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俚曲的方言特色初探

2015-05-30 00:59黄科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9期

黄科

摘 要:聊斋俚曲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首创的作品,主要传唱于山东淄川一带。通俗性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聊斋俚曲的故事内容大量运用了白话文及方言口语来叙述,俗语及谚语的使用更显示出了聊斋俚曲浓厚的地域特色,使其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和欢迎,成为广泛传唱于街头巷尾的传世之作。本文从语音、语义、语法三方面,详细阐述聊斋俚曲的方言特色,以此揭示聊斋俚曲语言的特色及内涵。

关键词:聊斋俚曲;语音特色;词汇特色;语法特色

一、概述

聊斋俚曲是由清初著名作家蒲松龄所创的白话作品,因蒲松龄的斋名为“聊斋”,所以称之为“聊斋俚曲”,也有人称为“蒲松龄俚曲”。聊斋俚曲先后经过路大荒、蒲先明等人的细心整理,现如今已比较完备,现存聊斋俚曲的手抄本共15本,均已整理出版,主要作品有《姑妇曲》、《慈悲曲》、《富贵神仙》、《墙头记》、《禳妒咒》、《磨难曲》、《穷汉词》等。聊斋俚曲流传至今,成为山东地区独树一帜的一种群众性艺术形式。所谓“俚”,即民间的、通俗的,而之所以称其为“俚曲”,是因为其故事内容大量运用了白话文及方言口语来叙述,语言大都质朴通俗,贴近百姓生活,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聊斋俚曲主要传唱于山东淄川一带,由蒲氏家族及其后人传承,然而乡土气息浓郁的淄川方言,对当地人来说通俗易懂,对外地人可谓难上加难,聊斋俚曲中方言土语可以说是其最具特色的内容,其为近现代汉语口语词的研究,特别是山东一带方言口语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于聊斋俚曲方言土语的研究有其深远的意义,想要真正了解聊斋俚曲的特色之美,必须从语言着手。

二、聊斋俚曲的方言特色

蒲松龄是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外蒲家庄人,聊斋俚曲中的语言多取自街头巷尾,由地道的淄川方言创作而成,极具当地特色。其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充分体现了聊斋俚曲的方言特色。以下从语音、语义、语法三方面,详细阐述聊斋俚曲的方言特点,以展现聊斋俚曲的语言魅力。

(一)语音的地方特色

淄川方言的语音有其独特的发音规律和特征,为聊斋俚曲的魅力增色不少,淄川方言中的一些发音与普通话有着很大的区别,有的甚至相差甚远。从字的声调来说,作为我国官方语言的普通话,其声调分为四种,分别是一声阴平,二声阳平,三声为上声,四声为去声。然而在淄川方言中,有的字虽与普通话的写法相同,但其声调却与普通话的声调有所不同,有的声调差别极大。在淄川方言中,阴平和去声都是降调,所以在聊斋俚曲中语言的声调趋势基本是降调的语势。

此外,汉字的发音在声母、韵母、儿化音上也与普通话稍有不同。某些汉字的发音在淄川方言中会加上声母,如“挨饿”在普通话中读作/ái è/,而在俚曲中读作/yài wò/。(例:《磨难曲》第一回:“老婆孩子一起挨饿”。)韵母的发音也容易混淆,如“哥”、“贺”、“累”、“衬”分别读作/guò/、/huò/、/luī/、/cùn/。(例:《墙头记》第一回:“累这墙使钱一吊。”《穷汉词》:“蠢的蠢,夯的夯,空有臭钱不帮寸。”)另外,“日”母开头的字发音时变为声母,如“绕”、“软”分别读作/lào/、/luǎn/。

再者,淄川方言容易将声母/zh/、/ch/、/sh/与/z/、/c/、/s/混淆。如“色”、“重”、分别读作/shei/、/cong/。(例:《慈悲曲》第四段:“张讷从新给他哥哥磕头。”)

(二)语义的地方特色

聊斋俚曲中使用了大量的淄川口语,具有强大的表义功能,口语色彩和形象色彩鲜明,这些方言的意义深刻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以下仅举几例说明:

“乜”字在聊斋俚曲中与“样”和音组成“乜样”读作/niang/,意思为“那么”。(例:《墙头记》第一回:“是乜冷么?你也忒虚喝!”)

“歹”字意为“吃”。(例:《慈悲曲》第三段:“这无名的菜瓜,只是捏着鼻子歹。”)

“波落盖”意为“膝盖”。(例:《禳妒咒》第一回:“戚老爷丢了刀,一波落盖跪下”。)

“田地”意为“屋子里的地面”。(例:《慈悲曲》第四段:“哥哥说我不是闲人,扫了田地并把灰。”)

“不待”意为“不喜欢,不愿意”。(例:《姑妇曲》第一段:“于氏不待看也不待听,黄天黑地的蹦起头来了。”)

“程程”、“撑撑”意为“渐渐”。(例:《磨难曲》第十九回:“闷恹恹,闷恹恹,每朝夹马更加鞭。家越发在眼前,程程的走的慢。”)

“开交”意为“离开”。(例:《慈悲曲》第四段:“几时是了?到底终须要开交。”)

此外,一些方言词语还反映出了当地人的生活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从中可以深切体会当地的民俗特色。以下仅举几例说明:

“窝窝头”是淄川一带的居民百姓习惯的一种主食,当地有句俗语称“红窝头,就辣椒,越吃越上膘”。(例:《禳妒咒》第一回:“枣面蒸成窝窝头,嫩鸡鲜鱼剁成炸。”)

“抗墙根”是指老百姓冬天闲暇的时候三三两两聚在墙根,晒晒太阳,聊聊天以打发时间。(例:《墙头记》第二回:“你又不常出门,脱不过抗墙头根,棉衣裳穿着也可笨。”)

“揽柿子”是去除柿子苦涩的一种方法。柿子到了成熟的时候,如果不及时摘下来,就会变得又红又软,称之为“烘”,而提前摘下来却又苦又涩,这时想要柿子脆甜,就需要“攬柿子”(例:《富贵神仙》第六回:“那衙役就像那十月里的柿子,不揽也就烘上来了。”)

除了字与词的意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之外,聊斋俚曲中歇后语的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淄川方言的特色,其朴实风趣的特点为俚曲增色不少。以下仅举几例说明:

“文昌爷爷不坐轿 — 骑着牛来了”。(例:《富贵神仙》第10回:“却说张鸿渐的儿名是张得聚,他娘着他去科举,原不是指望他中,谁想高高中了十四名举人。你说文昌爷爷不坐轿—这就是骑了牛来了。”)文昌俗称文曲星,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的好而被朝廷录用的人称之为文曲星下凡。在此段中,是说张得聚家境贫寒,这次考中了举人,终于能够扬眉吐气牛气起来了。

“夏里的皮袄不收拾 — 只怕吊了毛。”(例:《禳妒咒》第14回:李婆咬指头,扎着长声说:“噫!夏里的皮袄不收拾。”公子说:“怎么说?”李婆说:“只怕吊了毛。俺大嫂到利害,不是顽,不是顽!”)夏天的皮袄要晒一晒,不然会发霉、掉毛。此段中是说这件事情如果做不好会出大事。

“鞋里加楔子 — 好揎”。(例:《磨难曲》第二十三回:“硼在一处,几乎硼倒。王丙抹头说:“鞋里加楔子—好揎。”)此段中,“硼”即“碰”。“揎”即“楦”,木制的鞋楦是做鞋面所用的模型。这里所说的“好楦”取其谐音“好悬”,意为“很危险”。

“小腊梅的裹脚 — 有块块”。(例:《禳妒咒》第24回:吴恒说:“客房里有了客……若是那客戴顶破帽子,穿着身破袍子,咱可就小腊梅的裹脚。”秦厨说:“怎么说?”吴恒说:“有块块就是了。”)此段中,“小腊梅”是一个丫头,她的裹脚布是一块一块的布缝在一起的,比较破旧。“有块块”类似今天所说的“有道道”,意思是厨子对穷酸的客人不重视,糊弄过去就行。

(三)语法的地方特色

在现代汉语的语法中,语序是重要的一条规则。句子结构一般为主语后接谓语,动词后接宾语。而在聊斋俚曲中,由于运用了大量的淄川方言,所以语序上也具有地方特色。如《墙头记》第一回:“自家老张便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正确的语序应为“自家便是老张”。再如《禳妒咒》第十一回:公子说:“天色已晚,到家日便落了”,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正确语序应为“天色已晚,到家便日落了。”

三、总结

聊斋俚曲能够流传至今与其诙谐幽默而又富有地域特色的方言土语密不可分,其中的方言俗语皆来自街头巷尾,贴近居民生活,对当地百姓而言通读易懂,朗朗上口,也正是因为聊斋俚曲的这种方言特点才造就了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同时也赋予了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赵红芳.《聊斋俚曲》俗语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李晓恬.《聊斋俚曲集》方言词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吴庆峰,张金霞.《聊斋俚曲》歇后语汇释[J].蒲松龄研究,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