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班克木生态习性与栽培技术研究综述

2015-05-30 19:56孟蕊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引种栽培技术

孟蕊

摘要 从澳大利亚班克木的资源概况、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育苗技术、栽培技术及其在生态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对班克木的引种栽培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班克木属;生态习性;栽培技术;引种

中图分类号:S72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8-118-02

班克木(Banksia)隶属山龙眼科(Proteaceae),全球约有80个种,大多生长在澳大利亚及澳大利亚北部岛屿,在昆士兰州和维多利亚州有零星分布,大部分种类分布于海拔100~250 m处。班克木能够适应多种复杂环境,如热带、亚热带山区、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其种类多样性在澳大利亚西南部有较好的体现,在此有超过80%的物种与班克木的生长密切相关。

班克木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被广泛用作园林绿化材料,同时班克木具有耐干旱、耐贫瘠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恢复植被等功能,在干旱地区和保水性能比较差的荒山荒地生态建设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是石山造林的良好树种[1]。该文主要介绍了班克木的资源概况、生物学特性、繁育栽培、生态应用等情况,以期为今后班克木在我国引种、生产、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生物学特性

1.1 早期发现 考古发现,班克木或班克木类植物在40万年以前就存在。第1个发现和使用班克木的是澳洲原住居民,他们可能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沿着西澳大利亚海岸线探索的荷兰探险家。1770年4月Cook船长和植物学家Joseph Banks、Solander Daniel将首次发现的4个种归纳到1个新属下面,为纪念植物学家Joseph Banks所作的贡献,故以他的名字为班克木属命名[2]。4个种分别为B.serrata、B.ericifolia、B.integrifolia和B.robur。在后来的再次航行中,Joseph Banks和Solander Daniel在昆士兰州北部海岸又发现了1个新的班克木种B.dentata[3]。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发现了2个种,分别为Banksias rosserae(Western Australia 2002)和B.croajingolensis(Victoria 2007)。

1.2 生长习性 班克木为木本常绿树种,匍匐灌木至小乔木,最高可达30 m。叶互生,多为单叶,厚革质,叶缘有锯齿,叶两面颜色不同,仅叶的下表面有气孔,而且常被绒毛。穗状花序顶生[4]。大多数班克木都是中型灌木,但也有一些是匍匐的灌木或大乔木。火灾易发地区的原生班克木往往都有一个“木块茎”,一般表现为地下木质部肿胀的那一部分,当火灾发生时,班克木的地上茎在火灾中被烧毁,此时“木块茎”能够继续发芽生长,并逐渐恢复原貌[5]。

1.3 开花习性 班克木的花非常小,穗状花序顶生,呈大圆柱形或球形,小花密集,且排列整齐呈刷状,花色呈金黄色、黄绿色或粉红色等,花期主要在秋季和冬季,花蜜甜,花色艳丽,花的形状与传粉者的鸟喙、昆虫口器十分匹配,因此班克木主要为虫媒花,常吸引各式动物如蜜雀鸟、昆虫等为其传播花粉,此外还可以进行风媒传粉[6]。班克木花的生长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7]:①花蕾,每一朵花都由延伸出来的4个细长花丝组成,每个花丝顶端均有花药。②开花。花被分化为几瓣细长的花冠,在花完全开放之前,花药弯向花柱的顶端。

③花柱从花被分离。花药和柱头均带有花粉的期间,鸟类或其他动物就来充当授粉的媒介者,完成一朵花到另一朵花的授粉过程。

1.4 果实特性 班克木的果实呈锥形,木质,每个毛囊都载有种子,干燥前这些毛囊通常是紧闭的,只有在有热源刺激或完全干燥的条件下毛囊才会打开。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班克木的种子每年都会脱落,且种子本身都具有膜质翅,这将有利于它们随风传播[7]。

1.5 生态适应性 班克木树种对于自然分布区的生态环境有着天然的适应性。只有与原产地相同或者相似的条件下,班克木引种才有可能会成功,并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约有70%的国土面积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它有着极端分化的气候和地形特征,东南部有雪原,北部有雨林和平原,中部是沙漠,东部、南部和西南部都是肥沃的耕地[8]。南部年平均气温14 ℃,北部年平均气温27 ℃,内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 mm,东部山区则为504~1 200 mm。班克木一般适宜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沙土、红土、砖红壤、岩石土壤等,不仅适合在公园、校园和住宅区等公共绿地丛植或孤植,而且还能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生长,在澳大利亚境内从高山、沿海到沙漠地带均有分布,可以改良土壤、防风固沙,是荒山造林和海岸线绿化的良好树种。班克木绝大多数种类还可用作观赏栽培,适用于盆栽和花园种植[9]。

2 繁殖技术

2.1 种子繁殖 大多数班克木属于种子繁殖。成熟的班克木种子呈锥形,通常经过加热处理(例如,在125 ℃的烘箱中烘烤1 h左右),迫使毛囊打开来获得种子。如果毛囊没有充分打开,就可在烘干加热后立即放入冷水中浸泡24 h左右,然后将球果放在一个温暖干燥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毛囊就会充分打开。这个取种过程有时可能会重复多次 [6,8]。

传统的种子苗是提高混交率的重要途径,但存放不当,种子可能会腐烂,所以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需保持种子湿润而又不潮湿。不同种之间发芽时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班克木种子的发芽时间为14~60 d,而半高山地区的种子如B.canei和B.saxicola等需要低温诱导才能够萌发,低温诱导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播种前的1~2个月,将种子放置在冰箱内的潮湿蛭石或沙层容器中[10]。

班克木播种通常采用容器育苗,在含有潮湿蛭石或类似材料的密闭容器中播种。冬季播种时,使用容器育苗能够使种子的萌发提前1~2周,同时容器育苗可以节省空间,提高密度。

2.2 扦插 与原始植株的生长习性相比较,种子繁殖的班克木可能会出现花色及株型变化,而无性繁殖能保持班克木理想的原始植物特性,因此扦插繁殖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技术上,班克木并不适于扦插繁殖,尤其是大树扦插繁殖,成功率非常低。为了提高扦插的成活率,通常控制插条的长度在75~100 mm,剪去插条长度2/3以下的叶片,用利刃刮伤茎部树皮来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亦可通过使用生根素来处理插条,促进生根。上述这些方法都可提高扦插的成功率[10]。

2.3 嫁接 澳大利亚西部夏季降水较多,在此生长的班克木属植物的枝条非常适合作为嫁接材料。嫁接时,一般选取树体优良、花色艳丽、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作为接穗,基部健壮的其他班克木树种作为砧木,通过嫁接得到树形优美、花色新奇的新品种,但是目前属间嫁接的可行性暂时未知,有待尝试[11]。

3 栽培管理

大部分班克木物种原产于澳大利亚西部,其在夏季持续的高温和高降雨量地区(如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带)难以存活下来。班克木的生长基质以排水良好的砂土为宜。栽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水分 大多数班克木都生长在相对贫瘠的沙质土壤中,还有少数种类生长在沼泽地附近,对于排水良好的山坡岩地和碱性石灰石黏土地,大多班克木树种也能很好生长。但对于大多数的班克木种类而言,良好的排水系统往往比土壤类型更加重要,如果土壤排水良好,几乎所有的班克木都可以沿水域线栽植,只有在自然降雨量不足以满足班克木对水分的需求时,才适当浇水。然而,含水量较高的土壤容易诱发根腐真菌病害(澳大利亚西部的原生林中时常发生),进而会伤害苗木的正常生长,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植株的突然死亡,因此,改善病区的土壤含水量能够有效地减少根腐真菌带来的不利影响[12]。

3.2 肥料 班克木属植物有一个独特的根系系统,它由许多小的“根”紧密簇抱而成,能有效地从土壤中吸收物种所需要的养分。另外,由于班克木耐瘠薄,因此在栽培时可以少施肥,最好施用含磷1%~5%的缓释肥料,并注意肥料(特别是磷肥)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一般班克木小苗每年施肥4次,每次3~4粒缓释肥。当班克木叶片变黄时,就需要根据说明适当地补充螯合铁等微量元素。

3.3 pH 大多数的班克木适宜生长在pH6.5~7.5的土壤中,并且最好是深厚的沙质土壤。

3.4 光照 多数班克木物种适宜生长在开阔、光照充足的地方,虽然植物在阴凉地区也能生长,但是开花量会显著减少。

4 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班克木是小乔木,具有很好的生长习性,生长速度虽比桉树和金合欢树稍慢,但适度的栽植密度可显著提高其生长量,是适用于公园、学校、住宅区栽植的小乔木。班克木具有匀称的树干,轮廓特征清晰的枝叶,并且班克木的株型在不同的成熟阶段能够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所以班克木在园林、园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4.1 木本切花 班克木具有花色艳丽、花形独特、种类多、花期较长、瓶插时间长等特点,是目前国外很畅销的木本切花[13]。在国外,班克木属于新型高档的木本切花,目前国内对于此类植物的应用还较少,所以在我国培育、销售班克木切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大的利润空间。

4.2 园林绿化与生态恢复 园林绿化建设离不开植物,而观赏价值高的植物不仅具有较好的审美效果,还能够显著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形成生机盎然的园林景观,满足人们日常游憩和观赏的需要,提升城市的潜在竞争力。班克木耐修剪,可塑造多种造型,而且班克木属植物花大色艳、花期长,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将班克木应用于园林绿化不仅能够丰富园林绿化的种类,还可以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档次及观赏价值[14]。

大多植物在土层浅薄、土壤持水能力低或干旱贫瘠的条件下长势都较弱,而班克木属植物却能适应这种恶劣的生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恶劣生境造林树种不足的问题,是植被恢复、水土流失治理及土壤改良等方面的良好树种[12]。

5 结语

近年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均陆续引进班克木。班克木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新型高档木本切花,其本身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可以广泛应用在园林绿化上。此外,在国内干旱地区的一些保水性能较差的荒山坡地等地

区,耐旱、耐贫瘠的班克木在涵养水源、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生态环境建设中也能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引种栽培班克木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通过加大对班克木的引进力度,我国将会拥有更多可利用的植物种质资源。

参考文献

[1] TAYLOR A,HOPPER S D.The Banksia atlas[M]. Canberra: AnAGPS Press, 1988.

[2] GEORGE A S. The Banksia book [M]. Sydney, Australia:Kangaroo Press,1984.

[3] ELIOVSON S. Proteas for pleasure-how to grow and identify them [M].Cape Town: Howard Timmins, 1965:1-40.

[4] JANICK J. Perspectives on new crops and new uses [M]//LENHARDT K W,CRLEY R A.Proteaceae Floral Crops: Cultivar Development and Underexploited Uses. Alexandria: ASHS Press, 1999:410-425.

[5] BROWN N. Grow proteas [M].South Africa: National Botanical Institute, 2002.

[6] ORCHARD A E,GEORGE A S,DOUGLAS A W,et al.Flora of Australia volume 16-Elaeagnaceae,Proteaceae1[EB/OL].http:// environment.gov.au/biodiversity/abrs/publications/flora-of-australia/vol16.html,1995.

[7] VOGTS M. South Africa's Proteaceae: Know them and grow them [M].South Africa: Struik Publishers,1982.

[8] WILLAMS I J M. A revision of the genus Leucadendron (Proteaceae) [M].Cape Town: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1972.

[9] 翁殊斐.青年风景园林师植物应用图鉴:花木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10] HOSRKINS K,WILSON J.Cost-effectiveness of habitat manipulation as a method of rodent control in Australian macadamia orchards [J]. Crop Protection,1999, 18(6):379-387.

[11] ZIEHRL A,BERG G,PASCOE I,et al. Proteaceae managing elsinoe scab[R].Australia:Rur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2000.

[12] CROXFORD B,SEDGLEY R.New hybrid Leucadendron[R]. Australia:Rur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2001.

[13] 曾力.六种山龙眼科木本切花植物引种繁殖的研究[D].昆明:西南林学院,2008.

[14] MCGREGOR D R B A. A travel report presented to RIRDC[R]. Australia: Rur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2006.

猜你喜欢
引种栽培技术
节节红板栗引种表现及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北京地区野生草本地被植物的引种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