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书架上有一只竹筒,里面装着一双漂洋过海,又返回中国的旧木筷。
筷子是2009年在日本读书期间妈妈寄给我的,上面两行细密小字刻着那首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倚门望子之情溢于言表。彼时的我刚到大阪,白云孤飞,身边没有什么朋友,经济拮据,日文不灵光,而且用不惯当地细细的箸,这双筷子就像一对木筏,带着故乡的庇佑帮我撑起了压在肩头全部的重量。
漂在大阪的日子里,這双筷子除了家乡信物和餐具以外,还被我开发出了另外一层功用——讲故事的道具。
朋友曾经纳闷地问我为什么一直留着这双旧筷子,我对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东边有家酒楼,做出的菜肴香飘十里,抢了西边酒楼不少生意,老板情急之下,便派侄子假装跑堂去偷师学艺,几经辗转最后发现,味道的精髓竟是一柄使用多年的木质汤勺。
我把这柄汤勺的秘密叫作“尝百味”,它在菜肴的翻滚中浸染着世间的各种味道,年复一年,自己也变成了一种质朴浑厚的调味品。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尝百味跟做演员是一脉相承的,我一直相信演技的底层建筑是生活,表演仅仅是对生活积累的落笔之花。而那双筷子,在很长一段孤独的岁月中,见证了我在异国他乡的时光,它更像是一段生活的标志,需要像完成某种洗礼一样被保存起来。
2
在成为演员之前,我是浙江游泳队的一名运动员,主攻自由泳,2003年拿过全国青年游泳锦标赛的亚军。2005年,队里收到了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大名单,包括我在内的几名队友即将开始为期三年的封闭式训练。也许是多年来一直在泳池里泡着,所以头脑比较容易冷静。那一年,19岁的我开始认真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我清楚以自己的实力也许在国内可以冲击名次,但是在奥运赛场上取得成绩的概率微乎其微,很有可能经过三年的苦练只换来水立方的“一轮游”。于是,在2005那个喧嚣蒸腾的夏天,我对自己说:金世佳,该是寻找一个出路的时候了。
你小时候一定吃过“跳跳糖”,刚入嘴甜甜的,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噼里啪啦在嘴里爆开了,这就是我刚做演员时候的感觉。
大学毕业那年,我在《爱情公寓》里饰演陆展博,本以为只是一部临近毕业的纪念之作,没想到大获成功。就好比买饮料,你买的是一瓶,打开一看,擦,瓶盖上写着:再来一箱!
展博是男一号,兼具卖萌和推动剧情的功能,嗯,反正就是很重要了,所以那时候也觉得自己特别重要,就像阳光普照一样不可缺少。还好,多年在泳池中浸泡得来的清醒头脑再次发挥了作用,我找到院里一位敬重的老师求教,他对我说了很多,但当时我似懂非懂,只有最后一句听得比较明白:趁年轻,去折腾,不怕输。
于是我就真的去折腾了。我拿着老师给我的亲笔推荐信,暂别了《爱情公寓》,踏上了前往大阪艺术大学舞台表演研究所的旅程。
3
现在回想起来,初到日本的记忆只有一种:自来水的味道。
去日本求学没有获得爸妈的支持,他们更希望我在国内发展,所幸他们也没有过多阻拦。所以留学申请、学费等一切花销全靠自己的积蓄。但当学费等大项开支付出之后,积蓄就所剩无几了,生活变得极为贫瘠,除了填饱肚子已经没有任何奢求。最潦倒的时候,连续三天只靠自来水充饥,幸好日本的自来水是可以直饮的。
擅长补刀的大阪艺术大学这时又挺身而出,告诉我们这些新生这里没有国内所谓的五元食堂,中午大家要么出去下馆子,要么自己带饭。为了省钱,起初我总是不吃午饭。同学们问我为什么,我就跟他们说我在减肥(这句也成为到日本之后最熟练的几句日语之一)。有时饿得不行,我就到饮水机那里喝到饱,到学校草坪上遛弯,遛一会再躺在树阴下望天,等身体里的糖元转化成血糖就又不饿了。
为了填饱肚子,我开始找工作。先是出没于大阪各个招工网站,后来直接在住处附近的商业街上毛遂自荐,但回复很统一,日本的店家都会礼貌地深鞠一躬,然后告诉我他们暂时不招人。
天无绝人之路,有天早上我收到一条短信,附近有家酒吧让我去做试用酒保。我大喜过望,那些“有志者事竟成”之类潜伏在脑海里的名言警句也跳将出来烘托气氛。怀揣着应聘调酒师一类高端炫酷职位的心态我来到了酒吧,结果,事实证明我想多了,我的工作只有一个——洗杯子。
洗杯子也并不简单,要经过冲洗、蒸气消毒、擦拭三个步骤,最难的是把一整盘(大概20只)摇摇欲坠的高脚杯从高温蒸气消毒机里端出来,再用干布擦到老板要求的“水晶一样剔透”。那家酒吧大概有300只杯子,有一只花纹独特的马天尼杯我起码擦了六次,所以我猜那晚我可能刷了将近两千只杯子。凌晨三点筋疲力尽的我从酒吧回到家,梦里全是晶莹闪烁的玻璃杯和氤氲不定的水蒸气。
第二天我又去酒吧上班,老板却告诉我不必再来了。原来那天原装的刷杯员病休,我以试用为由被充当了替补。更让人无语的是,试用期间的工资自然也是没有的。
经过这次“杯具的试炼”,似乎老天也看不下去了,于是剧情慢慢出现了逆转,我开始了全新的打工生涯,从送报纸、送牛奶、端盘子、做饭团之类常规兼职工作,拓展到了修路、搬家,甚至帮寺庙里的和尚做法事的神奇工种。经济状况也有所改观,从一贫如洗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唯一的遗憾是始终没有操作过挖掘机。
4
一直觉得我们的一生应当分为四段,每二十年一轮,分别是寻找,奋斗,不惑,和百味。想来,从我高中时代房间里的小剧场,到跨入演艺圈,再到现在,隐隐约约也有一丝命运的指引。
演员是我的职业,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依旧会坐公共汽车,乘地铁,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最大的爱好是种苔藓……有时会期待十年后自己的样子,我想那时的我,应该更像那双尝百味的筷子。
(何凯荐自《时文博览》)
责编: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