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 诗情 诗韵

2015-05-30 07:07:11张家龙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红掌绿水古诗

张家龙

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点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意美、语美、音美、形美。在“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研讨会”上,我执教的观摩课《咏鹅》抛开字斟句酌的理解,放手以诵读的形式展开教学,始于“读”,终于“吟”,教给学生读古诗、品古诗的方法。教学层层推进,诗情自然流露,诗韵蕴含其中,让学生在浓浓的诗情间感悟了诗句特有的“美”。

儿童:天生的诗人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 我们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诗文?他需要仰视还是平视?教材中的一些诗文,时空跨度太大,内容本身超越了儿童视野,而学生的阅历太浅,很难一下子与诗人情、意相通。所以,需要教师加强引导,让诗情画意进入儿童的视野。儿童想象力非常丰富,是天生的诗人,教学可以从学生的提问入手。

师:……他自己用很奇妙的想法就带出了很有味道的读法,为他的优雅鼓掌。读一读,品一品,想一想,对于这首诗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的问题是,第一句的“鹅,鹅,鹅”是作者唱出来的声音呢,还是那些鹅的叫声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精彩。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鹅在“白毛浮绿水”,为什么不是干净的白水而是绿水啊?

师: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仔细看过自来水吗?自来水大家用眼睛看觉得它很干净,其实世界上干净的标准很丰富,绿绿的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有色彩而又纯净的池塘里的水,能想象到吗?所以你看,鹅儿们正在欢快地“红掌拨清波”呢!

生:我的问题是“曲项向天歌”里的那只鹅,它唱的是什么歌呢?

生:请问红掌是怎么回事?

师:谁帮我解答这个问题?

生:鹅的“手”本来就是红的。

师:你的说法真好,你是一位作家。他的回答你满意吗?

生:我很满意。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直接传授知识,通篇是儿童自己在提问,在归纳,在总结,体现了儿童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整个教学内容的呈现是很自然、很流畅的。我根据孩子们思维的自然流向推动课堂,最后达到了教学想要达到的目标。

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还要允许有不同意见的存在,允许学生有个性的思考,要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在这堂课中,我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由想象,沿着学生的思维顺势而导,让他们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精神。例如:

师:这两句旋律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后面拖音了,一个没有拖音。

师:一个拖,一个不拖,表现出了怎样不同的效果呢?

生:鹅拨水的动作不同,波纹也有长有短。

师:鹅看到了什么让它这样不停地歌唱?

生:它看到美丽的天空,代表着希望。

生: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云朵,代表的是自由。

生:我觉得它有可能是看见了自己孵的小鹅,所以它非常

高兴。

生:它展开翅膀飞了起来,然后看见了绿色的柳树还有红色的花。

诗歌:流淌的音乐

在这堂以古诗鉴赏为目标的语文课上,音乐成了课堂上的亮点。这堂课我积极尝试运用音乐为古诗教学服务,通过歌唱、朗读、表演、吟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从而达到“基于儿童的核心素养,学会学习、审美体验”的目的。学生在比较节奏的长短中想象鹅的动作,在音符的高低间想象鹅的心情。在音乐的引领下,学生激情涌动,驰骋想象,掌握方法,运用方法。正是有了音乐这种“催化剂”,学生掌握了诵读古诗的技巧,语言文字便在歌唱声中有了跳动的生命。音乐的引入比教师单纯讲解更有效。用语言无法体验的,就用音乐去突破;用音乐无法具象的,就用语言去启迪。歌声琴声吟诗声,声声悦耳。整整一节课,学生们时而真情地吟诵,时而快乐地歌唱,时而天马行空地想象,时而随心所欲地表演,真正享受着艺术与语文整合后带来的快乐。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学生一边吟诵着诗句,一边模仿着“鹅”的动作。

师:同学们,诗就是歌,歌也是诗。老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请你感受歌曲的情绪,等一会儿把你的感觉说一说。现在请做好聆听的准备。

师: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我觉得那只鹅很活泼,也很可爱。

生:我觉得那只鹅非常优雅。

生:我觉得这两只鹅好像是真的。

师:你是真的走进了音乐,所以音乐给了你真的感觉。

生:我觉得鹅很可爱又很

温柔。

师:你喜欢这样的感觉吗?

生:喜欢。

生:我觉得那两只鹅的颜色很饱满,色彩很丰富。

师:我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但是你这样一说就更有味

道了。

生:我觉得鹅很好看,也很可爱。

师:白毛浮绿水——

生:红掌拨清波。

师:歌曲的情绪和古诗的情绪相同吗?真有意思,把这种可爱、活泼、优雅、温柔送进歌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刚才的读一读,我们读出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唱一唱。

师:跟着钢琴伴奏你们唱得那么自然,把古诗往音乐里一放就可以唱。感觉怎么样?

生:很好。

生:挺不错的。

师:亲爱的同学们,“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个句子你们是否注意到了,同样的这一句,古诗唱出来的旋律就有点不同,请听。

生:唱第一遍的时候是“发”,唱第二遍的时候就是“咪”了。

师:这位同学有自己的发现,掌声送给他。请用你们手指示的高度来表现结束音的不同。一起来,带着歌声做着动作一块来。发生什么事了?

生:我觉得是第一个高,第二个低。

师:好!你说的是声音的变化。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生:我感觉可能到唱第二遍的时候,两只鹅就已经游走了。

师:你由音乐想到了古诗里的画面,再想想。

生:我觉得唱第一遍的时候那个鹅正在河里游来游去很自在,唱第二遍的时候有一只鹅回去孵蛋去了,有一只鹅在找吃的。

师:真有意思。

生:唱第一遍的时候感觉第一只鹅在高声唱歌,唱第二遍的时候它把头埋到水里面去了。

课程整合,程度、形式可以是超越学科的深度整合,也可以是以一门课程为主,加入其他课程元素的整合。整合之后的目标更加高远,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站在“育人”的高度超越学科进行教学。课程整合,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完善。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红掌绿水古诗
赶着青山和绿水
芽大小、6-苄氨基嘌呤和活性炭对红掌芽生长的影响
美丽的红掌
“拟古诗”之我见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2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2期)2018-12-06 09:30:42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56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1期)2018-09-28 02:24:50
红掌鲜切花温室栽培技术探究
现代园艺(2018年22期)2018-01-19 03:45:14
红掌
万绿水 东江请原创歌曲|全国征集
岭南音乐(2016年4期)2016-11-21 09: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