新建果园的深翻施肥改土
一般新建果园,在幼苗栽植前,均需按设计的株行距,先挖好栽植沟(适于密植果园)或栽植坑(适于乔化常规栽植果园)。
(1)栽植沟具体作法,一般按所建果园面积,规划成一个或多个园块,在每个小园块中,按南北行的行距,开挖成一条条通沟(即与每行待栽果树长度等长)。通沟的宽度和深度一般各为80~100厘米。开挖时应将表土(耕作层)和底土(生土层)分开,各放在沟的一侧,然后在沟中施肥和覆土。较合理的方法为双层施肥法。具体操作是:先在沟底施入备好的农作物秸秆(如玉米、棉花、麦秸、稻草等或各种枯枝、落叶等均可)。因是通沟,无需截断。直接平放沟底即可。施用量折合每株幼苗5~10千克,其上再撒施磷肥,用量折合每株0.5~1.0千克。然后回填表层土25~30厘米,这是第一层。第2层是在已填土的上面,撒施腐熟有机肥(如土杂肥,猪、牛、羊、鸡粪均可),用量折合每株2.5~3.0千克。再在其上撒施三元复合肥或磷钾肥,用量折合每株0.5~1.0千克。最后将挖出的余土全部回填,稍加压实,耙平后,即可栽植果树幼苗,栽后浇透水1次。
(2)栽植坑具体作法。一般按栽植的株行距,用石灰定点后采取人工或机械,挖成一个个单坑。其孔径和深度为80~100厘米。施肥顺序、种类、数量、方法等操作程序,与栽植沟基本相同。要注意的要点是,是栽植坑底层所施的农作物秸秆要铡断成10~20厘米长,以便于施用。
因所栽植的各种果树,均为生长10余年至数十年的多年生经济作物,一旦栽植不再移动,且又为直根系深根性植物。因此,栽植前的深翻施肥改土非常重要,错过此机,永无补救之法。因为一旦栽植后,每年我们只能在果树的周围土壤中施肥,而不会也不可能对果树根系分布的底土层进行施肥。果树生产中,无数的事例证明,凡是挖了栽植沟或坑,但不结合深翻和配合施肥,采取随即回填土壤,不但肥力没有提高,而且逐渐板结。致使果树根系生长发育不良,且树体的固地性、抗旱性等也较差,是达不到根深叶茂的。
2.2.2 幼龄果园的深翻施肥改土
此处所指的幼龄果树园,是指栽植后2~5年生的果树园。果树处于初花、初果至盛果期前期,营养生长仍占强势,边结果边扩大树冠。对于此时期的果树,其深翻施肥改土,一般可结合每年秋施基肥,在果树的行内树盘或株间进行。起初2年,可采取以树干为中心的同心圆开沟。后3~5年,采取株间开沟法。最终达到果树所有行内(又称营养带)全部深翻改土一遍。
所谓同心圆法,是指在果树树冠边缘垂直向下的地面,围绕果树开一条宽25~30厘米,深35~40厘米的环状沟。将事先备好的腐熟有机肥、土杂肥施入沟底部,其上撒施磷、钾肥。有机肥用量,每株5~6千克,磷肥1千克左右,钾肥0.5千克左右,然后覆土填平即可。
所谓株间开沟法,是指在每2株果树之间的部位(又简称株间)开深沟、施肥改土。从每株果树两侧边缘各开一道沟,逐步向株间中部推进。一般只需2~3年,即可将果树株间全部深翻,施肥改土一遍。其开沟的宽度、深度、施肥种类、方法等,与同心圆法基本相同。而施肥量,可采取每年以20%~30%的数量递增。
通过以上方法(4~5年)深翻施肥改土后,便完成了对每行果树的营养带(又称行内)全部深翻改土之目的。
2.2.3成年果园的深翻施肥改土 所谓成年果树,是指开始或已进入结果盛期的果树,是指树冠向外扩展较快或已定型,而结果达到鼎盛时期的果树。为了进一步有效促进果树地下根系的伸展,增加根系吸收营养面积,维持果树正常营养生长的同时,延长盛果期,有十分必要继续进行深翻改土。
成年果树园的深翻施肥改土部位是果树行间(即两行果树之间的空间地)。具体做法:沿每行果树营养带外铡边缘,挖开一条与每行果树等长的条状沟,沟宽一般为50~60厘米,沟深为60~80厘米,或更深。采用机械开沟,可省工省时。上部耕作层熟化土和底层土壤分开各放于沟的一侧,然后于沟底平放一层农作物秸秆或枯支落叶杂草等。使堆放的自然高度在30厘米左右,再在其上撒施磷肥(北方果园用普钙,南方果园用钙镁磷肥),用量折合每株1.0~1.5千克。将所挖的表层土壤回填约25~30厘米厚度。第2步,再在其上撒施腐熟的有机肥(粪肥、土杂肥等均可),其上再撒施磷、钾肥,用量折合每株树1.0~1.5千克,钾肥0.5~1.0千克。最后将所有挖出的余土全部回填、耙平、浇透水1次。以后第2年、第3年,仍照此法开沟施肥、浇水。直至果树行间全部深翻施肥改土完毕为止。因工作量大,实际生产中,一般分3~4年完成。为不影响果树生产的正常管理,一般施肥时期,定在果实采收后的晚秋至冬季进行。这种深翻施肥改土法,又称为“抽槽”法。这种“抽槽”改土法,对于进入盛果期的果树,直至其衰老、更新为止,只需进行1次。这与果树每年秋施基肥,在目的、作用、深度、施肥种类等均有所不相同。
2.2.4 成年果园扩穴深翻改土 这种方法适于山地、坡地等高栽植的果园使用。一般山地果园,果树沿坡地等高线栽植。此类果园一般熟土层浅,土质瘠薄,或黏重,或含粗沙粒,甚至石砾等。再加之易干旱等原因,致使树体多表现为根系生长浅而弱,地上部生长不良,产低质差。因此,进行深翻改土,势在必行。常用之法是“扩穴法”,果农称之为“放树窝子”法。其具体做法是,在树冠外围垂直向下的地面开环状沟,沟宽一般为35~40厘米,沟深为40~50厘米或更深(视开沟难易程度而定)。在控沟过程中,如遇较大的石砾或半风化石块,应拾出来另放一处。在沟底施入未经腐熟的粗有机肥约10~15千克/株。在坡度较大、运肥有困难的果园,可采取就地取材,施入果树或其他林木的枯枝、落叶、山青杂草等(若来源数量有限,可分期分批逐年完成)。随后在其上撒施无机氮磷钾(按1∶1∶1实物重量比)或三元复合肥0.5~1.0千克/株,然后覆土填平。对于南方酸性土果园,还应在所施肥料上,撒施0.25~0.5千克石灰/株。以降低土壤酸度和促进有机肥腐熟。对成年结果树,一般由内向外,连放树窝子2~3年即可。
3 几点补充说明
(1)果树深翻改土有别于秋施基肥,深翻改土的主要目的是熟化和培肥深层生土,有利于引根向下,为“根深叶茂”打下稳固基础,且无需在同一地块年年进行。而秋施基肥,则是向浅层(0~40厘米)土壤供肥和改土并举,需每年进行1次,无需分层施肥,且所施有机肥主要是腐熟有机肥,并配以无机氮、磷、钾等化肥。
(2)深翻改土,南北方果园在底层填施的秸秆应尽量就地取材,南方可采用稻秸,各种林木的枯枝落叶和山青杂草等。北方果园可采用玉米秆、大豆秆、棉花秆、麦秸、麦糠等。
(3)所栽植的果树种类不同,具体做法也应有不同。比方讲,对于树体较高大、根系较深的苹果、梨、核桃、板栗、荔枝、龙眼、柿树等,深翻改土坑(或沟),一般深度在80~100厘米左右。对于桃、樱桃、杏树、葡萄、菠萝、番石榴、石榴、柑橘等,则可采取60~80厘米。
(4)深翻改土所用无机化肥,因价格和元素间的比例问题,无需采用复合肥,视情况施用单质肥即可。同时,对于南方酸性土壤果园,应施用生理碱性肥料(如钙镁磷肥等)和中性肥料(如尿素)。而北方碱性土壤上,适于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和中性肥料。氮肥可用尿素、硝酸铵、氯化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等。此外,在南方新建果园中,视土壤酸性程度,适量施用石灰以中和土壤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