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对话放大数学的思考过程

2015-05-30 01:40刘艳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数学

刘艳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最好的理解数学的方法就要加强讨彼此的交流活动,而数学对话是数学交流的重要方式。将数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细小的话题,针对每一个细小的数学知识、方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解释各自的想法,相互理解对方的思想。这种追求数学思维的细节,而进行的对话我们将它称之为数学微对话。

关键词:微对话;数学;思考过程

德国学者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 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它强调逻辑推理,注重方式方法,追求严谨细致。很大程度上,数学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手段,课堂上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数学交流,成为学习和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也苦恼于课堂上,学生跟着老师预设的方案一问一答,多半可以很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思考方式和学习心理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可能完全理解数学学习的内容。反映出来他们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数学方法掌握不扎实;分析问题不善于建立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所以这些学生在困惑和迷茫当中,常常是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多数教师会采用两种方法,其一:加大训练的力度,题海战术;其二:加大讲解的力度,反复帮助数困生纠错。这样长期以来,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会身心疲惫,同时对学习产生更严重消极影响。

微对话引导学生寻找认知的依据,挖掘数学规律的本质,同时也把数学学习引向剖析学生思考的细微过程,回归有效教学的根本。微对话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使学生个体没有完全掌握某个数学知识,也可以在明确而细小的对话片段中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感悟。这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知就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对数学的发现是一个从单一到丰富的过程;对数学的感悟是一个从浅显到深入的过程。微对话的话题随时根据学习的需要,可以由教师引起,也可以由学生发起。可以灵活运用,方便师生抓住数学思考的关键点和突破难点的切入口。在对话中促进对知识的领悟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那种自我表达的体验和获得肯定的自豪,学生展示了完整的思考过程,同时相互的交流合作与情感体验也给学生的心灵留下深刻地触动。我尝试在课堂教学中,以具体数学问题为载体,结合教学实际特点,将数学的探究过程,难点的分解,思维的转换和教学管理的关键之处,细致缓慢的展开微对话。

一、探究过程微推进

数学问题的探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部分:熟悉解题环境、联系已知与未知、寻找方法的依据、制定解题计划、表达解题过程、反思评价过程。这些都是必要的探究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缓缓地推进,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对解题方法的把握逐渐准确、扎实。以下表来分析教师对一定条件下教师向学生讲授关于∠BFA的值的求取

师:请同学们将这三种解法做个比较。展示比较结果:

数学问题 求∠BFA的值

方法类别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有关图形 三角形中三条边 两条直线 一条直线

具体方法 计算三边长,余弦定理 计算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 借助两点坐标计算斜率

大致耗时 一分半 一分钟 半分钟

采用人数 16 10 9

正确人数 11 8 9

准确率 68.7% 80% 100%

二、问题难点微分解

微对话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原则,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优秀学生可以回答有思维难度的问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传话式”教学中,数困生不敢提问,更不会回答问题。教师的“传话”教学,相当于数困生的“听广播”。然而,在“同言堂”的“微对话”方式下,当教师将难点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时,数困生只回答其中的较为基础的一小部分即可.然后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数困生在课堂上只听不讲的低效学习。

【问题1】已知函数,对任意实数x1, x2(x1≠x2),都有,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微对话实录】生5:条件“对任意实数x1, x2(x1≠x2),都有都成立”有点复杂,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条件表示的是分式的符号小于零,其中隐含着什么信息呢?

生6:因为分子和分母的符号正相反,包含两种情形:若x1–x2>0,则f (x1)– f (x2)<0;若x1–x2<0,则f (x1)– f (x2)>0.

生5:我想明白了,也就是说若x1> x2,则f (x1)< f (x2);若x1< x2,则f (x1) > f (x2).两种情况都说明函数在实数集R上是单调递减的。

生5显得格外的兴奋,由于3a–1<0且0< a <1,所以.

生6:看来基本函数的单调性,你掌握得还是很准确的。但是,分段函数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函数,仅仅在给出的两个区间上单调递减还不够,在定义域R上一定是减函数吗?生5从喜悦中回到了现实,自言自语,难道不是这样的吗?生6一边讲解,一边作出函数的3种大致图像。

生6:观察图像,图(1)(2)满足题意,而图(3)中,存在x1, x2,当x1< x2,会有f (x1)< f (x2)成立,与减函数的定义矛盾,所以图(3)的情况不符合题意.要增加一个怎样的代数条件,才能保证与本题相符。

生5:在图像的分界点x =1处,左、右端点上下关系应加以限制,即(3a–1)·1+4a≥loga1.

这道题的难点分散用下图来表示:

三、思维方式微转换

数学思维的转变,可以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数学概念,拓宽解题的思路.尤其是数困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在解题设计中,关注到各类学生的差异,教师要在分析数学题目的特征,把握重点,分解难点等方面做好充分的预设。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在微对话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一点点地尝试分析问题,一点点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在一次次探究和思维转变中提高自己对数学的认识和感悟,一点点地积累自己的思维含量,逐渐突破数学的思维障碍。

【问题2】已知函数y =log2[(a+1) x2+2(a+1)x+1]>0定义域为R,求实数a取值范围.

【微对话实录】生7:对数真数大于0,得到不等式(a+1) x2+2(a+1)x+1>0的解为R.

生8:设函数f (x)=(a+1) x2+2(a+1)x+1,当x∈R时,函数f (x)图像都在x轴上方.

生9:当a+1=0,函数f (x)=1符合题意;当a+1≠0时,a+1>0且?=(a+1)2–4(a+1)<0得到-1< a <0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1≤ a <0.

四、教学流程微调控

课堂上长期坚持微对话方式,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教师的课堂管理也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教学个环节中,教师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越多,对课堂的调控越有帮助。

(1)数困学生微指导。对这部分学生的基础指导很及时,有针对性地帮助数困生解答疑问,实践证明,长期的微对话方式的解题指导,带来了数困生的自信、自强和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

(2)个别学生微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学习心理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尤其是班级个别学生的波动很大.微对话的解题方式下,学生的反映是强烈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教师的目光一直在环视的全体学生,所以一旦有学生出现异常,容易被教师察觉到,给予及时的提醒。

(3)学习要求微提醒。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难易程度,给学生一些要求上的暗示.比如,偶尔给数困生一个好学生也答不出的问题,他会很激动,“老师认为我也行”;偶尔给好学生一个基础的问题,他会反思“老师希望我的基础是扎实的”。当我在启发学生时,我会说“这种好方法就是以前××同学想到的,哪位同学还记得?”教师这样肯定的语言是会令学生感动和鼓舞的.学生也会有感悟,课上重点探究的就应该是重要的,我应该掌握;课上一般学生都能回答的问题就应该是简单的,我必须掌握。

(4)课堂节奏微调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来调整教学内容的多少、拓展的深浅和节奏的快慢.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时时地对话,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是和谐的,享受的。

我的反思:第一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不规范。表现为数学概念不清晰,语言缺少逻辑性,表达不完整,声音不够洪亮。今后要引导、训练数学语言的简炼性、严密性、规范性。第二点:班级会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数学学习很优秀,有参与微对话的能力,但是不够主动,需要老师请她回答。所以要求教师要不断鼓励、表扬积极参与微对话的学生,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高度的赞赏,建立完整的微对话评价办法,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倾听、思考数学微对话。第三点:个别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有待提高,会积极表现于解法的微对话,但是要多关注反思总结的微对话, 才能提高对数学的领悟。

微对话创造出数学课堂思维发展的高效和长效,放大了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方式下长期体验,会启发学生关注细节,精益求精,回归数学学习的根本。与他人达成沟通合作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勇于面对,勇于挑战,勇于担当的人生态度。

猜你喜欢
数学
中等数学
中等数学
中等数学
中等数学
中等数学
我们爱数学
我难过,因为我看到数学就难过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