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宇
摘 要:本文从“产城一体化”的角度切入,分析传统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来总结出产城一体化的规划应该怎样做,得出产城一体化小城镇规划的方法,从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实现就地城镇化。为今后的小城镇产城一体化规划提供方法的参考。
关键字:产城一体;新型城镇化;小城镇规划
1 绪论
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与深入的大背景下,我国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应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同时,最突出的问题也愈加明显,就是“城乡二元经结构矛盾巨大,城乡差距大”。十八大为更好促进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出了“四化同步”的发展要求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这些大背景下,小城镇规划就应该改变传统的规划方法,以产城一体化规划新方法解决问题,促进发展。
2 研究综述
2.1 传统规划方法存在的问题
2.1.1 传统小城镇规划存在的问题
(1)发展规模即人口规模与土地利用规模问题:我国小城镇发展规模预测方式是沿袭了近40多年的计划配套确定规模的规划方法,这种方法已经跟不上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已,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2)人口规模方面,传统规划普遍采用方法为《村镇规划标准》提倡的城镇人口预测方法,主要内容是将城镇发展的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两部分叠加,计算公式为:Q=Q(1+K)“+P。现阶段小城镇与城市还不一样,发展仍然处于很不稳定的时期,有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尤其是对于以工业园区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一个较大型项目就能够引起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在规划期内出现较大的波动,其他的偶然因素对小城镇的人口规模预测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传统的规划方法已经无法正确预测规模。
(3)道路交通系统规划问题:小城镇的交通方式比较复杂,具体特征为出行距离较短,汽车、摩托车、拖拉机、自行车与人行方式混杂,道路交通冲突点多,同时工业园区的交通方式又与生活性交通有所不同,方式主要以大型货车,短距离工程车辆为主。传统道路交通体系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注重镇区路网规划,轻视镇域路网规划,村村通道路条件差;注重生活交通性道路轻视为产业服务的道路规划,工业园区可达性多未考虑,许多对外交通主干道甚至不直接连接工业园区;停车系统普遍缺少或缺失。
(4)居住区规划问题:选址问题在于传统小城镇居住区选址均集中于镇区建设用地或镇区周边,对于距离镇区较远的镇域内村庄聚落使用极不方便;同时也无法为远离镇区的工业园区职工提供方便的居住条件。规模问题在于传统小城镇居住区规模大小主要考虑镇区人口数以及镇区附近村庄人口数,而未考虑远离镇区的村庄的人口数。同時未考虑入住本镇的工业园区的人口数,大型工业园区会带来一定数量的常住人口,传统小城镇居住区无法为这些人口提供方便的居住条件。
(5)村镇体系结构规划问题:传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一般将结构定位“镇区—中心村—重点村——般村”这种传统的体系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因为该体系结构缺乏对主导产业影响因素的考虑,在大力发展产城一体化的今天已无法满足“以产带城”的时代特点。
(6)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问题:对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传统规划最主要的问题就于是在小城镇规划中没有以“产业现行,以产带城”这种产城一体的指导思想来进行规划,小城镇没有主打产业,资金量严重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公共服务设施缺失现象严重。
2.1.2传统工业园区规划存在的问题
(1)总体定位问题:小城镇工业园区规划许多都是“小而全”的综合型工业园区。由于没有认清自己的主打产业,产业定位模糊,致使招商引资没有主攻方向。从而导致工业园区的产业趋同化现象比比皆是。同时定位模糊还导致工业园区在功能划分上存在很多矛盾的地方,不利于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后续发展。
(2)用地规模与布局问题:传统小城镇工业用地规模上并没有明确的划分规定,在《村镇规划标准》并没有对小城镇工业用地进行规定,规划上规模的确定并没有明确的根据,缺乏科学依据,而且就现阶段情况来说,小城镇工业园规模普遍偏小,无法形成太大的气候。
(3)功能划分问题:传统小城镇工业园区规划在功能划分方面重视工业园区中心区的功能划分,传统规划将工业园区划分为管理区、标准厂房区、专业工厂区、仓库区、公共和公用设施区。未考虑科研机构和质检机构的重要性,缺乏科研机构将对园区的未来总体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质检机构则能很好的提高本工业园区生产产品的质量,节约成本,提升园区形象。
(4)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系统问题:传统小城镇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时主要注重工业园区内部交通道路网和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往往忽略了工业园区与镇区,工业园区与新农村社区之间连接道路的规划设计,造成通达的不方便。同时对外交通主干道的选取也有时缺乏科学依据,造成交通资源的浪费。
(5)基础设施问题:传统小城镇工业园区规划中由于乡镇企业选址有时较分散,就造成了基础设施使用时铺设管线的浪费,同时,由于不同工艺种类使用的基础设施不同,规划时因为缺乏对工艺方面的考虑而造城了基础设施的浪费。
2.2 基于产城一体化理念的新型规划方法
通过上述对传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我们得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传统小城镇规划方法已经有许多地方无法满足新形势的要求,需要在新型城镇化与产城一体化的指导思想下进行新方法的研究,以新的规划方法应对新形势,满足新要求。
2.2.1产业规划
小城镇产业的发展是镇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小城镇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小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在产城一体化理念下的小城镇规划重点是“产业先行,以产带城”。
新型工业园区规划:
(1)总体定位:产城一体化理念下小城镇工业园区规划首先就要有明确的总体定位,定位应该科学而符合实际,明确自身的主打产业,不搞大而全的工业园区,而是真正具有自身特点的小城镇工业园区。
(2)新型工业园区布局:产城一体化理念下小城镇工业园区应该打破传统的工业园区布局形式,采用“中心区+专业生产加工村”的布局模式,利用工业园区中心区带动周边专业生产加工村,这种布局可以有效解决本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村民专业生产技能,拉动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再规划时应将镇龙头企业用地集中布置,方便道路交通系统以及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利用。
(3)产城一体化工业园区新战略:将产城一体化的理念应用于工业园区规划会得出新战略:“工业园区+专业生产加工村”与“龙头企业+专业生产加工户”:工业园区带动周边的专业加工村,村庄是为园区服务专业加工的加工村,提升整个村庄的经济水平。以龙头企业拉动专业生产加工户,加工户为专业加工村内专业加工的村户,加工户专门为工业园内的龙头企业加工半成品,提高龙头企业生产效率,提高村户经济收入。
(4)功能划分:产城一体化理念下产业规划应该注重长远的发展,而工业园区发展的根本是生产技术与生产效率的提高。针对这种新理念,新型小城镇工业园区在功能划分上除了要保留原有的必要功能区,一定要添加科研机构区与质检区,引进科研机构与质检机构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技术,同时节约生产成本,对小城镇新型工业园区的长远发展有重大意义。
(5)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产城一体化理念下的规划要求“产城联动,以产带城”,在这种理念下,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时除了注重园区内部的系统规划,应该更加注重园区中心区与周边专业生产加工村之间的道路规划,以方便加工材料的运输,节约运输成本。同要注意园区与镇区,园区与新型农村社区之间的道路规划,在规划时就将镇区、园区、加工村、新型农村社区很好的沟通串联起来,达到“产城一体”的效果。
2.2.2人口与用地规模规划
产城一体化小城镇规划对于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方面要注意的是产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产业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意识到“科学性就在于其模糊性”,这个模糊性不是说无秩序的模糊,而这个模糊恰恰是求得相对科学而非绝对科学的一种表现。对于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我们就要采用这种模糊性预测方法,即在传统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产业影响参数来给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一个上下可以浮动的科学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人口方面给出正确的人口上限,而用地方面则留出必要的工业生产备用地和生活备用地,这样可以为小城镇远景的发展做足准备。
2.2.3新型村镇体系规划新
传统的镇村体系为“镇区—中心村—重点村——般村”,对农村产业的引导促进作用薄弱,停留在空间布局等级上,实际指导意义不大。在产城一体化理念下的规划注重的是“以产带城”的产业先行的政策,以产业为主,应以“镇区—新农村社区—农村产作居民点”这种新型村镇体系为主,将村庄的功能定位从单一的居住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平衡发展的多元功能转换,空间布局上从迁村并点的刚性调整转向社区服务圈的弹性引导。这种村镇体系突出了产业的重要性,利于产业发展。
2.2.4新型农村社区规划
为解决传统规划中农村社区存在的问题,产城一体化理念下新型农村社区规划重点在于选址和規模。
在选址上新型农村社区应该分为镇区社区与中心社区,镇区社区选址在镇区建设用地范围内,主要解决的是原镇区与镇区周边的村庄居民的居住问题,规模大小取决于镇区人口数与周边村庄的人口数。中心社区主要为工业园区与农村产作居民点服务,其选址主要考虑工业园区与专业生产加工村的位置,让居民方便的在社区居住去专业生产加工村生产工作,规模上取决于专业生产加工村的人口数,与工业园区引入的有居住需要的人数。
2.2.5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产城一体化理念下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主要注重“统筹”二字,在规划时必须改正传统规划“重镇区,轻镇域”的问题,在规划时注意镇区与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周边产业村、新型农村社区的统筹规划,尽量利用相同的源、线、点来布置,达到节约的目的。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小城镇规划和传统小城镇工业园区的规划的方法步骤,来总结出产城一体化的规划应该怎样做,分析如何通过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来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小城镇整体产城一体化的实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实现就地城镇化,实现“以产业化振兴城市,以城市化助推产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仁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75-180.
[2]曾福生,吴雄周,刘辉.论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形式——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J].农村现代化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