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摄影家的现状

2015-05-30 02:13孙茜
艺术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维吾尔族摄影家现状

摘 要:新疆维吾尔族摄影家是新疆文化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维吾尔族摄影家数量不断增多,创作水平不断提高,本文简略阐述了新疆维吾尔族摄影家的现状。

关键词:维吾尔族;摄影家;现状

新疆维吾尔族摄影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出现的,和其他省份相比除去汉族摄影家,维吾尔族摄影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他们已经是新疆文化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出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专门就新疆维吾尔族摄影家的发展现状及其作品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剖析。以下是维吾尔族摄影家群体发展现状:

1 近年来维吾尔族摄影家数量不断增多

新疆维吾尔族摄影家是新疆文化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无论从维吾尔族摄影家的创作思维、素质表现,还是创作作品获得的成果,都在中国摄影界获得了很高的赞誉。

那么,新疆维吾尔族摄影家一个是怎样的群体,我们还是应该从中国摄影家协会新疆分会来分析。1961年3月16日成立时,协会仅有会员28人,当时维吾尔族会员仅有3名,还有1名是行政管理人员。到了2014年协会在会会员1362人,维吾尔族摄影家有202名。仅2015年新疆摄影家协会就新增会员70名,其中8名是维吾尔族会员。也就是说中国摄影家协会新疆分会经过54年的发展,维吾尔族摄影家增加了199名。新疆分会会员民族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和其他省份协会相比,不算汉族摄影家,维吾尔族摄影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维吾尔族摄影家数量不断增多的原因,涉及外部环境因素和维吾尔族摄影家自身因素两个方面:

(1)外部环境因素。1) 国家、自治区对文化日益重视。《新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自治区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开发宣传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另外,“少數民族骨干人才培养工程”、“艰苦边远地区人才支持工程”、“少数民族摄影人才培养工程”等12项重点人才工程实施,对新疆维吾尔族摄影家数量的增多有着推助作用。正如中国摄协副主席邓维所说:“目前我国摄影文化的大普及、大繁荣状况有目共睹,但少数民族摄影人才仍严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摄影事业发展,及摄影服务社会的功能明显滞后”。随后中国摄影家协会每年给新疆提供五个“少数民族摄影人才培养工程”的名额,在北京进行的培训。2)新疆摄影家协会多年来十分重视摄影人才培养和摄影家队伍建设。从1978年起,新疆摄影家协会着眼于培养摄影人才,注重为中青年摄影家的成长铺路搭桥。建立以和田、库车、吐鲁番为主的培训基地,成功举办了22期有250多名中青年摄影家参加的培训班、研讨班、创作班。3)新疆经济、科技的发展,硬件技术的提高与维吾尔族摄影家数量增多密切相关。4)维吾尔族摄影家数量增多,与所在单位积极支持有密切关系。

(2)自身因素。1)在政治上要求上进,就目前新疆分会维吾尔族摄影家来说,有100%都是党员。2)维吾尔族摄影家自身在专业上积极进取,能吃苦耐劳,辛勤耕耘,敢于创新。3)维吾尔族摄影家数量增多,与摄影爱好者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2 近年来维吾尔族摄影家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创作实力对一个群体或个体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任何一种艺术创作在硬实力具备的同时,提升文化素质软实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维吾尔族摄影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其文化代表着区域身份和民族形象,也是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中,历史文化传统如果在对外文化交流与竞争中却处于弱势,那么民族传统文化必然面临着被侵蚀和渗透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新疆很多地区,很多优秀的维吾尔族摄影家他们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创作热情体现了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

2011年11月5日,感恩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昆仑之墟,大美和田”摄影展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开幕。艾热提·艾沙、库尔班江·赛买提、穆特力甫·麦托合提,三位来自新疆和田的本土摄影家给观众带来了180余幅,他们在数年间持续拍摄的作品。值得赞誉的是这三位维吾尔族摄影家有两名是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拔尖人才、有一名是获得过全国大奖的摄影界新生代。

摄影家阿布利孜·阿布都拉是新疆鄯善县第一代专业摄影家,他的作品以表现新疆的美、新疆的多元和新疆的民族特色为主。2013年5月他举办了他30年摄影生涯个人摄影展,让观众解到了一个摄影家的内心世界。

一位在新疆艺术学院念书的山东学生看了影展后非常兴奋,他说:“看了这些摄影作品,我发现原来我在这么美丽的地方念书,在念书期间,我一定要抽空到新疆各地走走,否则,会让我一辈子感到遗憾的”。

阿布利孜·阿布都拉在创作中也有他的感受,他说:“从事摄影这个行业的人要具备两个重要条件,艺术修养和文化功底,否则当一个好的摄影家是不可能的”。

2014年3月28日,新疆哈密地委宣传部主办的“春天的梦”少数民族摄影作品展,在地区博物馆开展,哈密十二名维吾尔族摄影家的120余幅作品参展。他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哈密各族群众的生活场景、民俗风情等,也展示了哈密日新月异的城乡建设风貌。

由此可见,维吾尔族摄影家的成就引人注目,表现出深厚的创作潜力。在全国重要摄影作品评奖中,维吾尔族摄影家屡屡获奖,成为繁荣发展我国摄影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新疆各地,还有许多有创作潜力,对摄影充满热爱的中青年维吾尔族摄影家群体,譬如“和田摄影家创作群”、“哈密摄影家创作群”、“克拉玛依摄影家创作群”他们不仅积极参加各种大赛,而且利用QQ、微信、微博交流经验,进行作品评比,远程培训等等,这些都在摄影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随着维吾尔族摄影家素质的不断提高,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老摄影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中年摄影家创作上日臻成熟,青年摄影家积极向上。新疆维吾尔族摄影家群体,将会更上一层楼,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

3 维吾尔族摄影工作者作品的文化特征

新疆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并存的社会结构,从地理结构上讲,全疆166万平方公里,在土地面积上占全国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但就绿洲面积而言,仅占全疆土地面积的7%。虽然绿洲狭小,经济结构单一,但不同民族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民族风俗。

纵观维吾尔族摄影家作品,其内容大都贴近生活,貼近实际,贴近百姓。概括地讲,新疆维吾尔族摄影工作者的作品体现了原生性的文化特征。他们既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社会形态、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也反映了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

像维吾尔族摄影家艾热提·艾沙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艾热提·艾沙是和田地区群艺馆专职摄影家,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和田地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在他从事摄影工作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民俗摄影,他的作品民俗民风浓郁,让我们看到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有特色的生活。

艾尼瓦尔·毛拉被称之为阿克苏地区实力派摄影家,他的作品依然承袭了维吾尔族摄影工作者所独有的文化特征,他把传统文化通过千姿百态的民俗展现出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摄影界的新锐,维吾尔族摄影家库尔班江·赛买提。库尔班江·赛买提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摄像师。1982年出生于和田,他从2014年3月开始,跑了20多个城市,拍摄了《昆仑之墟——大美和田》《我从新疆来》等图片专题。在《我从新疆来》专题中拍摄了100多组新疆人的形象和故事。

用库尔班江·赛买提的话说:“我拍摄《我从新疆来》能够鼓舞所有年轻人,特别是新疆的年轻一代,鼓励年轻人能够不抱怨、不懈怠、不极端,激励年轻人勇于拼搏、敢于吃苦。越努力才会越幸运,越勇敢才能有改变”。

维吾尔族摄影工作者群体是民族智慧和具有创造力的摄影队伍。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初涉民俗摄影这一领域,但是他们了解民俗,自小的生活与本土文化共融,他们不会违反本土的民俗禁忌和国家民族政策,造成不应有的民族矛盾。也不会因为民俗题材如此之广,创作出的作品缺乏代表性和典型性。这是因为创作者对生活、工作的家乡最熟悉,故土是其感情倾注最多的地方。

英国摄影家吉米·尼尔森环游世界三年,共为35个即将消失的民族拍摄照片,记录他们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和特色文化。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们无法停止世界的脚步,但是我希望能够尽我自己的努力来鼓励这些少数民族,不要摈弃自己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宝藏”。

作者简介:孙茜(1981—),硕士,新疆艺术学院影视戏剧系讲师,研究方向:摄影。

猜你喜欢
维吾尔族摄影家现状
维吾尔族手艺人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