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江泽民胡锦涛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在指导理念、社会发展目标上不同。而在历史经验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深入研究二者异同,弄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關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国情
1 二者的指导理念不同
江泽民在世纪之交,面对日益变化的世情与国情,深入思考作为第三代党的领导人,为了把邓小平未尽的事业继续推向深入,提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共产党,如何来建设这个党是我们党该长期思考的重大命题,从而阐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是马列主义最为基本的理论和中国国情结合的结晶,是新世纪之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的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观点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的运用和必然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系统性总结世界上主要政党的执政经验,深入探讨了作为执政党如何在遵守人类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政坛继续执掌政权、如何更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而提升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水平。
胡锦涛面对中国在经历了经济发展先行、经济建设统领一切社会工作的阶段性特征的特殊实际,在对世界主要发达、发展中国家关于发展问题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失败教训的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关于对发展相关问题的发展规律的深入阐发,科学地阐释了何谓发展、为何发展、怎样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对马列主义发展观和方法论的纵深拓展。坚持以人为本,是指谋发展、促发展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让发展的实惠为全体人民共享,让他们都受益。
2 二者社会发展目标不同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党应该聚精会神搞建设,努力打造让全体国民受益的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让经济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让民主法治的精神更加彰显、让科教文卫工作进一步发挥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让我们的国民生活更加富裕安逸。这是三步走战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一旦此步顺利达成,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全体国民经过几十年的一致奋斗,到2050年中国才有望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泽民的小康社会理论,是对邓小平小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看,邓小平的小康,是到上个世纪末,中国发展到“小康”水平;而江泽民的小康,则是指新世纪的前20年,即在初步达到小康之后,进一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经济发展水平看,邓小平的小康,是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八百到一千元美元;而江泽民的小康,则是经过21世纪前2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0美元以上。从内涵看,邓小平强调经济发展,指的是经济小康;而江泽民进一步强调社会的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立体式建设与进步,这样的小康社会更加彰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机发展和协调统一。
胡锦涛立足于中国社会的现实,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更是其题中的应有之义与逻辑归宿。社会和谐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本质内核,离开它,国家复兴、人民福祉等都无从谈起。这不仅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败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布局,也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诉求和一致愿望。回顾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简史,马恩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限于历史环境的原因,无法进行深入实践,但这毕竟为其后的社会主义者们建设未来美好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原则和方向性指引。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胜利后的实际情况,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总方针。邓小平则根据文革结束后中国社会长期处于经济发展停滞的状态,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江泽民面对改革开放在华夏大地纵深进行的实际,提出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胡锦涛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阶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要素是其重要的特征,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的重大突破、发展和创新。
3 二者的基本经验相似
江泽民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要用邓小平理论去认识世界和认识中国,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坐标和方位所在,为现代化建设和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回顾中国80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历程,指出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和失误,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处在什么发展阶段这问题弄不清楚;反思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总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必须的经典模式,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而邓小平理论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到问题实质所在,找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升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水平。不难看出,江泽民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形态在时间和空间领域的位移和转换,是改革开放状态下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特征密切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的最为重要和直接的成果。
胡锦涛指出,改革开放实践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就和伟大成功,根本原因还在于党能够把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互结合。他认为作为共产党立党立国根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国家各项工作沿正确方向开展的指针,必须坚持;但其想成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必须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党情、民情实际,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更好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基于此,胡锦涛要求全党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努力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头脑,不断进行综合创新,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简介:
马昊(1977-),男,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课题项目:
本文是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泽民胡锦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比较研究”(课题号:2010QNZX36)的系列研究成果论文。