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
子和
子和,余姓,或者叫余孔昭,子和是他的字或者号,他的作品多署款“子和”,有时候加上姓氏。署“子和余孔昭”的我只见过一件,是一只四方帽筒,被打了孔,做了台灯。那是洋人干的事。这个帽筒是否回了国,我不知道。也许还在国外。但因这帽筒我知道了子和的名字, 这很重要。
我手中有三件子和,皆为壶。一只丙子年即光绪二年(图1-2)的钟形壶,相当漂亮,绘芙蓉八哥,还有一只飞起在空中的红蜻蜓(图1-1),我十分喜欢。一只大盖的圆壶,绘仕女,亦为瓷上佳作,仕女不能算浅绛彩,仍带着道光粉彩的遗风,矾红勾脸,但已不似道光仕女的端庄敦厚,媚眼斜飞,分外妖娆,可见子和心中笔下是有柔情的。又有一只绘墨彩山水,清淡可人。他的作品多有长题,因字写得好,故自取其长,卖弄于瓷上。
我疑他就是当年窑上专给官窑器写款的师傅。当然,既写官款,就可能有点小功名,是窑上的小小官儿。
前些年我收到一口写满文字的温锅(图2)。红彩写钟鼎文,墨彩写相关译文及器物的来历。晚清此类物品很多,有精品,也有极粗陋敷衍的东西。但这口锅不大一样,不但胎釉相当好,手感也好,精致之极,文字胜过同类作品不止一筹。虽品卿少维亦不能与之比肩。我起初认为是道光的东西,常与人说,到底比同光早十几二十年,水平就是不一样。也说,若道光时期的师傅也在瓷上画浅绛,署上他们的款,那水平又不知高出三大家多少。至少不会比三大家差。自明代始,在瓷上彩绘的很多大家都不知其名,被埋没了。很可惜。尤其是雍正墨彩或者粉彩,从画法上其实完全可以定义为浅绛,而手法又不知比后人高出多少。亦未留名,十分遗憾。
一日,在阳光下捧着这口文字锅把玩,忽然发现一方小小红印,明明白白的是“孔昭”二字。
是余子和的?令人难以置信。
再看另一方红印,分明是“余怀音印”。这是子和的另一个名字吗?
器物确实不像同光的器物,就是在道光,也应该是极精细的东西了。我只好设想,在同光画浅绛的子和,是不是年纪已经很大了,如李古董等人一样,已是七十老翁。那么他在三四十岁的盛年,就可能为道光帝的瓷器写过款。
这是很大胆的推测了。但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性。子和的字,确实太好了,当然,是一种中规中矩的好,一笔不苟的好,与书法艺术无关,倒很符合给官器写款的要求。
这样一想,就觉得要重新认识子和,要珍藏他的东西。
这样玩儿很有趣。当然也不必太当真。
子和的东西,及那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而止。后来一八九几年又有一个子和,有时候不落姓氏,只落“子和”,文字画工就差得远了。那个子和姓吴,吴子和。
李古董,谭寅阶,余子和,这些人都很像是窑上的多朝元老,后来他们的浅绛虽然不是最好的,却颇具古意,极耐把玩。
这类温酒小盅,高不到十厘米,口径七八厘米,是一种玲珑袖珍的小型瓷器。盛行于清晚期。民国早期好像还有烧造,后来就没有了。我想是日益粗糙简单的生活方式淘汰了它。人类应该一天天进步,我们的生活方式何以会越来越粗糙简单甚而粗鄙了呢?这是另一个话题,不必讨论,讨论也没有意义。
小盅有方的(图3),有圆的,有六棱的,有海棠形的,也许还有别的花样:有有盖的,也有无盖的。无盖的很长时间都被人称作水盂,把它当文房,但最后还是被确认为酒具。其实,酒具也没有什么不好。
以我的目光所及,这类无盖酒具,似乎更为当时的画家和画匠们青睐,他们在它上面倾注了更多心血,烧造出的优秀作品远远超过水盂,而且更具文气。
我不知道当年开宴的时候是否会让这样的酒具上桌,一人面前摆上一盅。摆当然是可以的,但我想这样未必方便,如果是名家之作,人手一握更是近于奢华。大的席面,应该有大温酒壶,可以为大家的酒杯斟上热酒。这样的小器,或者就是个人私密的爱物,藏在书房之类的所在,独自享用的。特别是雪天,呵笔写字,有红袖端来这样的温酒小盅,不但酒是热的,可以暖心。将小盅握在手中,亦能暖身——是以我说它就是文房,是有情有义的温暖的文房,是有生命而可以呼吸的瓷器。
有幸与此物中的三只精品结缘。
此物底杯盖三件为一套(图4)。百余年时光,底留存最多,盖少见,杯更是凤毛麟角。我这三只,原配的底与盖都在,杯子都没了。后来配了两只杯子,配得不错,也都是精品。只差一只,一直挂在心中。
这次在黟县,竟收得一只。
胎薄釉润,白底写矾红钟鼎文:伯作宝尊彝。拿回来配在品卿的那只白鹭盅内,不但大小合适,胎釉相得,味道也很统一,正好。
朋友说,这样的钟鼎文杯,是麻将中的百搭,配在哪里都不错。
相机下,杯与盅静静站在一起,自有一种无以言表的古朴与宁贴,似乎将时光都凝固了。
(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