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瑞
新材料作文有着他自身的规律。从命题者所提供的作文材料来看,其叙述方式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纯客观的、不带命题者感情色彩的,如湖北省2014年的高考作文题: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另一种是带有命题者主观感情色彩、具有明显倾向性和指向性的,如湖北省2015年的高考作文题: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比较上面的两种作文材料叙述方式,前者因为没有明确的暗示性和倾向性,在审题立意上更具开放性,对我们的思维、联想、想象、感悟等能力的要求更高,写作的难度也更大。后者则因为作文材料的情感性、倾向性非常鲜明,在审题立意上有明确的指向性,所以,其写作难度要稍稍微小一些。
对于材料作文来说,审题立意尤为重要,因为所给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制约性。很多同学往往把握不了材料揭示的中心,脱离材料另起炉灶,结果造成“跑题”。古代学者王夫之曾这样比喻道:“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新材料作文的“意”:一是材料的主旨,二是命题者的意图,三是我们写作的方向。只有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才不会以局部代替整体。
那么,如何阅读和理解201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的作文材料呢?笔者已在前文指出过,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材料是带有命题者的明显的感情色彩在里面。如作文材料开头直截了当地这样描述:“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这里的“骄傲”二字,形象地刻画出了“喷泉”的一种“趾高气扬”“炫耀张狂”的形象,从中不难体察得到命题者对“喷泉”是带有一定的讥讽和贬抑之情感倾向的。随后,命题者用了一个转折词——“但”,就把关注点直接引向了那“地下的泉水”。原文说得很清楚:“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显然,这则作文材料的重心是要让人们不要忘却或忽略那些“默默不语”的幕后英雄、无名英雄、无私奉献的人们。这才是这则作文材料的本质与核心。
若能准确地把握住这则作文材料的本质与核心,我们头脑里是不是会倏然浮现出无数的鲜活形象与生动画面呢?
雄健的“神舟”飞船腾空,英雄的航天员凯旋。在耀眼的烈焰和如潮的鲜花背后,是全国航天科技人员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甚至隐姓埋名。如“两弹元勋”邓稼先,埋名戈壁28年,默默地为国防科技事业做贡献,直到他因公殉职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真名实姓。
还有那些在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如红四方面军电台台长蔡威。长征组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中最辉煌的经典战役。可是你知道吗?就是蔡威的密码破译为赢得这场战役提供了重要的情报。他跟踪敌电台,破译中央红军前后左右的敌情。他整夜戴着耳机等待敌方呼号,侦听抄录、破译密码。为战胜疲劳,他常常用冷水冲头,来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央红军电台的同志说:“红四方面军电台提供的情报既快又准,对一方面军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起了重要作用。”长征结束后,毛泽东评价蔡威所在的红四方面军二局说:“二局,好样的。有了二局,红军长征就像夜里行军打灯笼。如果没有二局,长征胜利是难以想象的。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在四渡赤水前后,是你们提供了情报,使我们比较顺利地克服了困难。”而蔡威正是二局的局长。可惜的是,蔡威没有听到这些,因为此时的他已牺牲在了长征的路上。中国革命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直至取得最后胜利,在天安门上升起五星红旗,与当初那些众多的“默默不语”的无名英雄们的卓越奉献分不开。——“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当然,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并不要求完全局限于材料的某一点上。旧材料作文立意严格要求把所给材料中最准确、最核心的意思提取出来作文;而新材料作文则可以从不同侧面和多个角度立意,我们可选取某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角度进行作文。这是新、旧材料作文的本质区别。旧材料作文写作时不能抛开材料,行文中必须引用材料;新材料作文则不同,文章与材料的关系可以近一点,也可以远一点,若即若离,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就行。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对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材料的立意还可以从这样一些角度切入:
一个人的成功(“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与他的长期奋斗(“地下泉水的长期蓄积”)分不开;不要只看到某人表面的光鲜(“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还要看到它背后的艰辛和不易(“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深厚的底蕴(“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成就耀眼的辉煌(“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台上十分钟(“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台下十年功(“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有付出(“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能有回报(“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吃得苦中苦(“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方为人上人(“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
当然,若是只从“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这一点来立意、谈感悟也是可以的,如做人要谦虚谨慎;有了成绩不要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或到处炫耀;满招损谦受益;对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或始终“默默不语”支持自己的人,要知道感恩和报答,等等。但是,倘若仅从“积累”“坚韧”“毅力”“坚持”等角度来理解和感悟这则作文材料的意义的话,不说偏题较远,也离平庸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