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利军
发卡、玩具和小鼠
“妈妈,我的发卡呢?”从欢乐谷回来,米卡发现自己最心爱的米奇发卡找不到了。
爸妈帮着米卡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米卡哭了,黄豆大的眼泪叭叭地流了下来。
“哎呀,别哭了,不就是一个发卡嘛,丢了就丢了,妈妈再给你买一个。”妈妈赶紧安慰米卡。
“我不,我就要那个发卡,那是在迪斯尼买的。”米卡说。
“以后妈妈有朋友去迪斯尼玩的话,让他们帮你捎一个同样的回来,可以吗?”妈妈说。
米卡仍然哭,“不行,那是别人买回来的发卡,不是我原来的。”
“那你要怎样嘛。这孩子,怎么就一根筋呢。”妈妈也被米卡弄烦了。
“我,我就是不高兴。”米卡说,“没有什么可以代替那个弄丢了的发卡,因为那是我的生日礼物。”
确实,当时米卡过4岁生日,爸爸妈妈带她去迪斯尼玩了一趟,那是一次愉快的旅行,那个发卡也成为一段愉快时光的纪念品,可是现在丢了。在她看来,那只发卡是不可替代的,她只要那只发卡。
妈妈觉得米卡真倔,百般安慰都没有用,不由得生气了,说:“好吧,你就接着哭吧,我不管你了。”
米卡本来是想止住自己的眼泪的,可是看妈妈生气了,心里更委屈,又哭了起来。
夏天到了,兰兰妈决定好好地做一次清洁,把家里没用的东西都清理出去。
在阳台的一个大塑料箱里,放着兰兰从出生到上小学前的玩具,满满当当一大箱。兰兰妈自己也舍不得全扔,就择了几个破损的,以及她认为兰兰不喜欢的,都装到一个黑胶袋里,上班时顺便扔到了楼下的垃圾筒里。
但是,兰兰妈没想到的是,等她下班回家,发现兰兰又一个不剩地把它们都捡了回来。
“你怎么把我扔的东西又捡回来了?”兰兰妈问。
兰兰说:“妈妈,我看着你把它们拎下楼,我心里特别难过,我喜欢它们,我觉得应该把它们再捡回来。”
就这样,那些破损的玩具以及笨重的毛绒玩具,又回到了兰兰家。
璐璐是我女儿的同学,我们两家离得近,有时我去接女儿放学,常常把璐璐也捎着一起接了。我开着车,就听坐在后排的璐璐在跟谁说话,“小鼠鼠,我们一起回家吧。”
等她下车后,我问女儿:“璐璐刚才在和谁说话呢,什么小鼠鼠?”
女儿笑着说:“你不知道,璐璐有一只玩具鼠简直是她的命,那是她5岁生日时妈妈送的,从此成为她的最爱,她经常跟那只玩具鼠讲话的。”
我对那只玩具鼠有了兴趣。第二次同车时,我还特意看了看那只鼠,棕褐色,手掌大小,铁扣做的眼睛,有一只眼睛上的黑漆都磨光了,变成了灰白色,有着细长的尾巴。那一天,璐璐一路上也是和它絮絮低语。
听女儿说,有一次放学,璐璐把小鼠鼠忘在教室了,半路发现后,冒着大雨狂奔回去抱回那只小鼠鼠,跑得满头大汗也在所不惜。
心爱之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一旦拥有就希望天长地久。
可是,世事往往是莫测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这些东西终会离我们而去,引发心底深深的哀愁,那种哀愁有的时候用生离死别来形容都不过份。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丧失感。
关于丧失感,我看到的最凝炼的文字,来自我国当代文学大师木心先生的一篇文章《童年随之而去》,里面写道,有一天,不到10岁的他和母亲去山上寺里做佛事,住在一庵中,得一老法师赠的名窑小盂,他很是喜欢,十分珍爱,但是在离寺返家时居然忘了,于是母亲差船夫飞奔回寺,居然取到了这只盂。然后,木心在用这小盂舀了河水洒泼时,小盂竟然脱手而去,眼睁睁地看着这小盂浮着氽着沉到河底。母亲这时悠悠地说了一句话“……这种事以后多着呢。”母亲的最后一句很轻,但是木心记在心里。自己的童年似乎就是在这一刻结束了——“那时,那浮氽的盂,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这是一只小盂引发的情感起伏,一句话道出的人生真相,一件事标记着一个人的童年结束。皆因得到与失去就在转瞬间,我们都在拥有与失去之间经历着悲喜,感受着人生。
如何处理丧失感,先从孩子的童年时代开始。
有一个心理医生说过,在一个孩子心目中丢失的一个小发卡胜过一个成年人心目中丢掉的一份工作。
我觉得很有道理。孩子的世界很小,他真正拥有的东西可能就是一只心爱的发卡、几件心爱的玩具、一双小鞋子、一只喜欢的碗,这些东西在大人看来都是寻常物,但在孩子心里却是至爱,他和它之间建立了一种情感纽带,有着深度的情感依赖,关于它的记忆也许就是他的成长记忆,这是作为大人的我们所难以理解的。因为不理解,我们就会简单粗暴地对待,用自己的喜好和价值标准来判断,决定它们的去留,左右它们的命运,孩子们要么无奈地接受,要么就是反抗,通过哭泣,或者与父母对抗。
很多年前,听过罗大佑的一首歌《亲爱的小孩》,里面的歌词很感人,“小小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是否朋友都已经离去,留下了带不走的孤独?漂亮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是否弄脏了美丽的衣服,却找不到别人倾诉。聪明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是否遗失了心爱的礼物,在风中寻找,从清晨到日暮……”
很喜欢这首歌,如果大人能用一颗平等甚至是怜惜的心对待孩子的丧失感,理解他,抚慰他,孩子也能很快地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知道自己虽然失去了旧物,但是关于旧物的记忆永存,而且他会有新的遇见,新的开始。孩子积极开阔、富有弹性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许就蕴藏在这样的小事之中。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