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朝
项目承担单位是开展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精细化管理探讨的主要战场,鲜少有项目建设单位对测绘进行探讨。精细化管理所描绘的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但是其最根本的目标依旧是通过规范实现项目系统化和细化,通过测绘新技术手段为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提供更具时效性的数据资料,完善数据库信息使之更规范、专业、完备。
一、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管理难点
与传统项目相比较而言,地形地籍测绘项目工作量大,数据种类复杂多样,并需要涉及地理信息的采集、数据库建立、三维建模等相关内容;多方协作就一定会存在协调不畅、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通讯时效性强、成本高、作业区域广且分散,从而难以实地执行检查;财政项目的工期很难延期,项目的进度、资金的支付与年度预算必须一致。同时专业是确保地籍测量的一个重要尺度,从对精确度的高要求上便可看出,地籍数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配套成果现时性强,同步更新数据更要及时。这种种因素导致当今项目复杂,难以控制,传统的地籍测绘手段难以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引入就可以有效地保障项目按期,并保质保量的高效完成。
二、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精细化管理
(一)项目设计精细化
精细化设计项目是成功的第一步。生产作业、过程监理、成果检验、数据库建立、资料归档几个方面是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的一般性内容,内外业生产过程艰苦漫长,鲜少受到领导和其他部门的关注,所有成果的展示和应用都和数据库的建立密不可分,能最大限度的弥补传统测绘项目设计上的漏洞和不足,有效的实现在与其他业务的往来上没有缝隙,业务接触更顺畅。整个项目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业主单位、监理单位、生产作业单位、建库单位、档案管理等相关部门。业主单位与监理单位是委托被委托的关系,而与建库单位则是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处于中心位置的业主单位承担着沟通协调、整体控制的职责并享有最终的决策权,对项目能否顺利展开具有深远影响。建库单位的部分职责有时与监理单位的职责有交叉的现象,但是并不妨碍工作的顺利展开,反而就是为了确保工作开展故意重叠的。
(二)管理组织构架精细化
任何项目想要得到有效的实施,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执行,地形地籍测绘项目也不例外。要想保证技术、管理的传达效率和准确性加以提高,就必须建立一个“指挥中心”完成上传下达的作用,第一步就需要从投标文件承诺投入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选取少量人员集中办公,建立联席工作组,实现会议纪要和联系工作会议常态化。选取人员的原则就是稳定,要综合考量职务、学历、专业、性别等因素,以确保项目能顺利有序的进行。
(三)投入管理
良好的项目投入可以有效地保证项目的成功产出。当实际投入和投标承诺不一致时,业主单位就应行使其权利,及时开展核查,以确保人员、仪器设备都能投入落实使项目继续开展。凡事都有两面性,核查乙方承诺的投入是一把“双刃剑”,并不是在项目开展的任何阶段都需要频繁的核查,项目开展的前期需要核查以督促乙方按标书尽快投入相关人力物力,如果项目开展以后依然频繁核查的话,只会拖慢项目的进度,不能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仪器的投入主要有GPS接收仪、全站仪、水准仪、打印机、计算机、测距仪、车辆、照相机还有在鉴定有效期内的测绘仪等物品,虽然车辆不是测绘仪器但是对于项目开展有重要作用,需作为设备投入进行核查。按照Brooks法则,为避免项目进行后发生难以追加投入的现象,在项目开展的前期就应核查乙方是否依照标书所承诺的进行实际投放,因此只有在项目开展前期审核力度不断加大,效果才能得以保证。
(四)技术管理
1.技术审核精细化。技术文档的可操作性和专业性作为保障项目顺利开展的依据,作业单位负责起草,监理单位执行审察,联席工作组组员共同商讨,作业单位再依据审察意见、讨论意见修改,最终报业主单位审批。联席工作小组的成员,有专业的结构分析,集思广益的讨论后汇总统一,使其具有广泛的操作性和代表性,再通过专家的审核,最后报业主单位审批,确保技术档案得以准确和全面的推行。技术项目方面则是通过专家审核论证后才能得以实施的。
2.技术培训精细化。技术培训是以让参与人员熟悉具体情况、基本要求,掌握技术规范、技术要求,在项目实施中正确运用、把握技术的要求为目的开展的。技术培训需要全体人员参与、注重效果。培训需要每天上下午进行签到,并凭有效证件予以核实。为防培训人员在培训时没有认真学习,从而达不到全员培训的目的,培训考察是从每个单位抽3至5名人员参与考试,而人员名单也是在考前几分钟才公布的。并且现场阅卷,对各个单位进行考分排名,一一解读错误,以强化培训效果。精细化管理讲究执行力度、讲求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所以,每个管理环节都不容小觑。
(五)进度控制精细化
招标与项目就实现快速对接,是从中标公告之日开始的。工作也可以进行,项目动员会、技术培训会也可着手开展。随着全球定位系统、RTK、全站仪、AutoCAD、南方CASS等仪器和软件的广泛应用,在地形地籍测绘的速度方面得到大程度的提升,正是因为地籍勘察不是技术工作,进度往往难以控制,时间安排相对较长、协调工作尽可能前排。地形地籍测量、建立数据库是技术工作也是工序上的关键点,进度比较好控制,可以尽可能缩短工期。如果不能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将无法清晰洞察项目进行中的变化。要想形成一个有效的工作形式,就需要依靠经常开展会议的方式明确工作进度节点,促使项目的开展有据可依,执行更有力度。合同约定、现场检查、召开工作会议、领导约谈、电话催促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项目的进度,前几种管理方式虽然执行力度强但是成本偏高,而电话催促具有提醒、实时传送信息的优点,在提升速度、提高项目执行力、降低管理成本的方面来看,电话催促是不二之选。
(六)质量控制精细化
工程项目能否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務,是项目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所最担忧的事情。业主单位派人员现场检查、监理单位日常监理、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果检验、专家验收,是常见的地形地籍测绘管理方法。如果监理意见和作业单位的意见有重大歧义,并导致工作无法正常开展,需要业主单位最终裁定并形成书面材料以确保如何继续开展工作。业主单位为避免监理单位、作业单位的共同应对,可以采用现场抽查的检验方式,还可以有效防止技术腐败现象的出现;业主单位对监理单位的检查是监理单位开展监理工作的“传导器”,认真负责的执行职责对项目的进程有重大作用,如果在情况十分恶劣下,业主单位可以使用合同约定的某些惩罚性条款约束监理单位,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业主单位是以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管理主体的身份执行决策权的,同时也承担着工程失败的巨大风险。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中心可以基本评判项目的整体情况,审批一旦合格,专家方可验收,圆满完成项目质量的最后阶段。
(七)项目合同(成本)控制
合同作为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管理的蓝本,合同的签订必须要遵循法律法规,以确保项目的有序开展和完成。合同一旦签订,项目的总金额也就完全确定下来了,业主单位很难重新申请财政经费,项目开展中所用到的关于培训、检查、验收等相关费用在合同中就已明确申明由乙方承担,从而避免了项目执行中需要重新申请相关款项。是否能顺利拿到合同规定的款项对于项目承担单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款项的支付是推动项目前进的最直接动力。监理单位需要出具监理报告,来认定项目的实施是否达到付款要求,项目达到预计目标,业主和专家都认可后方可归档,执行合同里所承诺的相关款项。
三、结语
地形地测项目的实施面临严峻挑战,技术和内容的要求不断增多、作业区域也更加广泛,引入精细化设计项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轻业主单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监察的压力。精细化理念的推动,确保了项目的质量,同时加快了项目进度,将监管落实到实处。虽然,关于精细管理还存在些许问题,但是,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经验的累积,将会在未来大规模的开展运营。
参考文献
[1] 何永云.地形地籍测绘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与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6).
[2] 王玉荣.GPS,RTK 技术在传统地形,地籍测绘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