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潇
城市的急剧扩张,使人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开始转而发展新型的种植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室内种植应运而生,垂直农场,高架种植,都给人们在城市发展农业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案例来分析室内种植的前景,并提出了笔者对于室内种植的一些思考。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城市的急剧扩张,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总量将达到90亿,其中8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不仅如此,世界各地的不良天气造成了农作物受灾。而且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致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于食物的生产方式,而另一方面城市耕地越来越少,传统的农业模式也难以满足城市的发展,此时,室内种植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种植方式,出现在人们眼前。
对于设计师而言,现今的设计也受市场驱动转向一个更为积极主动的引领角色。室内种植虽是前沿新兴的领域,但是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寻求跨界,为这种模式推波助澜,将自己的设计整合进新的商业模式里去,不断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策略。正如英国Design Council的智囊团Red在《设计转型》一文就提出了设计转型的特征,其中就包括要重新定义设计问题和要点,并提倡跨学科的合作,对复杂问题的认识不能强调单一的视角,设计过程应该创造一个中介的空间。
从现在国内外的室内种植情况看,国内处在一个起步状态,国外虽然还没有大规模的进行推广,但有了不少成功案例,我们可以从设计师角度出发,为室内种植提出一些设计思考。
室内种植做的比较早而且比较成规模的,当属垂直农场,这是人们为了提高种植物产量设计的一种新型农场。就像人们居住从平房向高层进化一样,耕地也开始从田地向高层建筑化发展,在高层建筑物里模拟农田的生态环境,使其符合农作物的生长成熟条件,从而可以有效的扩大种植面积和生产产量。垂直农场的出现颠覆了人类几千年来的耕种方式,为人口激增与土地资源日趋短缺的矛盾及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现今比较成熟的是美国芝加哥都市垂直农场,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所有的农作物的生产环境都可以受到人为的严格的控制,使植物得到最佳的生长状态,具备可复制性,即使换一个区域也具有可行性。
在国内,中国也已经出现室内种植工厂的萌芽。笔者曾在走访北京昌平草莓种植园时,也看到了现代农民对于空间的创新型利用。草莓的种植采取高架种植的模式,梯形的高架种植让草莓的种植面积提高,梯形设计也能保证各层阳光。该草莓园主在梯形高架下形成的三角空间种植蘑菇,这让空间的利用更为合理,而且蘑菇需要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和草莓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形成了良性互动。
但是这种占地面积很大的室内种植工厂对普通人来说,实现难度非常大,但是,久居城市,很多人向往回归田园,当我们在品尝自己种植的食品时,都会使我们感受到一种美味之外的令人格外满意的东西。
设计师的眼光马上转向了室内种植家居。这种家居占据空间较少,提升了家居环境的舒适性、艺术性以及环保性。举例来说,美国学生Scott Pancioli设计的移动版的紧凑型花园Bloom(图一),整体像个酒瓶一样的流线设计,可自带底轮可进行组装;盆栽底部自带排水隔层,堪称现实版的家庭农场。
又如,国外的一款智能种植家居Niwa(图二)又进一步解决了现代人没有种植时间、缺乏种植经验的问题。国外众多行业专家一起开发的这款智能家居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是一个透明箱,采用无土栽培,保持了室内的清洁。对用户来说,只需要在营养液中放置上种子即可坐等收获。箱子内配置了一系列的传感器,可实现自我灌溉,调节光线,温度湿度自行控制,用户们可通过移动端app查看植物的生长状况,也可调整植物栽种方式。Niwa团队植入了专业种植技巧,内置在app中,即使是完全没有种植经验的人也可轻松操作。这款智能家居虽然现在还在集资阶段,但它的出现毕竟给我们未来做室内种植提供了一个思路。
图一
图二
即使有智能室内种植家居,但它对于普通人来说,价格偏高,而且其装饰性大于实用性,想要真正满足大家的种植愿望仅靠一个智能家居是不现实的。我们在对北京的12个小区的走访中,发现居民对种植的需求很大,甚至有些居民在社区的草地上种植蔬菜,但是存在种植面积较小导致植物过于密集,或者种植知识、时间的缺乏导致植物死亡诸多问题。
从国外的实验性种植工厂到国内高架草莓种植园,再到室内智能种植家居, 都是人们在解决社会问题中不断摸索的产物。新的技术固然重要,而对于现代设计师来说,我们需要为单纯的技术创新或者社会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决的思路。
从大的方面来说,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可以共同参与建设一个试验性的种植超市。首先,由政府鼓励企业参与进种植工厂建设,并投资建设社区型的室内高架种植园作为试点;企业负责提供种植技术支持,以及植物托管服务;对于社区来说,需要的就是组织居民参与,并提供基本的物业服务;对于居民来说,既可以租赁一方土地,满足种植需求,吃到放心的蔬菜,又有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对于企业来说,盈利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超市自留地的蔬菜出售,居民土地植物的托管服务,组织种植教学等等;对物业来说,超市的物业管理也是一份收入;对于政府来说,首先进行了农业发展新模式的探讨,其次也缓解了大城市每日瓜果蔬菜供应压力,也让城市更加绿色。在整个过程中,设计师更多的是做了一套服务设计。
从小的方面来说,现在室内智能种植家居还是有很大的发展前途。设计师可从调研人们的生活方式入手,如我国国情所致,中国人与外国人对种植的需求未必一致。而且在笔者对那些在社区垦田的居民采访来看,中老年人所占的比重较多,在采访中年轻人普遍认同想种但是没有时间和技术空间,更多居民种田是为了自己孩子食用,种种原因不再列数。采访中发现很多问题,如种植需要什么条件?哪类人群会接受这种种植的生活方式?光照、施肥等问题应如何解决?这款设计产品的外观应是如何的?或许Niwa的智能检测和美国的bloom易组装合并起来,取两者所长所造就的产品,更适于发展室内种植。
无疑,城市种植工厂会带来巨大的潜在利益,比如在城市里种植可以联合社区,减少了运输的成本,还可以避免运输食物带来的大气污染。发展城市种植工厂也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土地的珍贵度无需多说,新型模式的农业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虽然现在它还是以试验性的形势出现,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很有发展空间的。
(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