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发挥》儿科非药物疗法探微

2015-05-30 12:37牛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儿科

牛菲

关键词:幼科发挥;非药物疗法;儿科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8.029

中图分类号:R24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8-0105-02

非药物疗法是中医治疗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是基于中医“形神统一”观及七情、经络学说等基本思想。中医认为,人患病既有形身损害,也影响情志正常。因此,治病更应心身共治,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新医学模式的出现,人们正在改变传统认识观念和治疗手段,使非药物疗法重新被重视。

万密斋乃明代著名医家,以擅长治疗儿科、妇科及痘疹等著称于世。代表作《幼科发挥》以治幼科见长,以家传十三方昭彰,药物疗法众多。而细窥其全文,仍有20余处记叙了非药物疗法。以其治疗病种看,计有木舌、重舌、口疮、惊风、脐风、伤乳症、发热症、情志病、皮肤病等症。现按其特色分为三方面阐述。

1 幼承庭训,拔新领异之非药物疗法

儿科,古称哑科,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且为纯阳之体,娇柔无比。药物疗法或多或少总是存在一些毒副作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尽养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药物治病的双重性。故后世医家亦无不精心留意寻找非药物疗法。万氏幼承庭训,其学识之广博,超越他人,在儿科病的治疗上,除善用家传之方外,另一特色便为非药物疗法。如治“一儿发搐,五日不醒,药食难入,针其三里、合谷、人中而醒,针下无气,此禀赋不足”。针下有气无气是医者施术中的自身感觉。万氏通过针刺治疗,不仅仅觉针下无气,为气不至,并进一步提出了此为禀赋不足所致。又如治脐风证,视其上腭有泡、色变黄者,可用银挖耳挖之。这是其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并亲自创立的脐风外治法。此外,还有以手指探吐治病案,则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其高者因而越之”之意。在万全前,宋代钱乙为儿科治疗立法遣方,可称儿科鼻祖,从遗存的文献看,他对儿科非药物疗法之应用创造却并未涉足。而《幼科发挥》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非药物疗法,是一巨大的医学财富,我们应努力发掘与传承。

2 遵循儿科生理特点,不戕杀生生之机

万氏在总结前人儿科治疗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疗法,源于不戕杀生生之机的儿科生理特征。《幼科发挥》云:“方其幼也,有如水面之泡,草头之露。气血未定,易寒易热,肠胃软脆。易饥易饱。为母者调摄不得其宜,必不免吐泻惊疳之病矣。”可见,万氏对小儿生理认识是深刻和形象化的。分析万氏某些治疗,从中可窥出其用心良苦、至意之深切。如治变证兼证,谓其有外感风寒者宜发散,惺惺散主之,按摩法亦可用也。一方面指出变证兼证应适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机;另一方面,嘱其在适当情况下,可选择按摩疗法。当视病情轻重而定,不必拘执。另外,变蒸为儿科生理常见现象,所谓“诞生之后,有变证之热。长其精神,壮其筋骨,生其意志,变证已毕,一岁期焉”,这是《幼科发挥》对变蒸认识的梗概,认为变蒸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致病,也不必治疗,而应顺其生理常态。但也有变蒸的特殊情况,即所谓变蒸兼证。《幼科发挥》列出了外感风寒、内伤乳食、惊吓客忤等,并提出相宜治法;又对变蒸发病以“治病为主,勿犯胃气”的原则,指出咳嗽、吐泻、惊风3种变蒸后的常见病变及治法。而对久病变证者,则以健脾为主,其重视后天之本之意跃然纸上。可见,《幼科发挥》对儿科疾患,以非药物疗法可治者,则尽量不用药施治。时时处处顾护生机,调摄保育,诚为幼科疾患治疗迷途指航。又如治疗“一儿三岁,病惊风后,未服豁痰安神之药,自后成病。当欲发之状,以后探其口中,以吐其涎,如此调理,至七岁不作矣”。这里用手指探吐治疗痰在胸膈的病证,并获良效,说明吐法为切实可行之法。张仲景曾用盐汤探吐、瓜蒂散催吐,而万氏另辟蹊径,采用非药物的手指探吐法,既达探吐痰涎之目的,又不施药物以免戕杀生机。法虽简而寓意深,为今天儿科医生应当借鉴的经验手法。当然,《幼儿发挥》对非药物疗法的应用,也强调应慎重选择,凡有戕害小儿生机者,或与症不宜者,皆警示后人不可孟浪。如《幼科发挥》载:“一儿发搐,先取善推法推之止,向后发病益危甚。余曰:‘推法者,乃针灸按摩之遗意也。经曰:‘无刺大虚人,推搐之法,壮实者可用之。……一儿发搐,因用推法退之,一月后如期复发,又推之,或一月一发,或一月再发,予曰:‘成痫矣。”万氏明确指出,刺法大虚者忌之,推法壮实者可用,而虚者自当禁忌,这些疗法虽无药物治疗之毒副作用,但也有其适应范围。临床如不遵循这个原则,则有误诊误治之可能。

3 以物理疗法为重点,兼用情志心理施治

在《幼科发挥》非药物疗法20余条中,针刺、灸、按摩、探法、损谷法、拒谷法则占据了绝大部分,只在特殊场合下应用情志心理疗法,这也体现了儿童心理学的特征,由于情窦未开,嗜欲少于成人。因此,由于七情六欲影响所致疾患相对少于成年者,而物理疗法在儿科诊疗实际中的价值不可低估。首先,采用非药物的物理疗法,有益于幼儿正常的身心发展。处于襁褓中的婴儿,一是对服药不能配合,而传统的中药汤剂味道之苦,确实令幼儿目瞪。针灸、按摩、热灸、探吐法、损谷、拒谷法等较药物治疗容易接受一些。另外,非药物的物理疗法有其特殊的优势,如针刺疗法用于急症施治,多能仓促间见效,按摩法用于儿科许多病症中也可收立竿见影之效。这些疗法的临床实施可补药物疗法之不足与缺憾。

4 结语

《幼科发挥》总结了明前的儿科临床实践,阐述并创制了20余种非药物疗法,极大地丰富了儿科治疗内容,为后世儿科临床所推崇。在遵循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病理变化规律,以及治疗反应性上,均有极大的裨益,其与药物疗法调余补缺,相得益彰。

(收稿日期:2014-05-28)

猜你喜欢
儿科
基于SOAP病例讨论评价在儿科临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银翘散加减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
儿科专栏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请为儿科医师设专项补助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超声诊断184例儿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