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银张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制约了学生本就狭窄的阅读空间,压抑了学生的阅读冲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下面就本人的有效教学经验,就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课外阅读对学生有哪些好处呢?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千里眼”;读书可以让我们励志;读书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习作水平。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知道阅读对其成长的重要性后,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以兴趣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发地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积极有利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可以采用自己的读书经历,用涌动的真情感染学生。还可用伟人及文化名人的读书风采,形象阐释读书与成才的关系,鼓励学生读书立志等,让学生产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循序渐进,培养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在课外阅读中做好读书笔记尤为重要,也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学生刚开始阅读时,教师不要过多要求学生,要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兴趣逐步提高。
刚开始,先让学生读一些内容较为简单的文章,让学生积累一些生字词语,了解大概内容即可。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赏析一些好的句子,了解一些作者、作品及其时代背景等等。而笔记的形式不必统一要求,可以是积累好词佳句,或是摘抄自己喜爱的句子;也可以让学生写些读后感,或概括课文内容;慢慢培养学生边读边记的良好习惯,时刻记录下阅读中的点点滴滴,养成好的习惯,这样,学生的笔记越来越厚,所记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四、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强调阅读的视野开阔。不要完全凭个人的喜好,尽量做到“博览”,但其中又可突出文学类作品多读;其次应强调阅读的层次选择。不同的学习阶段,应选择不同形式、不同深度的书目,而适度的拔高阅读则因人而异,无需勉强。再次,强调阅读的长短搭配。一般来讲,篇幅较长的作品宜在假期内阅读,而正常上课期间,应多食些篇幅短小的文化快餐,其中文学类的报纸、杂志可视为首选。最后应强调阅读的成果、时效。阅读首先要有紧迫感,学生挤点时间读书不容易,有压力才会有效率,阅读时要精略得当。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和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忽视课外阅读的作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虽然课外阅读费时费力,成果的突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具有长期性,需要教师长期坚持,然而只要教师教会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应该只是利用课本而教书,而应把学生引向广袤的阅读领域,走向丰富的语文知识天地,这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成绩就定会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